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引玦 > 第29章 白玉玦(三)

第29章 白玉玦(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阿晗。

若是這世間還能找到和他有同一塊玉玦之人,隻能是阿晗。

李玚内感不妙,李瑞怎麼會有和自己一樣的玉玦,難道他找到了阿晗,或者有了阿晗的消息?

阿晗,你真的出現了嗎?他朝朝暮暮思念之人,獨獨望月感懷之人,如今她的蹤迹現于自己眼前,他很難保持冷靜。

倘若阿晗真在李瑞手裡,隻會是兇多吉少。

李玚幾乎快要瘋了,他當真想一把抓起李瑞的衣領問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阿晗的玉玦為何會在他那兒。可此時的時機不對,局勢于他不利,他任何一個魯莽的舉動都會成為朝堂的笑柄。李玚隻能極力克制自己心中的狂怒,壓抑對李瑞的仇恨而孤獨地站立着。

動他可以,阿晗,絕不行。

李玚盤算着此時還未到道出實情之時,隻有等李瑞狠狠咬死此事和他脫不了幹系,李玚的反咬才能更具威力。

沈書清擡眸望去,李瑞手中的玉玦搖搖晃晃,燭光搖曳,盈盈燈火掠過玉玦之時,她望見了内環中的一道裂痕,需格外有心,才會發現。

那玉玦,是她的。

李瑞隻知道李玚和蘇筠有這玉玦,蘇筠已死,屍首不知蹤迹,這玉玦隻能是李玚的。

所以他才有如此把握。這玉玦就是李玚的命脈,有了這玉玦,就如同捏住了李玚的七寸,讓其毫無還手之力。

沈書清垂眸朝李玚腰帶處瞟了一眼,腰帶上未懸挂一物,空空如也。她心下一沉,若李玚的玉玦當真丢了,可是無論如何都解釋不清了。

李瑞見到李玚空蕩蕩的腰身,勝算又多了幾分:“我見此人手中緊緊攥着一物什,便翻開他的手一看,竟是枚玉玦。我左看右看,都覺得熟悉,突然想到三弟身上正有一塊相同的,可謂大驚。三弟,你實話同為兄講,大殿下因為郭明來一事被放逐,你不會就是幕後主使,急着殺人滅口吧?”

盛甯帝見此情形,冷冷地看向李玚:“你可還有話要說?”

李玚沉重地閉上眼睛,深呼吸穩住自己兵荒馬亂的心,努力将阿晗之事抛之腦後。他定定睜眼,反而擲地有聲地質問李瑞:“皇兄怎能憑一塊玉玦便斷定郭明來由我而殺?他拿着玉玦,為何不能是我以此為信物,請他辦事而被人所殺?我知皇兄為民憂心,那也不能随便扣罪給我不是?”

李瑞早已猜到李玚不會輕易松口,招了招手,緊接着有人從後殿帶了一老婦上來:“我也和三弟有同樣的顧慮,自知不能草率下決定,冤枉了三弟。發現屍體後,我便立馬派人去打聽,查一查案子的線索。沒想到這事早已在東市傳開,馬上有人給我提供了線索,這老婦就是重要人證。老婦,你把你所見之事盡數講給三殿下聽,讓三殿下聽聽自己幹了何事。”

老婦顫顫巍巍,口中含糊不清:“回殿下,草民先前在東市旁的山上采藥時,遠遠就聽見有人追殺的喊叫聲,我慌張地躲進草堆裡,生怕自己被牽連。于是我便看見有一年輕的武功極高之人追着一個逃難的人,兩人打鬥了幾次,逃難的人便沒了聲響。會武功的使喚來了好多人,把這個人台上馬車拉走了。我一輩子都安慰過日子,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心中實在不安,就跟着去看看。沒想到山路陡,這人從馬車上滾了下來。待我上前時,這人已經沒了氣息。我害怕得不行,拖着人到東市就趕緊跑了。後來聽說二殿下在查此事,我實在是怕冤魂難息,就立刻去找二殿下說了此事。”

李玚分外認真地聽完了老婦的一同胡言亂語,淡淡地問道:“老人家可是何時發現的屍體?”

“昨日。”老婦答道。

李玚回憶了一下,昨日他确實出宮了一趟,他接着問:“您見到的習武之人,穿的是何顔色的衣裳。”

老婦搓着手,吞吞吐吐:“我隔得遠,看不清,依稀記得是白的。”她擡起頭來看了李玚一眼,驚喜地說:“倒是和殿下身上這件很像。”

昨日自己的确身着白衣,這倒不難。李瑞隻要問一問泰和殿的宮女,便能知道自己所着衣物。

李瑞怕李玚再問下去,老婦難以招架,急忙打斷:“三弟,你也别怪皇兄。我一聽這老婦之言,又看到白玉玦,想至三弟行軍打仗多年,很難不懷疑是三弟啊。這才請衆人來,若是我冤枉了三弟,也好有個見證。三弟,若真是你所為,便好好認個錯,也好從輕處罰。”

“不光是皇兄覺得是我,連我自己都覺得這事是我幹的了。”李玚嘴角扯出一抹苦笑,無奈地哀歎。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李瑞送給李玚的一盤局,織好了密密麻麻的網籠,讓李玚無論如何都掙脫不出,旁人也挑不出一點錯處。所有人都知道李玚清白無辜,可都無能為力。

盛甯帝聽這些朝堂紛争,倍感頭疼,可令他更寒心的,是自己垂暮将至,卻看不到兄弟和睦的那一天。既如此,他便快刀斬亂麻,也好讓自己少些煩憂之事。反正這皇位,在他眼中,給誰都一樣,

他清了清嗓,雙目緊閉,心痛難捱:“李玚,這麼多年,朕一直以為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如今事實證據都呈于大殿,你可還有要說的?”

傅深明白盛甯帝要下定論了,他不能白白看着李玚被人誣陷下獄,急忙上前請求道:“陛下,此事尚有衆多疑點還未查明,僅憑老婦一面之詞和單單一個玉玦,難以看出是三殿下所為。不如多給臣一些時日,大理寺一定查清!”

盛甯帝早已不想處理,正想讓傅深退下,卻聽到有人不疾不徐地說來,聲音格外清亮:“回陛下,這玉玦,是臣的。”

衆人紛紛回首望去,連盛甯帝都驚訝地擡頭。

說這話的不是别人,正是沈書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