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大早,趁着暑熱還沒有升起來,輕工局宣教科的劉遠亮帶着四位專家到訪。
陸青予和姑娘們看到小車上下來一個挺精神的老太太,眼睛一亮。這就是燕京琺琅工廠的女師傅了。
她大約六十來歲,個子小小的,短短的波浪頭已經花白了,笑容很親切,眼睛裡是閃亮的星星。
劉遠亮介紹,這就是工廠的高級工匠,總設計師許美華。
一個女人,在六七十年代就做到了首席,讓工坊所有女孩子都看到了希望。
專家領隊是工坊的另一位高級工匠楊傳浩,年紀四十多歲;中級工匠莊聯盛,年紀三十多歲;初級工匠唐興是個年輕帥小夥兒,看見一群姑娘們穿着嶄新的衣服來迎接,一下羞紅了臉。
彭城走上前說了幾句歡迎詞,帶着大家魚貫入内參觀。年輕姑娘們跟在後面旁聽。
四位燕京工匠客氣地跟在彭城身後,到外賓服務部的展場先行參觀。王敬國穿着白襯衣,插着鋼筆,一派知識分子的模樣。
他使出渾身解數,用上了各種贊美之詞,給工匠們介紹了櫃台上的精品。
陸青予在旁觀察,從許美華到唐興,大家的表情隻能算是客氣,沒有看見他們露出驚喜的神色。
接着彭城邀請他們前往車間參觀,一号車間、二号車間,特級車間。
許美華在特級車間轉了一圈,看向了桌上的玉蘭花台燈。“這小東西設計得挺别緻,是哪位師傅的作品?”
陸青予沒想到許美華看上了自己設計的台燈,她受寵若驚地站出來:“是,是我設計的,不過掐絲部分是我師傅于方林做的。這是打版用的樣品,其他的已經交貨送走了。”
“不錯不錯!”許美華點點頭離開了。
陸青予得到誇獎,笑得合不攏嘴,殷麗在旁邊對她豎起大拇指。
一群人進了會議室,燕京的工匠們坐了一邊兒,彭城帶着于方林等人坐了另一側。
陸青予等人搬了小闆凳坐在邊角旁聽。
賓主雙方先說了幾句客套話,彭城再次表達了歡迎,虛心請教專家們的意見。楊傳浩客氣了兩句,請莊聯盛介紹了燕京琺琅工坊的情況。
莊聯盛說:“我們工坊是由四十幾個私營琺琅作坊和皇家造辦處合并完成的,改制歸公後經曆了不少變革。現在我們已經規範了生産流程和工藝标準,專業人員按照工種分為技師、工程師、工藝師、工藝美術師等。”
這些稱謂一聽就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技師就是做掐絲點藍燒藍,工程師是做大型器件的,工藝師要兼具繪畫和手藝,最厲害的當屬工藝美術師。這是能獨立設計、制作頂級工藝品的大師。
“我的師傅許美華老師曾經多次設計制作國禮送給外賓,被授予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稱号。”
會議室聽到此言沸騰了起來,彭城帶頭,全體鼓掌。
許美華謙虛地笑笑:“過譽了,是國家給了我這個機會,我還在努力學習。”
黃玉琴吐吐舌頭:“都已經是國家級大師了,還要學習。”
“對美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許美華好像看出姑娘們的小心思。“我雖然老了,但心是年輕的,我還喜歡看電視呢。”
大家一陣歡笑。
彭城笑着說:“那許老師能不能給我們工坊提點意見,您覺得我們工坊的東西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改進的地方?”
許美華和楊傳浩商量了下說:“我本以為隻有燕京才有景泰藍,沒想到祖國的南方還有你們這樣的工坊。
展櫃裡的作品很不錯,古韻十足,把傳統紋樣的精髓抓得很好。這确實是我們景泰藍的立身之本。
不過我更喜歡小姑娘做的台燈,中西結合有新意,而且很實用。我覺得我腦子裡有了新想法了,回去我們也做一個。”
莊聯盛等人連連點頭。
再一次受寵若驚的陸青予結結巴巴地說:“過獎了,我,還需要繼續向大師們學習。”
楊傳浩笑眯眯地問:“那你有沒有興趣到我們燕京來學習一段時間啊?”
“真的可以嗎?”陸青予被幸福暈了。
“可以的!”楊傳浩對彭城說。“我們兩家單位以後可以建立長期聯系,互幫互助互學習。我們有時候訂單太多,大家可以合作完成!”
“太好了!”彭城喜滋滋地搓着手。改制後效率提高,訂單多多益善。
一直不說話的唐興對着姑娘們說:“歡迎到燕京琺琅工廠來訪學,我們工廠的師傅們都挺好的。”
覃莉看着他傻乎乎的樣子,帶頭笑了起來。唐興看見一個俏皮的小姑娘對着他笑,臉更紅了。
上午參觀和會議結束,王敬國帶着客人到食堂吃了午餐稍作休息。下午分組進行技術研讨。
楊傳浩和王敬國、彭城讨論工廠管理和産品銷售。
于方林帶着張少堅等人,邀請莊聯盛、唐興去了第一車間。大家對工藝流程、技術難點進行探讨。
陸青予、鄧思詩陪着許美華坐在了特級車間,為她端上一杯茉莉花茶。
“小姑娘你多大了,叫什麼名字?”許美華接過茶水親切地問道。
“我叫陸青予,今年19了。”
“青予?青出于藍勝于藍,你家裡人也是從事景泰藍行業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