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等你回家 > 第32章 因材施教

第32章 因材施教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淳于溷講道:“什麼是‘和’?

和,強調的就是‘和諧’。古人認為,和諧是宇宙萬物的本質,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則。

和諧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也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國文化中是以‘和為貴’的,強調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求同存異,達到和諧共處的目的。

這種思想貫穿于中華民族發展的全部曆史,滲透在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使中華文化成為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體系。

如果當政者,不理解‘和諧’的意思,可以查一查,沒有篡改的老版《新華字典》。‘和諧’的本意,就是‘配合的适當’。

也就說,我們在搞工業4.0的時候,能不能把産業‘配合的适當’?盡最大可能讓失業的人少一點兒?

在保護一部分用人多的産業的同時,當政者是不是應該有‘拉動經濟發展’的新産業,作為補救方案?

文化産業,必将是未來,拉動經濟、聚集人才的一項好産業。但‘文化産業’,絕非是‘開封王婆’和‘郭有才’之流。

那麼,當今社會第二矛盾是什麼?

就是‘階層矛盾’。階層分化、分裂是當前社會主義中國的主要矛盾。

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固化,已經非常嚴重了!

個人,很難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跨越階層的門檻,突破階層的屏障。很難在沒有任何背景下,找到發展的機會。

社會主義國家,平等的發展權是基本人權,也是社會主義制度下,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力。即便我們是發展中國家,低層的老百姓也有權抗争本該屬于自己的發展權。

現在的社會,階層階級都分化分裂到什麼程度了?

資源分配太過懸殊。好的單位,都被家族性的給承包了。矛盾的累積,社會就會失去活力。普通大衆因看不到未來和希望,而隻能選擇躺平擺爛,社會就暮氣沉沉,腐朽死氣,失去發展的動力。這時候,不僅是低層人民抗争,各階層都會對現實不滿,就會發生反抗運動,甚至革命鬥争。

所以說,困擾中國的最嚴重的問題,不是腐敗,而是那牢不可破的圈子----階層固化的圈子。

階層分化,在更劇烈、更深地,在撕裂着社會!甚至于,網絡上已經出現了極端言論:‘我是底層,不為國家而戰!!’

如此言論,難道不感到可怕麼?最近,南方的水災,北方的旱災,你還能看到老百姓在行動的身影嗎?都無動于衷了吧!

社會撕裂,不僅讓社會發展乏力,長期的底層壓抑,一旦社會上出現某種災害或嚴重創傷,就可能被國内外敵對勢力所利用,引發亂子。

如果,底層人民這個博大的群體,都失去對民族認同感、國家歸屬感、社會存在感了。何談什麼凝聚力和向心力。那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不僅僅就成了一句口号了嗎?!”

李老師問:“第一步,該怎麼辦?”

淳于溷說:“國家一直反對壟斷,并出台了《反壟斷法》。令人不解的是,難道政府隻是反對壟斷貿易麼?有權有勢的人霸占行業、壟斷職位,政府就不管了嗎?

所以,我建議,父子不能同時都是國企員工或公務員,更不能同在一個單位裡工作。把這緊缺的職位,讓給那些找不到工作,又沒有關系的高校畢業生吧!”

李老師笑問:“你的意思是,讓那些領導幹部、國企員工的孩子,失業?”

淳于溷說:“國家不是号召‘萬衆創業’麼,難道領導幹部的子女就不該帶個頭?何況,幹部的子弟,既有資金又有人脈,不比平民百姓的孩子成功的機會多?!”

“嗯,”李老師說,“這是能釋放一部分大學生的怨恨……還有什麼辦法?”

淳于溷道:“積攢了40年的怨恨,豈能一時半歇的解決?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首先,還得從娃娃抓起,也就是,從義務教育抓起。

何為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并不是讓我們的孩子,多認識幾個字,多算幾道題。教育的本質是教給他們生活的技能,這才是義務教育的意義。

若是,把我們的孩子都教育成考試的機器,都教育成吃老啃老的廢物,那義務教育的意義何在?

你看看,現在國家培養的人才----大學生,能趕上我們那個時候的高中生?”

李老師道:“哪能趕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