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裘琛本就因為心中有事沒真的睡着,冷不丁聽到蕭楚深情發言以為自己出了幻覺。
也許是想太多了。
宋裘琛不敢回頭确定,怕會被嘲笑是自己自作多情。
可那個聲音太真實了,他卻連鼓起勇氣問的權利也生生困在了自己潛意識的自卑裡。宋裘琛覺得,或許聽錯了吧,以他在班裡的學習成績,人際關系,沒有一樣是能拿得出手的,包括自己長相平庸,性格脾氣又差勁。
他配不上蕭楚。
而且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能聊,多數時間都是蕭楚主動搭話,主動貼近,所以随着時間流逝,宋裘琛覺得自己對他産生了某種依賴和異樣的好感,甚至隐隐感到自己在很久之前就認識蕭楚,他們之間的羁絆是早就建立了的。
但他什麼都想不起來。
他的記憶告訴他,他并不認識蕭楚,蕭楚隻是一個恰好轉來的同班同學,又恰好想和他交朋友,僅此而已。
世界上,剛剛好的事情會有很多嗎?
宋裘琛自己也不知道,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他想和蕭楚保持朋友關系。
朋友嗎?他通過浏覽器了解到的朋友,定義為無需物質或錢财交互,隻需用真心相待彼此,不過度幹預,不逾越一定程度上的界線,在對方需要溝通,需要關照和回應的時候及時出現。
但他真的有被蕭楚當成,朋友嗎?
明明已經進過蕭楚的家門,受過蕭楚無微不至的細心講解題目,被蕭楚送過吃的,莫名成了同桌,但宋裘琛的心底仍舊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
他需要有人可以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重複答案,告訴他不管發生什麼,都會相信他,始終不會離開,不會出現任何矛盾才能放下戒備。宋裘琛知道,沒有人會有這樣的耐心,所以他也沒有什麼奢求指望對方雙向奔赴。
得過且過,是宋裘琛現在的心态。
因為他也不知道哪一天能維系友誼的橋梁會崩塌,走着走着就散了,然後不論之前的關系再如何好,也再也回不來。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他隻是一個路人,僅僅路過了一片空白的曠野,什麼也沒有留下。
囫囵眯到了半夜,宋裘琛倦倦支撐着在洗漱過後沉沉在床鋪睡過去了。
蕭楚隻留了盞小燈,雖然早在宋裘琛前面就洗漱完了,但還是因做題和查詢有關原生家庭的信息沒睡着。
在原生家庭出生的孩子不被父母理解,不管做什麼事情得到的否定永遠比肯定多得多,所需要的也不會得到滿足和回應,隻是遵循父母意願做事。時間一久,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即使口中不提自卑,也感覺不到自己是自卑的,然而在潛意識裡,自卑早已根深蒂固。表現會不論出了什麼事,有了什麼矛盾,都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以及會對别人的評價極其敏感,就算說的并不是自己,也會無意識地代入自己,覺得自己融不進去,跟他們沒有共同話題聊。
漸漸的,就會變得很孤僻。
每一個孩子都像是一張白紙,能被染成什麼色彩不僅僅取決于他們自己,更取決于環境、家人。
或許環境是髒、亂、差的,不過因為父母,因為家人心中有愛,所以再遭的環境,也不會讓一個孩子至此堕落下去。
……
“在現今的社會中,很多人都熟知CPU、PUA,它們有的出于婚姻之中,丈夫對妻子的精神打壓和物理層面的打壓,不過我想說的,是這些也可能會出現在家庭中。而似乎最為可怕的,是身為一個長輩在無形中做出了傷害孩子,打壓孩子的事,卻并不會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通常隻以一個在家庭地位中處于優勢的分别而一意孤行地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
像老一輩的人裡,我相信如果孩子出現了叛逆之類的問題,他們慣用的手段是暴力解決。甭管什麼孩子,就沒有打一頓解決不了的事是我從他們口中聽到最多次的話,可他們沒有一個人嘗試過去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去了解他們孩子心裡的真實想法。
沒錯,我的确不能否認中國的傳統是孝道,但我也要提出一點,是這個孝字,應當建立在誠心誠意的愛之上,而不是認為自己生孩子就是給自己養老用的,又或者類似于看到誰誰家生了孩子,自己就也想生一個……”
蕭楚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覺得心裡就跟塞了塊巨石一樣堵着在。
這個博主是一個原生家庭出來的女生,緻力于治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自身成長,以及親子互動的教育。
還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其實還挺厲害的。她長得也好看,也很優秀,卻也逃不開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蕭楚于是又滑向了下一個視頻,标題是:父母究竟是受到孩子的荼毒,還是以愛之名将孩子推向深淵?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這就是差距。
你覺得你自己是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嗎?你在家裡做過什麼貢獻嗎?你掙過一分錢嗎?
你是一個沒良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