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西斜的落日撒在黃土道上,一輛闆車随着馬蹄的哒哒聲不緊不慢的前行。
駕車的大娘坐在闆車前沿,一手持缰繩,一手拉着挂脖的汗巾挮汗。闆車上大簍小簸的裝着幹糧和一些生活用具,還有兩個尚未垂髫的小孩四仰八叉的躺在衣料和包裹上,睡得正香甜。
這番模樣的闆車在道上并不稀奇。不比都城世家尊貴和仙山修士潇灑,底下百姓想維持生計可不容易,加上最近好些山林裡的妖獸肆虐,投奔去其他地方謀一口飯吃的不在少數,因而拖家帶口的租匹馬便能上路。
但也正因為妖獸,少有車輛會在黃昏時還不疾不徐的趕路,大多數會避着夜裡被妖獸襲擊的風險提前擇家客棧住下,于是這輛土道上的闆車就顯得特立獨行起來。
風吹過遠處的田郊,引得土道邊的樹叢沙沙作響,幾片泛黃的樹葉随風飄下,掠過了在闆車尾坐着的少女身側。
少女白褂藍裙,烏黑的長發編成緊實的麻花辮垂在背後,一條腿盤在車沿,另一條腿則垂在車外随着闆車的颠簸輕輕起伏,仿佛也和那兩個孩童一樣睡着了。
乍看倒像是母親拉了一車家當和三個孩子。
不過這年頭的莊稼人,可沒有娘和弟妹在農田裡被曬的黢黑,大女兒确被養的白淨細嫩這回事。
修界修者引靈入體,入道便是擯棄凡俗污濁,講究體淨心清,往往都是模樣周正氣質出塵。再看這闆車,一個婦人帶着孩子,又無男丁,卻能無懼妖獸趕路,想來少女是哪家仙門的修士。
雖說各個城鎮裡不實興送家裡女孩去修仙,但宗門招收弟子并不拘着束,女修士也不是沒有。但一個鄉野農戶家能随行帶一名修士,這可就了不得了。
闆車上這家人看上去并不具備這樣的财力。
馬蹄聲依然不疾不徐,車輪下坑坑窪窪的黃土路也逐漸平坦起來,遠處暮色中依稀顯現出龍都巍峨的城門影。
幾乎是大娘扯住缰繩的同一刻,少女睜開雙眼,一手往右側一撈,将差點從闆車上滑落的女童接了個正着。
“哎呦!燕丫頭啊,這回又是麻煩你啦!”前頭的大娘一下來就見少女懷裡剛驚醒的女童,連忙道謝,“二丫!還不快從你燕姐姐身上下來!耽誤人家事兒!”
“沒關系黃大娘。”傅玲燕輕聲安撫懷裡的小孩,等小孩完全清醒了才将她穩當的放到地上,“我的事不急。”
“哪能說不急就不急呢!回家探親這可是大事!”黃大娘面露歉意。
燕子這丫頭,平日裡下來不聲不響地幫忙幹活,還順帶清理那一片兒的妖獸,多年來幾乎把村子待成除了宗門外的第二個家了。村中人心懷感激,又擔心影響人家修煉,往往不讓她麻煩家中私事。誰知道龍都一封家書,喊燕子回去探親這麼大的事,居然就被她家私事耽擱了!
黃大娘的丈夫在外奔波做生意,常常不着家,突然就捎人來了信要接她和孩子去龍都附近的鎮子裡,黃大娘原本為這事躊躇不已,誰知燕子這丫頭一來就說可以順路和她家一道。
于是便跟着黃家的闆車,一路上又是幫忙打點又是趕走妖獸的,二十多天了才堪堪看見龍都的影兒。
闆車這會兒也算上了大道,她家丈夫信中的鎮子已離得不遠,卻不再和直往龍都是一條路了。
黃大娘不曾出過這麼遠的門,卻也在他人口中聽過龍都附近有專人看護,不會讓妖獸接近龍都,不必再讓燕丫頭跟着,得讓她趕緊回家去。
這麼想着,黃大娘掀開蓋布,從闆車上拎下一籃子雞蛋就要往傅玲燕手上塞:“燕丫頭,剩下的俺們自己能走,這一路多麻煩了你,俺這家裡也沒啥值當的,這些你且先拿着......”說着又要從車上拿其他東西。
黃大娘在村中一個人拉扯孩子,家裡并不富裕,傅玲燕連忙上前攔住:“黃大娘,這可使不得!留着給草兒花兒吃吧,這一路還是你家車載我過來的呢。”
話是說的好,可這拉車的馬可還是燕丫頭給他們租來的!黃大娘連連擺手,卻又明白傅玲燕的脾性,知道拗不過她,便隻能推着她的手要她收下雞蛋。
“家裡土雞下的,吃着補補身子!”黃大娘邊說邊把籃子推向傅玲燕,黃花和黃草在一旁回過味來也幫着說話。
“燕姐姐一走要走好久,二花不能嘿給姐姐編辮子了。”黃花可憐兮兮的抱住傅玲燕的腿,“姐姐你把雞蛋拿走好不好,每天都吃,能吃好久呢,就當二花給辮子的賠禮......”
黃草年紀大些,不好意思拉着人家姐姐,在旁邊扣着手道:“我和二花也不喜歡吃雞蛋......姐你就拿走吧,這可是、是那個…兩全其美呢!”
傅玲燕哭笑不得,倒是沒有再推拒這籃子雞蛋。
于是當收到了消息的傅家馬車,在城門口一連等候了三天,接回的傅家大小姐,自己掀開馬車簾子跳下來後,在一旁正要搬踏腳凳的仆從一言難盡的目光中,很順手将一籃子雞蛋送到了前來接待她的侍女手上。
原本是要來攙扶傅玲燕卻拿到了雞蛋的侍女:“......大小姐,您這是......”
“勞駕送到後廚,謝謝。”傅玲燕微笑。
**
龍都乃天子腳下國都,城内貴族世家林立,盡極紙醉金迷之風。
傅家正是其中之一。
現傅家家主傅郢于朝中擔任吏部尚書,許多旁系弟子也于朝堂上多有建樹,加之世家數代積累,在龍都中不可謂不風光。
美中不足便是,這代傅家子嗣稀薄,正室多年前誕下一女後,一直未有所出,納入的妾室也隻得幾個女兒。
甚至唯一嫡出的長女也因身染惡疾,早年被迫送了出去。傅夫人自此大受打擊,傅郢疼惜妻子,從她家旁系接了一名孩子到她膝下扶養,希望能緩解一二。
不過兩年前,或許是傅夫人年年去寺裡祈福和調養得當,肚子終于有了動靜,在一年前生下了男嬰,不久後正是這位小少爺的周歲宴。
更加錦上添花的是,先前因病被送出去的傅家嫡長女,前些日子由照顧她的人傳訊來轉告,他們家長女的病情已基本穩定。傅夫人得知後喜極而泣,立馬要差人将自己的女兒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