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在權臣的套路裡倒反天罡 > 第66章 為誰祈福1

第66章 為誰祈福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延嘉十三年,八月十五。帝設家宴于永壽宮,月圓人和,社稷安固,鎮西大勝逢皇家喜事,帝深有感念,欲告祖宗敬天地,察民生之實況,施天恩于百姓。欽天監稱,東方屬木,利我朝。遂定于臘月十五日前往西渡寺祈福,以慰百姓;再東行至南京告廟于祖宗。

八月二十,六部連下數道文書,從各處抽調官員用以專兼禦駕東行之修造、調度、巡防等事。

告廟祈福乃國之常情,若是臨時抽調倒也無可厚非;但此番聖意卻要人、事、權一道跟着走,照往年來說,單祈福一項便至少須提前半年準備。可如今隻有不到四月的時間,于是皇帝一發話,六部先弄了個人仰馬翻。

時候這樣緊,卻要漂漂亮亮辦好聖上的事,真是事急不從權,下頭忙瞎眼。而如此迅猛的動作自然打了那起子宗室重臣們一個措手不及,可一說是要告廟祈福,卻也無可指摘。

于是各方乘着此機會提調自己的人也就毫無阻力。這裡頭顯眼的便有那兵部輿圖司郎官唐祁。因着祈福告廟一事,聖上欽點這唐亦惇兼領東南兩京馳道之勘查修葺一事,擢其為麒麟閣直學士,又輔以工部修造案一職。

而這一切隻是個開始。

中秋之後的兩個月裡陸續發生的許多事也都與皇帝東行祈福有關。

往天上說,今年的秋雨連綿不絕,把汴京周邊差點淹了,為保京畿,下遊炸堤放水,汴河的河道也有所改變。汴水自西向東,流經南京彙入黃河,亦是皇帝年底東行的途徑之河,此番改道,也給輿圖司、修造案的人出了不少難題。

而主管這一事的偏偏就是那唐祁,為重勘京郊及河道地勢,兩月來殚精竭慮,連自家府中的人也用上了[1]。

往地下說,為保京畿道安穩,皇帝命禁軍廂軍同時抽出一成兵以清掃外族勢力,尤其那西北餘孽與細作。這幫外族平日裡都是聚居于城西城東各廂市之中,各種買賣營生幹得風生水起,給汴京的繁華熱鬧增添了不少異域之采。可自十月來,這群人卻仿佛消失了一般。

照理說,在前朝都這般忌憚那西北人,後宮也應當如是,可皇帝卻不似這般作想,一連數日召幸那漂沙國公主,也就是月美人,夜夜聲如靡靡,大有那君王不早朝的意思。

往小了說,尋常百姓人家裡頭入了冬,有人病了,有人失蹤,有人則改頭換了面。譬如宿州沈府的表小姐劉溪鸰便是一病不起,回了老家後再未露面;而京城唐府的後院裡沒添個女眷,卻多了把刀。

——分割線(晉江原創)——

一晃數月,也不知中秋的燥熱暖風究竟何時褪去的,人們卻已自覺将多彩輕柔的半袖衫子換成了厚厚的秋裝冬裝。

今年的冬天來得似乎更早,立冬還未到時便有賣炭郎開始了走街串巷。

這日清晨,汴京城内還不算熱鬧,隻有裹着長袍夾襖的買賣人趕着貨稀稀拉拉進了城。

城東唐府,一賣炭老伯敲開了後門。

開門的是位正要出門的女郎,那女郎身着一套束袖青灰衣袍,棗色腰帶束住了纖瘦的腰身,發髻也用了同色巾布來裹,俊眉鹿眼,下巴尖尖,瞧着倒是利落的。

她皺眉咕哝着,“都跟他說了今日要去找青青……”

一回首便對上了賣炭老伯堆了滿臉的笑:“姑娘,要炭不?”他佝偻着身子,黃白的頭發稀疏地裹在破爛的頭巾中,一張口便是一嘴稀爛的牙。

這購炭等府中内務通常都由周管家來做,隻是她一瞧那筐子,忽地想起唐祁說的賣炭的故事,便多了句嘴:“老伯,您這炭怎麼賣呢?”

“姑娘,我這是大枝炭,幹的!保管沒煙!”老伯忙撂下炭筐,撿了一支出來,他手勁不小,咔嚓一下掰斷了那根炭。

女郎莞爾,掀開那破布瞧了瞧,“是麼,多少一斤?”

老伯忙道,“不貴不貴,一斤兩文五!外頭店裡無煙無水的賣三兩文起呢!”說着又豎起來身後粗粗的大秤杆。

“我這兒,論筐賣最便宜,單斤賣還是貴些!”他黑黢黢的手比了個二,“二十斤往上那便是兩文了!您家若是要多些,我那還有,更便宜,保管夠!”瞧着牙爛豁風,卻也沒耽誤他麻利的賣弄。

劉溪鸰一聽要算數,再一瞧他那筐兒可結實,保不齊也占稱,忙道:“您先等等,我去喊管事來!”便又關了門。

她本是趕着去找張青青拿藥,舒放一聽她要去協宗堂,饞蟲便犯了,又說自己馬上要跟着尉遲的大部隊去南疆,就要吃不着好的了,硬叫她順道去湖東市坊上帶個餅和包子回來。

“這湖東多大啊,順什麼順呐!又不能騎馬,一上午淨叫他使喚完了,真麻煩!”她嘴上埋怨,人卻已老老實實來到了市坊上。

這兒的裡弄巷子她其實極為熟悉,隻是自她回京後,趙珏沒了音訊,張小堂主也要在協宗堂開診,兩個玩伴一度神隐,她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她,這一片也就沒怎麼再來。

這時,那蔡記包子鋪和賣珠钗的水粉鋪子開了門,叫賣聲穿過了幾處巷子,此起彼伏。

“姑娘,看看新來的珠花?”那水粉鋪子的老闆笑着邀客,卻已不認得她了。

也是,都大半年了。上一次她來逛店還是同何衍一起采買布匹細軟準備開春換衣,那時她嫌棄老何眼光差,選的那支玳瑁珠钗老土,結果後來那珠钗便戴在了張青青頭上。

從此她便再也不敢随便評價人家钗子镯子什麼的醜,一律都回“好看得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