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一時語塞。
窗外,蘇绾靜靜站在廊下,望着天邊浮雲,心中卻并未松懈。
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第八章續:局勢逆轉·反派反撲
三日後,榮國府的氣氛似乎悄然發生了變化。
潇湘館内,黛玉倚在窗邊,手裡握着一卷詩書,面色比前幾日紅潤不少。
晨起未咳,午後精神也穩,連紫鵑都悄悄松了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賈母聽聞消息後,親自召來太醫複診。
太醫院的老太醫細細翻看藥方,眉頭越皺越緊:“這方子……不似老朽所開。”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王夫人臉色微變,目光在太醫與黛玉之間來回掃視,語氣冷了幾分:“你既是主診之醫,怎會不認得自己開的方子?”
老太醫拱手道:“老朽确曾為林姑娘診治,原方中炙紫菀為主藥,輔以百合、川貝等溫養之品。可這新方,炙桑皮用量過重,反倒傷了肺氣。”
賈母聞言,目光如炬地掃向衆人,聲音淡淡,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既是太醫親筆所寫,怎會換了藥性?”
一時間,屋内陷入沉寂。
蘇绾站在廊下,聽得清清楚楚。
她心中已有計較,隻等着有人“順理成章”地引出答案。
果然,王夫人很快命人徹查此事,從送藥的小厮到煎藥的婆子,一一問話。
最終,矛頭指向了外購藥材時的誤換——說是藥鋪送來炙桑皮時錯貼了标簽,誤入了黛玉的藥匣。
雖是牽強,但好在有人擔責,事情就此揭過。
黛玉得以重新服用原方,病情逐漸穩定下來。
然而,就在衆人以為風波平息之時,寶钗卻悄然動了心思。
她一向心思缜密,對黛玉的身體狀況更是格外關注。
近日聽聞黛玉竟不藥而愈,還換回了舊方,她便察覺出幾分異樣。
“莺兒。”她在蘅蕪苑低聲喚道,“你這幾日留意怡紅院那邊的動靜,尤其是蘇绾的一舉一動。若有異常,即刻來報。”
莺兒應聲而去,寶钗則坐在鏡前,手中摩挲着一枚金鎖,眼神幽深。
而此時的蘇绾,并不知曉已被盯上。
她站在潇湘館外的竹影下,看着黛玉笑着與紫鵑說話的模樣,心中終于松了一口氣。
原來,那日在廚房調包藥材時,她早有準備。
特意将藥渣中的提示寫得清晰明了,又在藥鋪送來的賬本裡做了手腳,引導調查方向。
如今,一切如她所料,責任被轉嫁到了藥鋪頭上,連王夫人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
她自知此舉風險極大,但若能換來黛玉一線生機,值得冒險。
隻是,她未曾察覺,在不遠處的回廊拐角,一雙眼睛正死死盯着她的背影,隐在陰影中,如同潛伏的獵手。
風輕輕吹過,掀起一角衣袂。
蘇绾回頭望去,隻見空蕩蕩的回廊,唯有風吹竹葉,沙沙作響。
她皺了皺眉,總覺得心頭有些不安,卻說不上來是為何。
而在她轉身離開的瞬間,那道藏匿的身影悄然退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場暗潮,正在醞釀。
而在不久之後的端午節賞荷宴上,命運的齒輪,也将再次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