話說向家人丁凋零,不過有一兩門遠親。
向家落魄的時候,這族兄唯恐被沾上,幾乎從來沒來往過。
如今向秀才人沒了,這族兄倒是冒出來了。
先将那馬棚裡外搜了三遍,還真叫他搜出來了些許值錢物事。
碎銀五兩,長衫二領,書籍幾十本,各色銅鐵器物十來件。
見有利可圖,族兄立馬親情上身,開始張羅起了向秀才的後事。
不但拉開了架勢,還上竄下跳,給向秀才相熟的同窗友人們都送了信兒。
都是讀書人,難免物傷其類,雖然平時交情不深,這會兒好歹也要過來送份禮錢,吊唁一番。
大家都聚集到了一堆,難免要瞎唠胡聊的。
這一聊,可不就牽扯到了秦家麼?
向秀才這人再不咋地,死都已經死了。
過去看不上他沒少說三道四的人,就都開始念他的好了。
就開始為他打抱不平了。
這秦家呀!
就是嫌貧愛富!
當初早點把女郎嫁過來,向秀才也不至于貧病而死嘛!
當然了,如果秦家真的早點把女郎嫁過來,這夥人沒準就要在背後嘲笑秦家犯傻,腦子有疾,白把個好女郎送到了窮坑裡。
還要嫉妒向秀才撞了狗屎大運呢!
但這也不妨礙他們此時扯着大旗,對着秦家說三道四。
秦家大哥來了以後,他們可算是逮着正主了。
有跳出來直接質問的,也有縮着袖子冷嘲熱諷的。
好在秦家大哥念了幾年書之後,就跟着秦父出來做買賣,倒也能應對得當,不卑不亢的。
但那向家族親又跳出來,非說是秦向兩家有婚約,如今他兄弟不幸過世,不如由他來娶秦家姑娘,正好他那原配去年也沒了,便可迎秦家姑娘進來當填房……
那向家族親不過隻有瓦房幾間,田産十來畝,家裡三個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不然也不至于想着要發這一注死人财了,如今倒敢舔着臉來肖想秦思思!
秦家大哥心頭大怒,也是顧忌着在靈堂,這才沒有動起手來。
但那些賓客們,卻都跟着起了哄。
有的說秦姑娘望門先寡,日後怕是也不好再嫁的。
有的說秦家勢利,從此哪家好兒郎敢跟秦家結親?
雖然這些屁話不可能馬上就把秦家大哥給pua服了,真的把妹子嫁給向家族親吧。
但秦家大哥心裡明白,這夥人雖然沒什麼權勢,但散布謠言,引導輿論,還是有可能的。
自家妹子,在本城這樣一個小地方,怕是難尋到什麼像樣的親事了。
況且本城有适齡未婚兒郎的人家,也沒有幾家。
雖然成親是十八歲,但一般都是十二三歲就定下親事。
那該死的向秀才,生生耽誤了秦思思的姻緣。
唯今之計,隻有将妹子送到省城與父親同住。
一來省城的好兒郎人選更多。
二來離着本城甚遠,流言也傳不到那邊去。
秦思敏略微思忖,便點頭應下。
“多謝兄長嫂嫂為小妹謀劃。”
不得不說,這秦家的老父親和哥哥,對原主是真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