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重生後在AI世界開萬事屋 > 第306章 本心

第306章 本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普通人”陳與同靠在座位上思索許久,想起了教授說過的話——

當年他母親查出癌症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就算治也隻是拖延時間,但在身為小孩的陳與同看來,母親之所以放棄治療,是因為她太累了,她不想再被他,被整個世界束縛。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省心的小孩。”

陳與同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和媽媽離婚了,當時他在外面出軌,被媽媽的同事當場抓包。那天他記得很清楚,媽媽并沒有哭,也沒有大喊大叫,她和父親兩個人沉默地對坐一宿,直到陳與同第二天早上醒來,才聽媽媽說了三個字:

“離婚吧。”

那之後,這個家庭就變成了他和他媽媽兩個。

媽媽是大學教授,補貼與工資加在一起足夠他們娘倆生活,但富裕肯定是富不到哪去的。社會學這個專業不忙,既不需要經常出差,也不需要整天泡在實驗室裡,媽媽一有空就回家照顧他,陳與同也挺争氣,除了性格上有點活潑過頭以外,其他地方并沒有需要人操心的。

當然,他還有一點和其他小朋友不同,那就是陳與同的媽媽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

教社會學的,總會經常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某些人群的行為導向,又或者群體性心理研究——這就像以上帝視角去玩遊戲,遊戲中的人物會有基本的行為邏輯,換句話說,就是現實世界的“動機”。

當你掌握了人群的底層代碼時,整個世界就會浮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姿态。

而他的媽媽就是以這種貼近本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

“小孩子懂得不多,所以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認識世界,但因為他們缺少道德教育,有時候看起來會很殘忍,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人性本惡’,因為這與其說是‘人性’,不如說這是動物在身處食物鍊上方時的本能反應。”

這個話題有些高深,還是孩子的陳與同半懂不懂地問道:“那有些小孩欺負别人的時候也是這樣嗎?”

媽媽想了想,笑着說:“第一個欺負人的或許是這樣,但之後效仿的未必如此,是人都有‘從衆’心理,有些是不想被當成異類,有些是害怕強權,還有一些沒有形成自己的主見,容易被各種思想左右……但無論怎樣,一旦出現了第一個,後續就會有接二連三的人前來附和。”

善良是這樣,霸淩也是這樣,“人雲亦雲”仿佛是世界的主流,尤其在信息快速流通的當下,認真思考每一件事反而變成了奢侈。

所以在陳與同聽到同學們的第一聲抱怨時,就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可他畢竟是個沒有成年的學生,心氣高,再多的道理擺在面前也抵不過怒火席卷而來的那一刻。陳與同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撕成了兩半,一半高高在上,冷眼旁觀人類的惡意,另一半身處凡塵,被憤怒裹挾,同惡意撞出了巨大的海嘯。

“救人本沒有錯,這說明你善良,隻是結果有些不太理想,但我相信你能分辨其中的對錯。”

他真的有這個能力嗎?

陳與同發現自己其實一直都沒有理解母親的話。

“可我覺得老師說得對,救人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善良并不能解決問題,這根本就是愚善!”

陳與同永遠記得自己說出這句話時,母親看他的眼神。

那裡似乎有憐憫,有惋惜,有痛苦,但偏偏沒有對他的厭惡。

她像一個救苦救難的女菩薩,包容他的一切想法,但在陳與同心中,他恨不得母親罵他兩句,或者用失望的表情面對他。

因為他自己也知道,母親說的是對的,他隻是想為自己的無能和看不開找一個贖罪的方法。

可他最在意的這個人偏偏不願意給他這個機會。

“反正我不覺得‘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我甯可不知道那些道理,省得現在像精神分裂一樣自己跟自己較勁。”

他記得,自己在說完這句話後,就把母親一個人扔在了客廳裡,那之後,他一直受到同學們的非議,受害人父母還鬧到了母親教書的大學,母親差點因為他丢了工作。

母親為此焦頭爛額了好一陣子,可他卻假裝不知道,獨自沉浸在被“霸淩”的憤怒中。

他是什麼時候得知母親患了癌症的呢?

好像是初三的時候,有一次母親回家的臉色不對,陳與同看了她一眼,就将這事抛到了腦後勺。

那之後不久,他在家中發現了一沓檢查報告,陳與同跳過中間看不懂的部分,直接瞄向結論。

“浸潤性癌……晚期……化療。”

陳與同呆呆地盯着手上這幾頁紙,一個馬上就要畢業的初中生,居然有點看不懂字了。

“什麼時候,為什麼……”

可癌症哪有什麼為什麼,得了就是得了,老天爺批下的命,從來都不講道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