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很多漢人禮教熏陶的阿拓卻并沒有現在就直接在部落裡引入庶嫡的概念,因為這種概念對于婚制尚且一團混亂的胡人來說實在是太過于超前了。但阿拓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隻要他有意,的确還是可以選擇長子身上另一系血脈的出身。
“你把人選縮小到幾位了?”
“兩位。”
“哪兩位?”
“其中一位是我之前寄居的那個部落的首領的女兒,不同于現在追殺我的那一位,之前的那位部落族長即使在亡國後仍舊以臣子的身份自居,以待王子之禮待我。既然他如此有恩信,那我也必報答于他,他有位女兒與我年齡相仿,我與她一同長大,深知她端莊良善,頗有母儀之風。前兩日在我登基之前她終于逃出她的部落托庇到了王庭,無論從道義還是血脈的角度來說,這位都是理想的人選。”
“聽起來不錯,那另一位呢?”
“另一位就……”阿拓說到這裡的時候自己也一副難以啟齒的樣子,和對于前一位的好惡之分簡直能讓人一眼看穿,可盡管如此這位還能被列入考量就很值得人玩味了。
諸葛承臉上并沒有什麼表情變化,隻是耐心地等待阿拓的下文。
“現在想來,外祖母的情并不是那麼好承的。”
“遼西公主給你推薦了賀蘭部的人?”諸葛承心領神會了阿拓的猶豫,雖然遼西公主出生于王庭,但看起來,如今她的屁股還是更坐在賀蘭部的主母那一邊。
“嗯。”阿拓點點頭,終于橫下決心把那個人選說出來了,“出身賀蘭部還不是什麼問題,問題是外祖母推的人選是她的女兒。”
“什麼?!”諸葛承是萬萬沒有想到還能有這一出,他是知道胡人的婚制一團混亂,但是沒想過能這麼違背倫理綱常,“你說那位人選是賀讷和賀染幹還有你母親的妹妹,你的姨娘?”
阿拓看着諸葛承的劇烈反應就是一臉苦澀,他身為一個胡人,當然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家鄉。盡管他也明白和漢人比起來,胡人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他還是不希望的讓諸葛承目睹胡人這些野蠻不知禮教的樣子。
“從你父王這邊論的話,這位還可以是你的表妹,所以如果你選了這位的話,将來你的長子就會同時是你的兒子、表弟和表侄?”這關系已經亂到諸葛承有點想笑了,但他明白遼西公主在這個提議上是認真的,這并不是什麼可以笑的事情。
“更麻煩的是,這位有夫婿。”向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壞消息後面跟着的是更壞的消息。
阿拓繼位之後已經将他去世的父親同樣追封為王了,雖然隻是個追封,但他父王當年尚在世時的确是已經被正經封為王世子了,隻不過沒活到繼位那一天而已。所以從血脈這方面來說,阿拓的身世可以稱得上是無可挑剔的尊貴。
而賀蘭部居然為這樣一位尊貴之人選擇了一位有夫之婦作為長子母親的人選,這幾乎就等同于在蔑視阿拓的王權了。因為不出意外的話,那位人選将來會成為阿拓的王後,雖然曆史上也不乏有這樣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每一個二婚的王後都能生出漢武帝這樣的偉大君王來的。
“公主殿下難道不知這是……很糟糕的人選嗎?”諸葛承這句話中間斷了很久,想要選一個足夠能表達他的看法又不至于讓阿拓太過難堪的詞語,結果想了半天還是實話實說了。
“據外祖母說,這是她說服兩位舅舅轉而支持我登位的條件,他們要求我的長子身上必須有純正的賀蘭部的血脈。兩位舅舅的女兒年齡尚幼,與我差了好遠,我根本不可能等到她們成年那天。而他們的姐妹一共就兩位,其中一個就是我母後了,剩下的幺妹倒是與我年齡相仿,隻是她之前剛剛成年就成婚了。”
“所以盡管那位是糟糕無比的選擇,卻是你目前的唯一選擇?”
210.
對于諸葛承的提問,阿拓隻是無奈地閉上眼睛點了點頭,此刻的諸葛承不由得再次在内心感歎明君難為。
世人大都以為沒有比當帝王更開心的事了,畢竟一旦坐到那個位置上就再無任何約束,将天下千萬人踩在腳下的帝王當然可以随心所欲。事實上,大多數的帝王也是親身去踐行這種想法的,隻是各人的離譜程度略有不同罷了。
之所以自古明君難得,那是因為這需要已經沒有人可以約束的帝王們自我約束,這種自我約束更多的是需要帝王們去和自己的意願和欲望抗争,有些時候甚至需要讓他們做到自我犧牲的地步,而這基本上是違背一個人的本性的。
不要說阿拓已經是一名帝王了,哪怕要求一個普通男人去娶自己已經嫁為他人婦的姨母并且同她生下子嗣,并把自己一生奮鬥的所有成果都交付給這個女人生下的孩子來繼承,這都實在是太過強人所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