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甯二年冬,鵝毛大雪,天寒地凍。
汴京孟家為老夫人辦六十大壽,大擺筵席,廣迎賓客。
就在壽宴結束之際,府裡意外發生了一樁命案。
死者并非孟家之人,而是當日在孟府承辦孟老夫人壽宴的四司六局裡的一位女子。
此女子未滿四十,身世清白普通,家中隻有一位沉默寡言的跛腳丈夫和他們剛剛及笄的小女兒。
未等上報官府,孟家主母便一口咬定死者乃是自缢而亡,并迅速封鎖消息,将與之有關的家仆全部發賣。
礙于孟家權勢滔天,不論是死者的親人還是四司六局中人,都對此無能為力。
此事便在大雪紛飛中銷聲匿迹。
半年之後,初夏時節。
這日,蜜煎局掌事姜佩蘭領了個俏生生的小姑娘進了屋。
小姑娘個頭不高,身量纖纖,身着普通的素色襦衫,乍一看十分不打眼,但她膚色瓷白,雙眸圓亮,所過之處還會留下一股若有若無的藥草香,又讓人見之難忘。
“四司六局素來是伺候達官貴人們的,我這蜜煎局平日裡不過是做些蜜餞、點心的活計,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姜佩蘭在前頭走着,說話間又想到了什麼,不禁目露擔憂地回頭看了眼身後單薄可憐的小姑娘。
“今穗,你既來了這兒,便先安心當差,其餘的事……就莫要胡思亂想了。”
今穗微微福身,嘴角努力地扯出了一個淺淡的笑容:“今穗明白,多謝蘭姨關心。”
姜佩蘭伸手拍了拍今穗的瘦削的肩膀,便沒有再說什麼。
二人一同進屋,撲面而來一股甜膩的香氣。
蜜煎局為各類宴會提供蜜餞點心,東京崇尚奢靡之風,因此呈在權貴面前的糕點需得格外精緻、稀罕。
無需承辦宴席的閑暇之時,蜜煎局的任務就是研究各種新奇的點心。
“今兒我們蜜煎局來了新人。”姜佩蘭微微提高嗓音對着屋内的衆人例行公事般地叮囑道,“大家以後就一同做事了,需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姜佩蘭與今穗的母親洛绾君乃是舊相識,她先前已與今穗知會過,進入蜜煎局,須隐去姓氏,忘記出身,安分守己地做好分内之事。
蜜煎局的衆人擡頭看了今穗一眼,沒什麼反應,又低下頭各做各的事。
姜佩蘭對蜜煎局這樣的氛圍早已習慣,她将今穗領到了位于角落裡的案桌前,然後又翻出了一個小冊子遞給她。
“這本冊子裡記錄了一些基礎的蜜餞制作方法,你先看着學一學。”
今穗點點頭接過冊子,巴掌大小薄薄的一本,輕飄飄的,讓人感覺一不小心就能揉成一個紙團子。
“你先看看學着做幾道簡單的蜜餞,傍晚時我來驗收成果。”姜佩蘭柔聲吩咐道,朝今穗笑了笑後就去忙别的事了。
今穗小心翼翼地翻開第一頁,隻見上面赫然寫着“糖霜玉蜂兒”幾個字。
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即使對她這個初學者來說也極容易理解。
“糖霜玉蜂兒是用糖霜和蓮子做成的蜜餞。蓮蓬裡的白色蓮子就像是蜂房裡的蜂蛹一樣,因此喚名‘玉蜂兒’。”今穗口中念念有詞。
那這道蜜餞首先要準備的就是蓮蓬了。
今穗掃了一眼案桌上琳琅滿目的器具和食材,面粉、白糖、時令瓜果……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形狀精美的糕點,看起來十分可口誘人。
看來在蜜煎局當差的一大好處就是有吃不完的蜜餞和點心,怪不得從前蘭姨來家中做客,也會帶着各色點心上門,她次次都愛不釋手,因此她常常會纏着母親問蘭姨何時再來。
憶起往事,今穗黯然搖頭。
糖霜玉蜂兒的第一步就是把蓮子剝出來洗淨。
今穗拿起桌上新鮮采摘來的蓮蓬,翠綠的蓮蓬上還沾着些未幹的水珠,她仔細地将蓮子一粒一粒地從蓮蓬中剝離。
蓮子白嫩,但剝蓮子之人格外細緻,竟沒有損壞半分,每一顆都圓潤飽滿,穩穩當當放在瓷碗中。
蓮子洗幹淨後再放到鍋中煮熟,大火一刻鐘左右。
案桌旁有一口小鍋,今穗研究了一下便成功支起火,将清水和蓮子都倒入鍋中。
糖霜玉蜂兒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接下來在鍋中熬煮糖霜并加入蓮子不停翻動就可以了。
等待鍋中的蓮子煮熟還需一刻鐘左右的時間,今穗索性在一旁繼續翻閱那本冊子。
這本冊子似乎有一定的編排順序,糖霜玉蜂兒過後就是蜜棗、青梅蜜餞等做法與之類似的,緊接着便是十餘頁在講述荔枝的各種做法。
今穗看着有些頭暈眼花,她長這麼大都沒嘗過荔枝是什麼味兒,而那些富貴人家卻能吃出這麼多花樣來。
她微微歎氣,不知不覺已沉迷在這冊子當中,可是不等她再深入研究,就突然有人重重地敲了敲她身旁的桌子。
咚咚——
今穗被吓了一跳,猛然回過神來,擡頭看去,隻見一位比她年長些許的女子正面色不善地看着她,她身後還有幾個人也在朝她這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