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天關城處正有好戲上演。
數日之前,戚潇竹拿下了玉城,并俘虜了不少蠻族人。在經過一系列的盤問之後,他們從蠻族人的嘴裡得到了有人洩露城中布防的消息,若非如此,當時的玉城也不會這麼快便被攻陷。
事關重大,她與韓志商量了一下,便決定嚴查此事。不止玉城和天關城之中要查,還有鄰近的蟄城也要查。
但蟄城的人仗着李群玉的名頭橫行霸道慣了,自然是不肯接受他們這般無中生有,并反過來指責他們是打仗把心打野了,想要染指别的城池,對大堯别有二心。
他這借口當真嚴重,若是這次在場的隻有韓志,說不定還說不過這蟄城的郡守。
最開始的時候,蟄城往軍營中送了信,一番指責說他們越權。韓志有心想要反駁,再不濟便強行将蟄城翻個底朝天,總有能用的上的辦法。
隻不過戚潇竹攔住了他,勸道:“不要急。”
關于楚微清交代下來的事,忠義侯也知道一些。雖然自從來到天關城之後,他便常常因為戚潇竹的激進與她争吵,此刻卻是十分贊成自己孫女的看法。
“确實是急不得,我們手中拿着陛下的手谕,硬搜城也不是問題。不過若是這蟄城的郡守反抗皇命,我們也能趁機将他們一鍋端走。”他這麼勸道。
韓志勉強是被勸了下來,但心中仍是焦急不已。
戚潇竹懶得跟他們繼續掰扯這其中的問題,自顧自走了。玉城剛收回,這裡面還有許多事宜得她們協助重建,暫時沒這麼多閑工夫想有的沒的。
過了兩日,蟄城派了個師爺過來,說是想就這搜城的問題跟二位将軍談談。畢竟這蟄城被圍起來進不得也出不得,城中百姓多有怨言。
正巧戚潇竹晨練回來,拎着忠義侯傳給她的那把長刀走到師爺的身邊問他什麼事。
那師爺搖搖頭,隻道:“還請姑娘讓你們這能主事的人出來談談。”
一旁路過的士兵聞言忍不住哄笑起來,還沒等他們出言損兩句,便又被戚潇竹一個眼刀吓住了嘴,紛紛搖頭跑路。
剛開始他們也跟師爺的态度差不多,覺得戚潇竹一個從京城來的小姑娘能做什麼,不過是仗着她外祖忠義侯的名聲,騙得陛下讓她出來帶兵罷了。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有人帶兵馬糧草過來,還帶了忠義侯這麼個老前輩,守着城池應該不成問題。
他們都笑戚潇竹定是吃不了苦的,會鬧着回京城去。
但是等啊等,戚潇竹的笑話他們沒看到,反而是被按着揍了個遍。再後來便是戚潇竹悄悄帶着兵馬出城打伏擊,之後大家每天都能聽見忠義侯聲如洪鐘地叫罵聲。
“這麼看不起咱小竹姐,肯定會被收拾的。”有人小聲吐槽道。
另一人附和:“對,看來再有兩日就能去蟄城玩了。”
戚潇竹又不是聾子,自然聽見他們小聲閑聊,不過她向來都是懶得管這些。隻朝他們擡了擡下巴,說:“閑着沒事就過來,送他回蟄城。”
一聽有事做,兩人立刻跳了起來:“得嘞,保證将他平安送回去。”
那師爺掙紮未果,竟是一句正事都未說便被送了回去。
韓志正抱着手站在營帳外,看着戚潇竹兩句話便将人送了回去,不禁感歎道:“咱戚姐真厲害,換我還得聽他在哪講大半天歪道理才能送客。”
自從離了京城,戚潇竹便連裝熱絡都懶。她白了韓志一眼:“誰像你似得,路過的螞蟻聊天你都要聽兩句。”
說着,她推開了礙事的韓志,自顧自去找布擦刀去了。
又過了數日,蟄城已經被圍着。城中怨聲載道,蟄城郡守陸止隻好親自出面去找那兩個将軍商談。
他這次謹記着師爺吃的虧,沒有無視戚潇竹,但等他發現要和自己談的人是戚潇竹不是韓志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垮起臉。
“這般大事,戚将軍如何能一個人做主。”他委婉道。
戚潇竹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了楚微清給她的手谕:“如何,我有資格了嗎?”
當着聖旨的面,陸止也不好再說些什麼,隻能捏着鼻子問她到底怎麼才肯退兵。
看郡守這般配合,戚潇竹很失望,她還指望這人能說出些什麼大逆不道的話,然後直接将他拿下,拿着他的令牌去搜城。太可惜了,這群人真的慫。
“配合一下,搜完就撤。”戚潇竹随口道。
陸止卻是不上當:“你說查就查,撤就撤,都是你說了算。怎麼能證明你不是屈打成招,讓蠻族配合你無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