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願意尊奉兄長您為主,華陽大母在其中出了大力。而我母的母親,是韓國公主。
“不過對咱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父王。在父王眼中,兄長與我是一樣的,也是不一樣的,望兄長您時時以此自省,切勿自誤。
“些許錢财而已,自會長腿上門。”
嬴成蟜這番話中傳遞的信息有兩個,第一是楚系外戚與韓系外戚在政治利益上天然不對盤。
華陽太後與夏太後的嫡母與生母之争更是加劇了彼此間間的沖突,每個人都恨不得把對方陣營給撕碎嚼爛。
嬴成蟜是因為年紀小,轉向堅決,上頭還有着嬴子楚這尊大佛罩着才勉強從漩渦中脫身,能夠和嬴政兄友弟恭,親密無間。
可他若是收了嬴政的饋贈,保不齊嬴政的基本盤就得出問題。
第二是嬴子楚努力為兄弟間構築溝通橋梁,消弭猜忌,希望他倆手足相親,所謀劃的是在他逝世後,有一個長子繼位,次子輔佐長子的的朝堂格局。
而他現在還沒死呢。
他們兄弟間若過分親密不分你我,很容易引來名為王的猜疑緻命鐵拳。
又一次被說服的嬴政選擇用督促弟弟學武作為回報。
以弟弟的天姿,他可能這輩子都沒辦法在多謀善辯這方面超過弟弟,所以還是從弟弟不擅長的射禦之術上找點平衡感吧。
嬴成蟜低頭,十分茫然地看着剛剛被塞到手裡的弓箭。
不是,這對嗎?說好的今天是逛園子啊!怎麼突然就變學習了!
能随時掏出弓箭也就算了,怎麼連靶子都立得那麼快!
唯獨在這方面我不希望你們這麼像哆啦A夢啊!
而嬴政已經開始吩咐仆役鋪設皮墊桌案,如嬴成蟜往日一般将茶葉投入精巧可愛的小茶壺。
末了還拍拍腦門,在嬴成蟜持續性的懵逼中徑直上前解了他的荷包,從中摸出幾枚棗脯一并投入。
“這樣味道才對。”嬴政笑得很滿足,露出右側牙膛裡剛剛萌發的小虎牙。
而目睹了一切都嬴成蟜從懵逼轉為了大無語。
幼稚,真是越熟悉越幼稚了。
但他不敢說,隻敢在心裡小聲叨叨,因為現在這幅小身闆是真打不過 。
雖然嬴成蟜沒有說話,但他那罵得很髒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
嬴政也不是什麼魔鬼,饒有興緻地看了一陣弟弟生悶氣的模樣後,便開始畫餅:“每三十支箭你要是能中的十箭,我就送你一罐蜜橘,如何?”
嬴成蟜黯淡的雙眸如同到點通電的路燈,蹭一下亮了。
嬴政所說的蜜橘,并不是嬴成蟜後世記憶中的一天炫五斤,把自己炫成“小黃人”的神仙品類。而是做拆字解,為蜂蜜與橘子的混合物。
休要小看了這兩樣東西,在生産力十分不發達的當下,即便是貴族子弟也會因為更甜的棗子争執不休,遑論采摘難度更大,産量更少的蜂蜜呢。
如今的蜂蜜,是妥妥的高級貴族才能享用到的珍稀食材。
而橘子是秦國如今所處地理位置的無法産出的,加上其本身易腐爛的特點和效率低下的交通運輸,符合時令的鮮橘更是能夠上升到國禮的程度。
蜜漬,一意為用蜂蜜浸漬果品,使果品不腐壞黴變。是與鹽漬并駕齊驅,人類最早發現的食物保鮮技術之一。
經過蜜漬的橘子肯定不能與時令鮮橘相比,但蜂蜜與橘子的組合,也足能篩掉世上九成八的人了。
嬴成蟜與嬴政手中的蜜橘,都是出身楚國的華陽夫人賞下來的,畢竟楚國是橘子的主要産區,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不過對于嬴成蟜而言,這玩意最大的作用是兌水化開之後可以緩解韓夫人的咳疾。
嬴政知他事母至孝,這才經常以此為餌督促他勤奮向學,尤其是武學。
嬴成蟜個小力弱,饒是用的特制的童弓輕箭,三四箭下來便已有些氣息不穩。
嬴成蟜看着箭靶上雜亂分布的箭矢,再看看他哥已經點燃了紅泥小火爐裡的木炭,正在往水壺中倒水,實在是氣不過,開始窩窩囊囊地怼人:“華陽大母就是偏心兄長你,那蜜橘我隻得了兩罐,兄長卻總是能以此為賞格誘我。”
嬴政看着弟弟這幅不敢怒但很是敢言的模樣,直接笑出了聲:“卻還怪我?這蜜橘是金貴物,華陽大母也隻賞了我五罐。
“算上今天這次,我總共以此為賞五次,可你前四次也隻從我這赢了一罐去。
“诶,莫說我定的要求過苛啊,十三叔家的虎年歲還比你小三個月呢。”
嬴政是知道弟弟一張嘴是多能辯的,所以提前舉出範例堵嘴。
嬴成蟜氣結,這就是在說他菜啊,說他菜啊!
但他也曉得這時候拿出各人天賦不同這套說辭是徒增笑耳,于是隻能揪住最初說法不停碎碎念:“那兄長你也比我多三罐,三罐,三罐!”
嬴政見狀笑得更大聲了,弟弟這幅發脾氣的小模樣也很可愛啊。
在得了嬴成蟜一記白眼後才緩緩收斂,低下頭想了想試探性性地問道:“華陽大母愛你靈巧懂事,你大可随我多去幾次,想來華陽大母也不會吝啬這點賞賜。”
嬴成蟜仍舊回以白眼,但這回抛白眼的動作要隐蔽得多。
還是那句話,在嬴子楚嗝屁之前,嬴成蟜與嬴政的政治基本盤是不同的。
韓系,乃至于趙系外戚可以因為力量比不上楚系外戚,嬴成蟜年齡排行也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捏着鼻子忍受最大的投資品嬴成蟜改變方向,朝着嬴政靠攏。
但隻要嬴子楚沒死,夏太後還能依靠秦王生母的身份給予這兩國的外戚政治支持和聲援,他們就不會放棄保持自我獨立性,也絕不會容忍嬴成蟜徹底倒向嬴政。
哪怕隻是多去幾趟華陽太後宮中。
嬴政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其實話方出口他就意識到了不妥,但心中又存在着僥幸。
試試又不掉塊肉,萬一成功了呢,他可是非常看中弟弟這個助力。
結果真是失敗得有夠徹底的。
衆所周知,人在尴尬的時候會假裝自己很忙。
嬴政也未能逃脫這一定律,僅是愣神偏科就揮手招來了仆役,借機會對嬴成蟜隔空喊話:“兄弟當同甘共苦,你家公子在勤練武藝,我也不能靜坐觀望。去取觚來,我練字陪着你家公子。”
觚(音同咕)是時下的一種書寫用具,多由松木、楊木等輕軟木所制,長約一尺,削成三棱、四棱、乃至于多棱柱狀,在棱面上書寫記錄。
當書寫完成後,可以用刀刮去表面墨迹層繼續使用,所以在學堂、尤其是練字是被廣泛使用。
漢朝識字教材《急就篇》中開篇就提到:“急就奇觚與衆異,羅列諸物名姓字。”
《說文解字》中也說:“觚,八棱木,可書也。”
是的,相較于要經過選竹、裁截、剖片、殺青與刮削平整等一系列繁雜工序的竹簡,觚的使用範圍要更廣泛一些。
對于嬴政的示好,嬴成蟜的回應是張弓搭箭,将箭壺裡最後一支箭釘在了草靶上,然後默默去拔箭。
打一巴掌再給顆甜棗吃,真把他當小孩哄啊!
又雙叒叕被弟弟忽視的嬴政:硬了硬了,拳頭硬了。
弟弟就該一天打三遍!
不過嬴政還是記得自己今日來的目的。
待到仆役送來了品相完美的觚,練了幾列字平複心緒後,這才閑話家常般問道:“蟜弟,你性子疏懶,不喜交際,我托你之事又非得尋一流才士方可稍改,所以你控制門客數量,對他們設定标準我都可以理解。
“可你怎麼把考核一事擺到明面上了。須知有才之士大多性高,你上次還同我将燕昭王千金市馬骨,為鄒衍擁慧開道,方能使得賢士畢聚之事,怎麼輪到你自己時卻大反其道?”
為什麼反其道而行之?那當然是為天下一統後的選拔人才的方式做鋪墊啊。
戰國的主旋律是争,争地、争人、争資源,所以各國求才的姿态才會如此低,要求才會如此松。
等到天下一統,主旋律就得換成資源的獲取與分配,考試相對來說是說最為公平直觀的了。
而且這在秦國也是有成例可尋。學室(秦國官方培養基層文吏的學校)中有歲課(年度考核)制度,最優等稱為最,最差等稱為殿。
連續兩年得到殿的評價,就會被逐出學室,失去成為吏員的資格。
隻不過出于對士人的優待,以及對學識的尊重,當下還沒人對士人進行考核。
嬴成蟜希望天下一統後選拔人才的方式不說大跨步直接進入唯考試成績論的科舉制吧,考試取官也應當成為重要的補充方式之一。
而且哥你要不要再仔細想一想我召集門客解決的那些問題是什麼?
全都是往咱們國家指導思想上插刀子的啊。
不選一些連考試都能接受,擁有強烈進取心的野心家,他根本就不敢把這些個議題拿出來讨論。
況且我要是真來者不拒,像孟嘗君那樣食客三千,第一個睡不着覺的應該是兄長你。
還是控制人數,好好地做一塊試驗田兼中轉站,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不過他肯定是不能現在就把心中的考量對嬴政和盤托出的,因此粲然一笑道:“兄長,這與國家設法條明律令的功用是一樣的。
“人力終有窮,我雖自五歲時就養了門客,但隻是好奇胡鬧而已。至今門客人數不過二十,以文辭謀略見長者更是唯有我師傅。
“假使暗設标準于心中,一一考察,以如今想投效到我府中成為門客的人數,就是累死我師傅也篩選不完啊。
“唯有設考試,明标準,方能既杜絕濫竽充數之輩,選出飽學之士,不負兄長重托,又能稍減我師傅的負擔。
“至于有才之士大多性高這個問題,我秦國如今并無名傳諸國,需我郊迎擁彗的大賢之士。
“聚于鹹陽城中者多是為求官得富貴而來,正可用那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俗諺啊。兄長——”
嬴成蟜拉長了聲音,一雙眼更是殷切地看着他。以嬴政的聰慧哪裡能猜不到他在打什麼主意。
果然他聽到弟弟說道:“對于彼等,隻需兄長在考試前幾天如今日這般來我府上走一遭便好。”
這就是要借嬴政長公子的身份造勢了。
嬴政看着嬴成蟜搖頭笑笑,真是個不肯吃虧的懶散家夥。
自己不就才強壓着他辦了兩件事麼,這就把他這個幕後莊家給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雖然這也是因為他許下了會解決正事以外麻煩的諾言,但敢把他的諾言當真,甚至于先斬後奏的,而今也隻有嬴成蟜一人而已。
嬴政在心中喟歎,有着可以信任依賴的人,和被人信任依賴的感覺是真的都非常好,因此答應得也十分幹脆利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