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張口就想說番茄醬,卻突然想起來這裡管番茄叫紅柿子,普通百姓不會那麼官方地叫番茄,至于西紅柿這個稱呼,更是沒人叫的。
“紅柿子醬?”李芳接過話茬,“那玩意還不好找啊?誰家秋天不做點紅柿子醬放着啊?你早說要蘸那個,我剛才就給你拿出來了!”
“啊?真的嗎?”梁舒一臉震驚地看向李芳,原來村裡人都做這個啊,那他怎麼就沒見過呢?不管是在梁家還是言家,他都沒看見過紅柿子醬。
看他一臉震驚的樣子,衆人很奇怪,這東西村裡家家戶戶都做,怎麼舒哥兒不知道呢。
原來梁舒他爹和他奶奶都是不喜歡吃紅柿子的人,所以自從梁家老爺子去世之後,就再也不種紅柿子了——這事還是梁舒很久之後才偶然聽村裡老人說起的。
而到了言家之後,沒見過紅柿子醬就完全是巧合了。
劉梅花廚藝一般,做醬的手藝倒還不錯,每年都會做一些。隻是今年紅柿子收成的時候,田廣說他腿又有些疼,要買藥吃,所以老兩口就把收成的紅柿子都賣了,換了錢給言欣婆家做了貼補。
現在也不管這些了,不管以前見沒見過,現在有就行了。李芳進廚房去找了紅柿子醬出來,遞給梁舒。
梁舒聞了聞味道,感覺還不錯。但是要用來蘸炸雞和薯條吃,就有些不合适了,所以他準備加工一下,盡量還原出番茄沙司的味道來。
他從陶罐裡舀出一勺紅柿子醬來倒進鍋裡,然後加入白糖和醋,開始慢慢熬。
邊煮邊用鍋鏟把醬裡面大塊的番茄壓平碾碎,讓醬更加細膩。
這操作不難,沒一會兒就把番茄沙司做出來了。
這下用新熬的番茄醬蘸薯條吃,大家都覺得更好吃了,番茄醬酸甜開胃不說,還把油炸物的膩味給中和掉了,叫人越吃越想吃。
後來梁舒又炸了一大鍋薯條出來,都被兩家人給吃光了,看來這番茄醬真的功不可沒啊。
……
回家之後,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商量新吃食要怎麼安排。
梁舒率先開口:“爹娘,我想着咱們這東西得現炸才好吃,所以明天咱們就帶着柴火和鍋去小攤上面炸吧。”
但言之舟卻覺得明天直接上新品有些不妥當,他按住梁舒的手,輕輕搖頭,“舒哥兒,明天怕是不行。咱們那小攤後面雖然是有一個竈台,但自從前任租戶走了之後,就一直沒用過了,估計明天得好好清理一下,咱們還是後天再做新吃食吧?”
這話說的有道理,估計那竈台清理起來也會有很大灰塵,自家賣的又是吃食,必須得保證幹淨,還是等明天賣完奶茶之後再仔細清理一下吧。
雖說生意不是明天馬上做,但賬還是要現在就算好的。畢竟這炸雞和薯條用的油多,還得仔細算一算成本再定價。
如今一隻雞在村裡能賣到五十文,若是在鎮上,就更貴了,大概要六十文,暫且按村裡的價格來算就好,畢竟村裡養雞的人家太多了,很容易買到。
土豆就便宜得多了,一文錢一斤,而且自家地窖裡還有不少呢。
炸東西用的菜籽油,一斤要三十文,一鍋油至少三斤,大概能用兩天,這就是九十文了。
至于番茄醬,紅柿子收成的時候,一斤也就一文錢,每天用到的番茄醬大概就是兩三文。
柴火每日算五文即可,村裡收柴也很便宜的。
還有包裝食物用的油紙,一沓五十張,要十文錢。
為了保證公平,避免顧客買到的雞肉部位不同,梁舒決定炸雞半隻起賣,這樣的話,就能保證每個人買到的雞肉都是一樣的。
這樣算下來,一隻炸雞的成本大概是七十文,那半隻就得賣到五十文,不然就真沒得賺了。
薯條的價格就會低很多,梁舒打算一份薯條按半斤來裝,這樣的話一份薯條的成本就是三文錢,賣六文就可以了,畢竟原料就是土豆,太貴了也沒人樂意買。
算好了價格,梁舒本來打算回去睡覺了,卻想起來自家沒有紅柿子醬的問題。
“爹娘,咱們要不就從大伯娘家買紅柿子醬回來吧?咱家今年也沒做醬,反正得買,不如就從伯娘家買好了,她們也能賺點錢。”梁舒一臉真誠地問道。
言青山兩口子也覺得應該這樣,言青陽一家真的幫了自家太多了,怎麼着這錢都該叫他們賺一些。
想了想,幾人決定好了,若是這新吃食的生意真能好好做下去,那不止紅柿子醬,等家裡的雞或者土豆用完了,也先去言青陽家買,兩家人一起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