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留言是以文字形式呈現的,但安夏不自覺就分别用了“關中話”*和四川話念了出來。
話剛一出口,她自己就被自己這奇怪的發音戳中了笑點,聲音都有些抑制不住地發抖。
【哈哈哈,不好意思,這位朋友的留言畫面感太強了哈哈哈……他問的應該是音響在哪吧,就在周圍這些路燈上,大家看見上面的黑箱子了嗎?那些就是,音質聽着還挺不錯的。】
說着,她把鏡頭對準了周圍的路燈上的音響,專門調了下畫面大小,讓直播間的觀衆能看清。
【景區提前把人聲和音樂錄好,表演時直接用音響放出來,讓演員卡着點配合。】
天幕下,許多人依然沒聽明白到底什麼是音響,但大概知道了那是一個可以錄下聲音然後放出來的神奇仙器。不少人更覺得這不是後世,而是仙界。
但緊接着,那黑箱子裡穿出的聲音讓他們全部陷入了怔愣中。
有史官低聲跟着重複:“炎黃子孫……生生不息……”
系統直接深入人心的翻譯能力讓即使還沒有這個說法的時空也全都理解了這個詞的深意。
他們看着畫面中所有遊客聽到這句話時理所應當的表情,聽到角落裡的小孩子跟着重複朗誦這個詞的聲音,刹那間似乎都感受到了那種薪火傳承的厚重力量。
景區的表演台詞對于現代的遊客來說皆是司空見慣的套話,每個人在小學各種節日聯歡會上都或多或少聽過無數次。
但對于還未出現過這種表演形式的那些時空來說,這場景區例行的普通演出卻将他們完全帶入到濃濃的家國情感中,讓他們的情緒随着台詞不停洶湧起伏。
三國末期,蜀漢。
一個老妪眯着眼使勁擡頭看向天幕,長年的織布生涯讓她的眼睛已經看不太清東西了,因長期種地勞作而導緻的背部佝偻也讓她現在的姿勢顯得格外别扭。
但她還是一直保持着擡頭的動作,努力聽着天幕裡的聲音。
一旁,她的老姐妹感歎道:“上面那個,就是咱們丞相啊!前些年還有人說咱們丞相死了……呸,他才死了!咱們丞相明明是去做神仙了!你看,丞相還跟咱們說‘盛世來了呢’,以後日子都要好過起來了啊。”
老妪笑着回應:“是啊,你聽他說話聲音多大。這說話聲音大的人,身體肯定好!”
……
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村子的兩個老妪自然理解不了天幕的真相,她們隻知道自己終于見到了一直崇敬的丞相大人,還新認識了一位英武非凡,還會給她們表演翻跟頭的大将軍。
而此時,同時空的劍門關外。
“哈哈哈哈哈……”
鐘會猛然爆發出一陣劇烈的爆笑聲。
剛才他自從聽到姜維“一計害三賢”的結局,臉上的表情就一直十分難看。
但當天幕上的“姜維”接過“諸葛亮”的“大開關門,與民同樂”的召令後,忽然連翻三個跟頭,然後在節奏感極強的梆子聲裡拔出木劍,開始跳起似模似樣的劍舞時,鐘會陰雲密布的面色霎時間就放了晴。
“這天幕哈哈哈……是全天下哈哈哈……都能看到的吧?”他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鐘會身旁的親兵也憋不太住不停上翹的唇角,聲音斷斷續續回答道:“根據之前洛陽來的消息,是這樣的。”
離他們不遠處的劍門關關城上,姜維的臉色由得意自豪瞬間轉為一片鐵青。
他咬着牙死死盯着畫面中的“自己”,仿佛已經聽到下方的魏軍營帳轟然爆發出的巨大哄笑聲。
即使那個“姜維”後面的一段祭天場景十分莊嚴大氣,也無法緩和他似乎已經在全天下面前丢了人的羞惱。
好啊!
姜維的目光一一掃過天幕上不斷拍手叫好的圍觀遊客,牙齒開始咯吱作響。
好個立廟尊崇,香火不絕。
你們後人就是這麼尊崇老子的?!
-
天幕上。
待“姜維”的劍舞表演完成後,他與扮演諸葛亮的演員一同退到一邊,古樸神秘的樂聲響起,七八個身穿紅色戰國袍的“侍女”在場地中央列隊。
她們都帶着半臉青銅色面具,頭頂各插着一根約50厘米長的翎羽,伴着樂聲大膽地舒展四肢,有節奏的搖動着頭頂的翎羽。
某些時空裡,有深山裡的部落看到這一幕,頓時全體跪伏在地,用在現代早已失傳的語言高呼着祭祀時的祈禱語。
接着是惹來無數百姓喝彩叫好的雜技表演。兩個小兵打扮的演員互相托舉,不斷在空中騰飛翻滾,現場熱烈的氛圍同時也點燃了天幕下許多百姓的熱情。畢竟,這場現代人習以為常的表演對于他們來說,卻是足矣銘記一生的熱鬧事。
最終,整場演出在又一場漢代宮廷風舞蹈中結束。不少人還在意猶未盡之時,安夏已經興緻勃勃地爬上了關樓。
于是天幕下的觀衆們,還未從表演的餘韻中徹底脫離出來,就直面了由關内到關外,瞬間從平地到高山的險峻風光。
【哇,果然人不隻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這地勢,隻有身臨其境,才能透徹地理解那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就這路,當時攻打劍門關的魏軍得多難啊。】
天幕下,幾個時空裡正駐紮在劍門關外望山興歎的軍隊連連點頭,目光嫉妒地緊緊凝視着景區鋪就的石制台階。
有人心道,要是他們也有這麼好的路,小小一個劍門關,早給他拿下!
明朝,萬曆三十六年。
一個背着行囊的青年贊同點頭。
大丈夫當朝遊碧海而暮蒼梧!*
-
“夏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