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端着茶水進來,聽見這話,腳步微頓。
她向來最懂寶玉的心思,見他此刻神色恍惚,眼中竟有幾分癡迷與憐惜,心中頓時一緊。
“林姑娘雖好,到底不如寶姑娘穩重。”襲人試探性地勸了一句,語氣溫和,卻字字藏鋒。
寶玉聞言冷笑一聲,擡眼看了她一眼,語氣不重卻格外堅定:“你不懂,她那樣才是真性情。”
襲人心頭一顫,低頭放下茶盞,輕輕道:“奴婢隻是擔心二爺被人誤會,畢竟這些話傳出去,怕是又要惹人議論。”
寶玉卻不再理她,隻是将手中的《詩經》輕輕合上,眼神卻愈發深遠。
他知道,自己對黛玉的感情,已經不僅僅是兒時玩伴那麼簡單了。
而這一切的變化,仿佛都是從那個午後開始——蘇绾那一句“質本潔來還潔去”,如清泉般流入他心湖,讓他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黛玉那看似孤僻、實則純粹的心境。
梨香院内,燈火幽幽。
寶钗正坐在窗前繡花,手上的針法依舊娴熟,臉上卻不見往日溫婉笑意。
她剛剛從莺兒口中得知今日怡紅院中發生的事,尤其是寶玉聽完蘇绾那番話後的反應,讓她心中警鈴大作。
“你說什麼?寶玉竟然為了幾句詩意的話,就開始偏心林妹妹?”她的聲音輕柔,卻帶着一絲壓抑的怒意。
莺兒低眉順眼地答道:“是,小紅也在場,說寶玉看着窗外發了好一陣呆,後來一句話都沒再說,隻是一直念叨‘原來她連落花都看得如此通透’。”
寶钗眉頭輕蹙,指尖無意識地摩挲着繡線,心中迅速分析起局勢。
繡鞋風波原本是她精心設計的一場局,目的就是借機拉近與王夫人的關系,穩固自己在賈府的地位。
然而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小丫鬟蘇绾,三言兩語就扭轉了風向,讓寶玉重新對黛玉生出好感,甚至開始質疑她這個“賢淑大家閨秀”。
“看來我們得換個法子。”她緩緩開口,目光冷了幾分,“不能讓她再有機會替林妹妹說話。”
莺兒點頭應下,卻忍不住問:“那小姐打算怎麼做?”
寶钗輕輕一笑,并未多言。
夜色漸深,榮國府各處漸漸歸于寂靜。
蘇绾獨自坐在廊下,身上披着一件薄衫,望着遠處燈火闌珊的潇湘館,心中默念:“這才隻是開始。”
她擡頭望天,月亮被雲遮住了一半,空氣中隐約有一絲潮濕的味道。
她心中一動,想起原著中的那一天——
明天,就是黛玉獨自葬花的日子。
她輕輕閉上眼,心中已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