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時:[别怕(鼓勵]
邱亦:[你也要跟安幸一樣說“有你江神就不怕”嗎?]
江時:[以後江神會永遠保護小亦的。]
江時:[所以,加油呀!相信你!]
邱亦:[好(乖巧]
江時:[韓京越在嗎,他怎麼樣?]
邱亦:[不在,他不去了。]
邱亦:[那個老師說,我一個人也很好,于是把他去掉了。]
江時:[不會傷心嗎?]
邱亦:[到處跟别人說我嫌棄他(生氣]
江時:[哈哈哈!]
“阿江,開始了。”韓星停輕輕了戳江時。
“好。”她睜開眼,朝後面那人笑了,“聽說韓京越不來,你知道為什麼嗎?”
“那你小男朋友來嗎?”
“來。”江時點頭。
“那他是被老師嫌棄了!讓他當時下台時這麼侮辱人的話。”
“不去?他不去多可惜啊!”馬呦歎氣,“長得挺帥的。”
範晴薇搖頭:“這又不是選美,是選秀。”
.
彙演開始了。
江時又閉上眼,一邊聽周圍人的塵叫,一邊和邱亦聊天放松。
對于這些節目,她沒太大的興趣——基本與上一世一樣。
唯一好奇令她興奮的,是邱亦的獨奏。
聽他說還要唱點歌,這樣才能表現他彈的不是所謂悲壯之樂。
邱亦本人對這沒什麼意見:本來就是有詞的嘛。
作者“不尋”在創作時做了一個有詞版,一個無詞版,但聽上去表達的好像不是一個意思。
“由請下一位選手,表演者——高一十四班的邱亦,為我們帶來歌曲《裂痕生光》。”
聽見名字,江時睜開眼,一下便看見了邱亦。
他抱着琵琶坐在椅子上,旁邊是一個話筒。
音樂漸漸響起,是熟悉的旋律。
邱亦的唱歌從來不會追求炫技,而是用細膩的語感和情感流動去傳遞歌詞的治愈感。
像是深夜裡的一個擁抱,溫暖但不熾烈,讓人在黑暗中感受到一種安靜的希望。
江時聽過原唱,感覺和邱亦的不分上下。
他真的有很理解這首歌。
.
“哇——”
一曲完,邱亦起身緻謝,全場掌聲不斷。
江時激動:[就知道你會超厲害了!]
邱亦:[是嗎!或許你也可以?]
江時:[哎,倒也可以試試。]
她很開心地笑了。
“阿江,你這小男朋友可真全才,成績又好,又還會唱還會彈。”韓星停感歎,“真不愧是你,眼光好。”
“哈哈,他跑步也得第一的。”江時道,“初中那會兒他都不認真跑,每次都當倒一,結果後來我們一起跑,跑不過他。”
“哈哈哈哈——”
.
另一邊,邱辦正在被一個女同學追着加聯系方式。
“你唱得真好,可以問問你叫什麼嗎?”
邱亦困惑:“剛才不是介紹過了。”
女生笑笑:“那可以加個聯系方式嗎?”
“女朋友不讓我随便加不認識的人。”
“好吧,那同學,下次見!”女生有些失望地離開了。
該直男的時候就要直男。
邱亦伸了個懶腰,一邊走一邊想事情。
關于“不尋”,其實還是江時自己。
她特别喜歡雜志上報道的張不尋,便收集關于她的各種資料,可以說是張不尋的忠實粉絲。
後來想搞音樂,便起了這個名字。
這首歌……是江時在主世界最後階段寫的。發布之後也還不錯,雖不火,但她本人很滿意,經讨論後還作為《逐光而行》主題曲之一了。
可能别人不知道,但很熟悉江時的安幸和邱亦知道,她當時的狀态有多混亂。
但幸好,都過去了。
“當所有星星都學會俯身,我們終于能擁抱自己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