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李亦清被藝術節導演組抓走,常安膝蓋痛得越來越頻繁,關于“要不要上台跳舞”的問題,兩人齊齊搖頭。
不知道從誰那裡走漏了消息,近一段時間隔三岔五就有人來問:李亦清,你為什麼不上台啊?
全世界都很笃定李亦清一定會跳舞。
但她真的不會。
别說李亦清本人,連常安都被問煩了。
此時,常安完全會錯了意,兀自把李亦清擺不平的問題理解成屢次被打擾後的煩躁。
聊過一個早讀,李婷婷圖窮匕見,兩步走到窗邊,使喚窗邊的一排學生把窗戶都打開。寒氣順着窗口狠狠掠過,把一屋子殘存的困意通通卷走。和趕來上第一節政治課的劉偉一交班,李婷婷功成身退,披上大衣輕飄飄走了。經過王語晨座位的時候,一抹香水味悄悄從她鼻尖滑過。
王語晨心想:花調香水,和李老師很配。
一進班,劉偉也不急着教課,順着李婷婷留下的班級氛圍唠起家常來:“我們五分鐘之後再開始,大家抓緊時間休整,去一下水房、衛生間什麼的。”
魏子竣抓起兩條速溶咖啡,撕開包裝,把咖啡粉倒進嘴裡,含着滿嘴粉末、抓起杯子準備去水房接一杯冷水灌下去。劉偉在講台上看得五官皺成一團,忍不住問:“那樣好喝?”
魏子竣張不開嘴,把頭搖得臉頰肉直晃,跳着腳出去了。
“最近狀态怎麼樣啊?”劉偉感慨似的望向這幫半大孩子。
坐在前排的,黑眼圈快要掉到下巴上,滿臉疲憊,此刻看着精神狀态尚可;坐在中間的“沉默的大多數”正使出各路招數對抗睡意,風油精味正遠遠地彌漫過來;後排是藝體生的地盤,要麼支着頭死撐,要麼端着書站在教室最後。
關于“最近怎麼樣”這個問題,學生們用行動回了一句:累。
“前段時間有年輕老師問我,說他們班同學慢慢混熟了、鬧騰,該怎麼辦,用不用敲打?”劉偉抿了口茶,有幾個性格敏感的以為他在指桑罵槐,悄悄擡起眼,等着他的下文,劉偉不緊不慢開口:“我說,正常,沒必要。咱們班同學慢慢熟悉了,也鬧騰,但我覺得能擰成一股繩是好事,以後要是搞什麼毽子比賽、跳繩比賽,我說憑濱河毽隊的實力,能一路赢到河外星系去。”
莫名被點的常安一臉懵逼,在哄笑聲中兩指一揚,比了個respect的動作。
“這都是本事。”劉偉也笑,笑容裡都是得意,旋即話鋒一轉:“但必須承認的是,課間運動、課上畫畫,這些确實影響到大家的狀态和成績了。”
“切……”
說來說去,還是要回到學習成績上來,“正确的廢話”大家都心知肚明,本以為劉偉能說出些驚世駭俗的話來,結果照舊落入俗套。當了十年學生,這種話實在聽到耳朵起繭,不約而同地丢出一聲“切”來。
常安一聲拖得老長,有後坐力似的把上半身往後一仰,靠在椅背上。視野一拉寬,就看到李亦清正抿着嘴,悄悄把作畫專用筆記本收起來。
“噗。”
有點偷感。
好同桌就是要一起被莫名點名。
“不過我為什麼說沒必要敲打大家呢?”
五分鐘過半,陸陸續續有學生回來。劉偉放緩語速,等衆人重回座位。
常安小聲問李亦清:“你有沒有發現,劉偉特别喜歡自問自答?”
李亦清點點頭,深以為然。要是全天下都像劉偉一樣喜歡自問自答就好了,這樣她就不需要隔三岔五回答“上台不上台”之類的無聊問題。
在李亦清一語不發的情況下,常安從李亦清的表情及肢體語言中讀出了她的心理活動。從書桌一角摸出一張紙,常安手指飛動,三下五除二折出一個三棱柱來,一面朝前立在桌子上當姓名牌用,俯身寫了幾個字,然後把姓名牌推到李亦清桌前。
李亦清不明所以,但還是饒有興趣地拿起來看,姓名牌上赫然寫着——什麼都不想李同學。底下還有一行小字:别問,我誰都不想理。
“上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我一直在觀察大家。非常高興,在沒有老師批評談話的情況下,大部分同學都非常自覺地調整了學習狀态,不管是文化生還是藝體生,留在教室裡自主學習的時間明顯比之前長。哪怕最近臨近元旦,校内和班内的各項活動都非常忙碌,但是班裡學習氛圍非常濃。這說明一件事情,大家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要往那裡走,分得清孰輕孰重。這也是為什麼說沒必要敲打大家。”
李亦清低下頭,佯裝被冷風吹得鼻子不适。
她難得被人戳破心思,既想不通常安是怎麼看出自己在想什麼的,又搞不懂常安哪裡來的那麼多奇思妙想,一時間有些不自在。
李亦清捂着嘴低低笑出氣聲,又把姓名牌鄭重其事地放回桌上,心想:班主任還是擔心一下我們比較好。
常安拿胳膊肘怼了李亦清一下,挑起一邊眉毛,無聲地問:怎麼樣,喜歡嗎?
李亦清點點頭:喜歡,準備把它沿用到工作裡去。
在班主任絮絮叨叨的背景音裡,常安得意地哼了兩聲。
“好,最後一個進來的同學關下門,我們開始上課。”
劉偉其人,說得好聽點是追求效率,說得難聽就是摸魚慣犯。這個職場老油條連座位都隻在上次期中考試後象征性微調了一回。
說來也奇怪,偏偏劉偉就是能一次成功,他們班不用老師管也能自行運轉得很好。
一定程度上需要歸功于班長太靠譜。
常安自從和李亦清成為同桌以後,難免被李亦清影響。暫且不說李亦清内心到底叛逆還是溫順,起碼從表面來看,李亦清大部分上課時間都是個聽話好學生——坐姿挺拔、筆耕不辍,适當地給老師一些回應。
受其影響,常安也開始端正坐姿,甚至連做筆記時的格式都規整不少。
每個考生在做完一道題時,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預感,這題是對是錯、能拿幾分。類似的預感在常安心裡也悄悄冒出頭來,她算了算日子,元旦之後沒幾周就是期末。藝術節玩得興高采烈,可如果不提前為期末做些準備,恐怕到最後成績單上又要挂彩。
順着劉偉的話音,常安反思了一下自己這段時間的狀态。也許端正坐姿、認真記筆記确實有用,李亦清在旁邊,自己又因上次的成績而心有不甘,暗暗憋着一口氣待發,應該說狀态絕佳。
常安有預感,也許這次期末會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起碼,下次調座位的時候,能讓她和李亦清的次序不要差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