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91章 長孫無忌率衆緘默 大唐皇帝進退兩難

第191章 長孫無忌率衆緘默 大唐皇帝進退兩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為了鼓勵許敬宗做好這個說客,也是獎勵許敬宗之前呼應李義府“廢後”的号召,李治還特意讓許敬宗“官複原職”,重新做回了被罷免的禮部尚書。

因此官複原職的許敬宗對于自己做說客更是勇氣大增,信心滿滿,他以為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可以說服長孫無忌讓步答應李治的廢後之事,卻不知自己是說遍天下的蘇秦還是成事不足的蔣幹。

許敬宗在到了長孫府之後見到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知道許敬宗是為李治做說客而來,隻是不知道是哪方面的說客,從長孫無忌來說當然是希望李治知難而退,許敬宗是來和自己代表李治來求和,所以他才見了許敬宗一面。

許敬宗先是打算和長孫無忌叙叙舊,畢竟他作為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和長孫無忌實際上是很有淵源的,順便感慨一下當年先帝還是秦王時的光輝歲月,長孫無忌皺着眉頭看許敬宗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說來自己的府上的目的,長孫無忌就有了不好的猜想。

接着許敬宗果然說到臣子的為臣之道,不應該和皇上背道而馳,還有就是現在朝堂上的情況,因為皇後的事讓皇上進退兩難,這實在是有損皇上的顔面,所以皇上希望監國大人能高擡貴手,順應了皇上的想法。

長孫無忌一直在強壓着胸中的怒氣看許敬宗說話,他就是想要李治知難而退,許敬宗雖然說的很委婉,什麼為臣之道,什麼皇上的顔面,這就說明李治不但不想知難而退,還想自己“高擡貴手”?沒想到李治最終還是賊心不死,還是在打着“廢後”的主意。

許敬宗這時候也注意到了長孫無忌神色有異,但他現在隻能硬着頭皮說話,畢竟李治的禮部尚書不是這麼好拿的。

長孫無忌看着說客許敬宗各種閃爍其詞的說着李治“廢後”的想法,其實這也是在為難許敬宗,李治為了不至于和長孫無忌真的鬧得一發不可收拾,并沒有告訴許敬宗王皇後的巫蠱之事,所以許敬宗隻能從為臣之道和皇上的顔面勸解長孫無忌,雖然理由很蒼白無力,堂堂監國還需要你來解釋為臣之道?

長孫無忌沉着臉問許敬宗道:“許大人以為皇上廢後就是這麼随意的一件事嗎?”

許敬宗“義正言辭”道:“田舍翁積得十斛麥,尚欲換卻老舊婦,況天子富有四海,廢立一皇後,有何不可?”斛,古代計量單位,十鬥為一斛,許敬宗的言外之意就是男人有錢了就會想要換掉舊老婆,老男人也一樣,皇帝也是男人,也一樣。

長孫無忌沒有想到許敬宗對于李治“廢後”居然這樣強詞奪理,歪曲含義,這是把皇後比作尋常田舍翁的老婦?說換就換?

這就完全是在混淆概念,雖然都是女人,但皇後能和田舍翁的婦人一個概念?長孫無忌知道許敬宗這不是不懂,而是故意這麼說,把事關皇後的這一件大事扭曲成一件類似于田舍翁換婦人的小事,所以再說下去也是雞同鴨講,不可能有什麼結果,但許敬宗的無恥也着實惹惱了長孫無忌,直接扔下“無恥”二字送客。

許敬宗知道自己說了什麼,自然也就在知道長孫無忌說的無恥是在罵自己,但他有皇命在身,無恥也就無恥一點,無所謂,但眼下是不可能說服長孫無忌了。

許敬宗很無奈,可是他又不想背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罵名,出了長孫府之後許敬宗就開始散步自己和長孫無忌的交談内容,尤其是“田舍翁換老婦”的話,他要讓李治知道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要怪隻怪長孫無忌太過冥頑不靈。

許敬宗卻不知道自己這樣完全是出賣了長孫無忌,在此之後許敬宗再也見不到長孫無忌一面,每次去長孫無忌許敬宗都會被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沖罵一個狗血噴頭,然後趕出長孫府,這也就代表着李治和如意委派許敬宗做說客的願望徹底落空,許敬宗的禮部尚書一職受之有愧。

這時候的李治和如意可謂是一片愁雲慘淡,長孫無忌現在已經成了“廢後”這件事上過不去的坎,就算李治把“廢後”從私下拉到了朝堂又能怎麼辦?這是他過渡的高估了自己的朝臣中的威嚴,但越是這樣才越說明李治需要從長孫無忌的手上拿回屬于自己皇帝的權力。

武母楊氏對女兒的困局也是看在眼裡,從一開始她就不同意女兒走這一步路,試問皇後哪是這麼容易就能上位的?隻能說女兒太有些異想天開,她和皇帝兩個人加起來都不是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對手,所以就有了現在這樣進退兩難的結果。

可是不同意歸不同意,即使楊氏當時再不同意現在如意和李治也走到了這一步,她也不能看着女兒一步一步走向失敗,要知道一個人既然觊觎皇後之位,那這就是一條沒有後悔藥的路,沒有退路可言,所以楊氏也不能對女兒的困局視若無睹,現在她希望自己能幫女兒走出困境。

如意聽到武母楊氏的話很震驚,自己的娘有辦法?還能有什麼辦法?難不成娘親能說服長孫無忌?要知道許敬宗做說客面對長孫無忌都铩羽而歸,自己的娘還能比許敬宗更能言善辯?

楊氏隻得歎氣,她哪有什麼辦法,更遑論能言善辯,她隻不過是知道事情陣節在長孫無忌,她隻能代表自己的女兒去向監國大人表示“臣服”,以後的武皇後也會像王皇後一樣唯監國大人馬首是瞻,這就是楊氏的辦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