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6點,秘書楊老師手持一沓資料,敲響了周建平辦公室的門。“笃笃笃”,敲門聲在安靜的走廊裡格外清晰。
“請進。”周建平的聲音從屋内傳來,沉穩而溫和。
楊老師走了進來,臉上帶着職業性的微笑:“周老師,有個事兒要跟您說一下。”
周建平擡起頭,指了指對面的椅子,示意楊老師坐下。楊老師一邊坐下,一邊将資料放到桌上,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周老師,您今年應該是有兩個博士招生的名額,但我看了一下您的打分表上,您是選了一個博士和一個碩士?”
周建平起身,走到一旁的飲水機前,為楊老師倒了一杯水,動作娴熟而自然。“哦,楊老師,不好意思,是我忘記跟你說了。是這樣的,去年劉老師的一個學生轉到了我這裡,你知道吧?”他一邊說着,一邊将水放到楊老師面前的桌面上。
楊老師點了點頭,“我知道。”
周建平坐回自己的位置,繼續解釋道:“今年我還陳老師一個博士名額,自己留一個。那個碩士名額啊,是我買的,增額申請學校已經批了。”
“啊,這樣的話我就清楚了,那我就将您名下的一個博士名額轉到陳老師名下了。”楊老師一邊說着,一邊将這件事認真地記在了筆記本上。随後,她像是突然想起什麼,随口問道:“周老師,您怎麼不申請增額招博士啊?”
在學術圈裡,招博士、不招碩士幾乎是所有博導心照不宣的鐵律。這并非博導們對碩士有偏見,實在是從性價比的角度考量,招一個碩士生着實不太劃算。
碩士學制三年,第一年基本都在上課,到了第三年,又忙着寫畢業論文、找工作,真正能沉下心來搞科研、幫導師幹活的時間加起來都不滿一年。碩士不僅要占用導師們寶貴的招生名額,導師們還得操心他們的畢業問題,如此算來,這筆“買賣”怎麼看都不太值當,所以博導們大多對招碩士興緻缺缺。
今年大氣系願意招碩士的老師寥寥無幾,其中3位導師還是因為是老講師,尚不具備帶博士的資格。
恰在這時,周建平桌面上的座機突兀地響了起來,尖銳的鈴聲打斷了兩人的交談。楊老師見狀,連忙起身,将椅子輕輕推回原位,說道:“周老師,那您忙。”她朝周建平擺了擺手,便輕手輕腳地出去了。
十分鐘後,辦公室的門再次被敲響。周建平從電腦屏幕上移開目光,看向門口:“楊老師,您還有事?”
楊老師走進辦公室,臉上帶着一絲嚴肅:“周老師,還有一件事要跟您敲定一下。現在呢,是這麼個情況,您的博士生呢,确定了,就是這個叫張新銘的學生。”她一邊說,一邊将一份資料遞給了周建平。“他本科就是咱們Y大的,這次筆試和面試的綜合成績也是第二名,并且他明确表示他不會出國。所以您的博士生就确定是他了,您這裡沒問題吧?”
“沒問題。”周建平點了點頭,語氣笃定。
楊老師接着說道:“現在的問題是關于您的碩士生問題,除了張新銘呢,還有3個學生的第一個意向導師選的是您,其中兩個學生的綜合成績排在前五名。”她一邊說,一邊将3個學生的資料遞給周建平。
周建平接過資料,目光快速掃過,沒有看到關小禾的名字。他的心中微微一沉,看似不經意地問道:“沒有其他學生了嗎?”
楊老師一怔,以為這位新晉大教授對僅有3個同學選他不滿意,連忙解釋道:“還有幾個學生選了您,但是他們的成績都沒有過線。”
周建平點了點頭,心中已然明了,關小禾應該是因為綜合成績靠後,沒被錄取。他的手指輕輕敲着桌面,歎了口氣,随後開始翻閱手上的資料。
楊老師繼續介紹道:“這個劉鵬本科是L大的,綜合成績排第三;另一個是Z大的,叫倪嘉昊,綜合成績排第五;還有一個叫王浩然,H大的,綜合成績第十二。但他們的意向都是讀博士,如果是碩士的話,我還要再找他們談一談。”
周建平将資料遞回給楊老師,神色平靜:“好,楊老師,那麻煩你問一下他們,看他們三個誰願意跟我讀碩士,跟他們說如果他們願意,大二的時候可以申請碩轉博,一樣可以保證他們5年博士畢業。”
“好,周老師,那我現在就去問,他們現在都在北538等通知。”楊老師拿上資料,轉身快步離開了辦公室。
十分鐘後,周建平接到秘書的電話。“周老師,劉鵬說他願意跟您讀碩士,二年級再申請轉博士。”楊老師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
“好的,楊老師,那就他吧,辛苦了。”這邊剛放下電話,手機又響了起來。周建平拿起手機,點開一看,是母親發來的一連串微信,叫他明天帶着孩子回去吃飯,還特意囑咐他不要買東西。
周建平打了一個“好”字,剛準備返回微信界面,無意間撇到了一個可愛的蠟筆小新頭像,那是關小禾的微信頭像。他的手指停在了屏幕上,猶豫了兩秒,最終還是點開了對話框。手機屏幕上躺着一條今天早上關小禾發來的微信:周老師,希望有機會成為您的學生(努力)。
周建平看着這條消息,陷入了沉思。思考了幾秒,他斟酌着輸入文字:很遺憾,但你還有很多選擇,All roads lead to 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