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别人、或者說黎芝一個人誤會,或許是秋墨的習慣吧?
黎芝由衷地懷疑,在這種方面,是不能指望對方改變的。
他一直都是這樣。
隻要黎芝自己能習以為常就好了。
如果能意識到秋墨說的話,都隻是簡單的友好言語、并無其他深意的話,自己也就能慢慢習慣不去對此大驚小怪了吧。
盡管如此,如果秋墨當着别人的面、和黎芝這樣說話的話,還是會讓她感到困擾的。
黎芝并不喜歡自己這種羞怯的性格,但也難以改變。
或者說,若是真的改變的話,黎芝會感到更加痛苦。
正因為如此,她才能理解并體諒秋墨的異常。
秋墨會對他自己的“異常”感到困擾嗎?黎芝呆呆地思索着這個問題,但當然沒有想通。
黎芝的意識與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眼前的午餐上。
她稍微調整坐姿,讓自己的體态顯得更挺拔一些。
幾個人繼續品嘗着這道美味的菜肴。
這道菜,實在是黎芝的印象中、最為美味的雞肉菜之一。
黎芝相信,自己的這一評價,應該沒有什麼偏見、是相對客觀的看法。
要說可能會有什麼争議的話,那大概也是因為,黎芝的出身不夠頂級的緣故。
或許因此見識稍稍欠缺,所以她吃到的東西,也不能達到足夠珍貴高昂的程度,才會把秋墨做的“雞肉燴蘑菇”當成美味佳肴吧?
如果黎芝的判斷與評價有什麼問題,那應該就是這樣的理由了。
但是,總而言之,至少從黎芝的感官出發,這道菜真的很好吃。
美味到了,即使在品嘗的當下,黎芝都已經開始擔心“今後吃不到該怎麼辦?”的程度。
從東瀛人著作的書中,所讀到的“一期一會”,或許就是類似這樣的心态吧?
懷着“也許一生隻能吃到這道菜一次”的心情,黎芝認真地、沉浸在那仿佛會令人意識融化的雞肉香氣之中。
“這是幾隻雞啊?”幾個人正吃在興頭上的時候,餘慶突然問起了這個問題。
“三隻。”秋墨說道,“是我消耗的食材太多了嗎?”
“确實有點多吧。”餘慶愣了一下,略微有些動搖地說道,“但反正是自己吃的東西,倒也無所謂成本,不那麼控制也行。”
“有所謂的。”梨花急忙說道,“總這麼吃的話,成本也未免太高了啊。今天又不是什麼節日……”
雖然,梨花這麼說話,多半隻是在找茬罷了。
但是,就連黎芝也是如梨花那樣想的,由于擔心拆台秋墨,她沒敢說出口而已。
畢竟,事到如今,黎芝還是搞不懂,自己家那據稱存在的“富庶”,到底是指什麼水平的經濟條件。
但對秋墨來說,耗費這種程度的成本來做上一餐,他應該覺得十分正常、并不奢靡吧?
這樣的價值觀沖突,讓黎芝不能不去擔心介意。
“原來是這樣啊。”秋墨沒什麼表情地說道,“那麼,有沒有什麼夥食消費的參考标準呢?我們的夥食費,每天控制在多少比較好?”
“其實不用太在意的……”餘慶說道,“你一定要問我說個參考數字的話,就每天控制在一百五十文錢之内吧。”
(媽媽的态度,好像比我想象中要慷慨一些啊……)
“那還挺多呢。”黎芝不禁說道,“比我所想的還要多。”
話雖如此,光是一隻雞的價錢就要二十文錢左右了。
而“大輝山”這邊的蔬菜,也并不便宜。
若是要每天保證夥食質量的話,降低飲食成本,應該也很難做到。
想到這裡,黎芝不由得替秋墨擔憂起來。
“我知道了。”秋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我盡量。”
“我吃飽了。”黎芝面無表情地站了起來,不動聲色地來到了廚房。
黎芝是想去看看,秋墨提供給客人的“雞肉燴蘑菇”又是什麼樣子。
黎芝親眼确認了一下,發現果然與她預想的差不多。
那口大鍋中炖制的雞肉并沒有剔骨,就是最普通的整雞斬碎再炖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