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盧掌櫃饒有興趣地接過姜娩遞來的玉佩,在手裡掂了兩掂。
玉佩水頭極潤,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一看便知價值不菲。他原本瞧着姜娩和謝童衣着褴褛,帶了幾分戒心,别回頭他給了錢,姜娩直接卷着錢跑路,他去哪兒說理?
但如果有這塊玉佩作為抵押……
盧掌櫃不是不識貨的人,這玉佩可不止十兩銀子,在他手中拿着,至少不用擔心姜娩拿了錢逃跑。
“當然可以,娘子以這塊玉佩做抵押,等到咱們慶春樓的廚子學會了這兩道菜,我自會把玉佩還給娘子,不過……”盧掌櫃笑了笑,“娘子确定,三日内一定能教會嗎?”
當了這些年的掌櫃,盧掌櫃自己不會下廚,但不代表他是個門外漢。
那道甜品先不必說,就論這道櫻桃肉,江南的廚子也不一定會。不說能夠達到姜娩那樣的手藝,但要學一道菜就壓過洛霞閣,三日的時間也太短了。
姜娩卻一臉輕松地聳了聳肩:“掌櫃的放心,三日内教會貴樓的廚子,我還是有點信心的。”
盧掌櫃:“……”怎麼說得像是學不會就是廚子的問題了。
姜娩這樣拍闆,盧掌櫃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有那兩把刷子。敲定下來後,他們寫了兩份契書分别收下。玉佩交由掌櫃的代管,要求姜娩接下來三日都來慶春樓教廚子做櫻桃肉,如果沒有教會則順延。
契書按下手印,一人交玉,一人交錢,姜娩揣着十兩銀子便回家了。
兜裡有了錢,姜娩心頭熱熱的,她也沒想到自己今天雲縣這一行會這麼順利,居然兩個菜譜就能換十兩銀子!
這樣一來,不止送飯這點小生意的成本不用擔心,她日後想做其他的,手裡也有了啟動金。
接下來就是看看,給軍戶們送飯到底能賺多少。
***
因着要教慶春樓的廚子做菜,姜娩這幾天忙得不行。
軍戶們的飯要按時送到,她中午就要把晚上的那份餐做好,送去以後,直接轉道去雲縣,碗筷交給謝童送回家。
在慶春樓裡教一下午,臨到傍晚,姜娩回到家,把飯菜熱一熱,又給大夥送去。
慶春樓那邊,盧掌櫃挑了酒樓的主廚跟着她學習。
這廚子的水平在雲縣也算數一數二,基本功自不必說,姜娩指點了三日,和她估計的差不多,已經可以獨立完成櫻桃肉和羊奶酥。雖然味道和她做的有些差距,但以廚子的能力,給慶春樓換一道新的招牌菜已經綽綽有餘。
盧掌櫃原先是在觀望,瞧姜娩真的能手把手給廚子們指導出來,表面上不顯,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慶春樓本就是雲縣名氣大的酒樓,現如今再推出一個京中貴人偏愛的富貴菜,還怕會被洛霞閣給比下去嗎?
盧掌櫃心裡想着振奮酒樓的美好宏圖,爽快地還了姜娩的玉佩。
不靠典當玉佩就拿到了錢,姜娩心裡的一顆大石頭終于落下了。不用考慮手頭本金不夠,姜娩有了底氣,打算主動宣傳自己的“送飯服務”。
臨近春分時節,冷空氣随時間撤退,山裡的春筍如雨後破竹般冒了頭。
姜娩在山裡挖了不少筍,一部分放在家裡備用,剩下一部分處理完,切成丁用水炒過,放在了鍋裡。
到隔壁村雇了一個拉驢車的老漢,姜娩把鍋擡上車,帶上之前準備好的面,謝童一起就向山裡出發。
到山口時,軍戶們還在勞作。
她直接在大夥們休息的空地上支起一口鍋,點上火,把鍋燒熱。
等她把調味料準備好,那頭結束了上午的活,姚春一群人走出來,隻看到一口鍋,不見往日的飯,疑惑道:“姜娘子,今個兒怎地沒給大夥送飯了?”
姜娩往鍋裡倒了點油,擡起頭說:“最近山裡的筍長得多,我給你們換換口味,做點春筍面,成天吃炒菜遲早也要膩。”
有人笑道:“娘子這就說笑了,你做的菜大夥可吃不膩!”
“就是,娘子想做什麼,直接做便是,我們都愛吃。”
這也不是他們硬誇姜娩,自從他們讓姜娩送飯後,吃的可謂是豐富多彩。每天三個菜,都不帶重樣的,要是以前,他們哪裡能有這麼好的口福。
甚至在私底下,幾人還嘀咕過,怎麼就讓謝策安那厮娶了這麼一個會做吃的媳婦兒。
聽着幾人的誇獎,姜娩笑笑,沒有搭腔。等油燒辣,她先把蔥姜蒜爆香,切好的筍丁放進去,炒春筍的香味立刻在四周飄開。
正乘飯點,軍戶們勞作了一上午都餓得不行,哪怕手上捧了家裡送來的飯菜,味道被姜娩這邊一搶,都被吸引了過來。
不少軍戶端着飯過來圍觀。
隻見姜娩在鍋裡加裡熱水,往裡頭扔了一把面,面煮軟後,又添了幾片菠菜。
等面煮熟,姜娩把面撈出來,灑上蔥末,一碗春筍面就大功告成了。
姚春幾人忙把碗接過,“呲溜呲溜”地開動。面是姜娩親自在家裡切的寬面,面皮薄而勁道,黃澄澄的面湯澆在上頭,一口下去,春筍鮮脆爽口,面條富有嚼勁,香得他們連舌頭都差點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