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浩蕩,江山恒青。
江水流逝,時節運轉,都不會因為一人而改變。
周則景愣愣地坐在馬車上,身旁的雲嬌擔心地摸了摸她的額頭,周則景搖了搖頭,她靜靜地望着遠處連綿的越山,古舟和望舒都長眠于她們幼時生活的群山之下。
她緩緩想起江望舒那夜之後的事情。
越山之巅,周則景親眼見到江望舒的殒命于懸崖之下,如果不是裴瓊枝拉住了她,她恐怕也會跟着江望舒跳下去。
周則景想到,當時去找江望舒的時候,她便是去問的裴瓊枝,貴妃的家人葬在越山的何處。
之後周則景趕到越山的時候,裴瓊枝也在暗中跟着她。
周則景歎了口氣,也幸好裴瓊枝在附近,不然,她或許現在早已殒命……
而且如果靖王不在,他也很難向周天子解釋,關于江望舒的這件事。
關于江望舒來到越山之巅想要幹什麼,周則景早已經有了猜測,在江望舒原本的計劃裡,她原本是想着,同古舟一起,來到越山上這她父親的衣冠冢下,二人相約在此……在那一夜與家人團聚。
隻是可惜……古舟和江望舒,沒有見到最後一面,在那晚中夜,她就已經……
在得知了古舟與江家的關系後,重新審視古舟在道觀内的行徑,也便有了原因。
她是一個目睹了族人殒命,自己的最親密的姐姐偏生在仇人的身旁,受着仇人的蒙騙,這樣的她,不是生性孤僻,而是……根本不敢在與人交往。
但是她在伏雲觀的日子,必然也是極為痛苦的,周則景不禁想到,她見到三兒的時候,兩個被世界抛棄的人相遇,她是否也從内心裡,真正與三兒共情呢?
周則景想起三兒之前與她說過的話:古舟是突然與三兒提出:要攜着三兒在那晚逃離伏雲觀的。
現在想來,她當時提出幫助三兒出逃,是在确定了與江望舒的計劃——殒命在越山之上。
那麼她為什麼要提出與三兒在那夜私奔呢?
周則景覺得,古舟是真得隻是想幫三兒掙脫出那牢籠而已。她知道三兒在伏雲觀的遭遇,她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幫助三兒一把。
周則景突然想起,三兒與她說的,他孤注一擲與古舟私奔,最後發現古舟身上身無分文,自覺自己被騙,憤怒之下,殺了古舟。
他搜遍了古舟全身,都沒有找到任何的财物……
後來,周則景在江望舒身隕的那地方不遠處,她繞着尋了半日,終于發現,有一處泥土頗為新,她剖開那泥土,發現裡面有一個不知道被掩埋了多久的小包袱。
周則景将那包袱抖開,一時間也沉默了。
那包袱裡裝的,便是三兒想要擁有的……金钗玉镯胭脂水粉……古舟在江家落難的時候,帶着出來的财務。
它被掩埋在這山巅的不遠處的位置,周則景幾乎能想象到,古舟是多少次,來到這衣冠冢前,是怎麼下定決心,與江望舒計劃下了一次。
在臨走之前,她想拯救這個,跟她命運相似的人,周則景幾乎能猜到,她原本的計劃,是救出三兒後,帶他到越山附近,将她全部的積蓄給三兒,自己等着江望舒,三兒帶着她那份……活下去。
周則景輕輕笑了笑,她覺得很諷刺,三兒這一輩子,一直以來的執念便是走出這伏雲觀,他縱使皮囊尚好,但是身材矮小,他受盡淩辱,以至于性子是如此敏感懦弱。
古舟的情義在他眼裡,是施舍,是嘲笑。他以己度人,最終竟然臨死之前,還在怨着古舟。
周則景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江家這兩位女公子,都是錯信了人,錯信了人。
中山狼,舉目皆是中山狼,自古人心隔肚皮,周則景突然覺得,她将來是不是也會遭人蒙騙,也落的跟與她們一家的結局。
一股悲怆忍不住湧上心頭。
之後,周則景對着裴瓊枝悄悄說,“将那三兒的屍身,移出越山吧,燒了也好,埋 也罷,但是他不配在這裡。”
裴瓊枝明白了周則景的意思,點了點頭。
說完古舟的事情,剩下的,便是江望舒的後事了。
由于在三日之内,由靖王殿下作證,總算是找到了江望舒,魏明的性命保住了。
裴瓊枝親自向周天子去複命。
天子的權威大抵如此,江望舒抗争了多年,最終想要掩蓋事情的真相,也不過是周天子的一句話。
江望舒的事情,隻有裴瓊枝和她知曉,周天子想要隐瞞,自然是輕而易舉。
他對外宣稱,貴妃是在越山病逝,屍身已經火化,貴妃沒有親人,用這個借口平息朝臣的質疑,不會有什麼意外。
周則景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這個結果,不知道江望舒有沒有想到,她拼死争取的這個機會,周天子輕而易舉就能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