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是杜教主推薦的人。”
“五鬥米教那個杜教主?我隻當他觀裡香火鼎盛,今年連陛下都要他們代求國運。但畢竟化外之人不應插手俗事,現在這樣是打算連朝廷用人的事都插手了,會不會過分了一點?”
“噓,你不知道他和康樂公有多熟,我聽說康樂公那個寶貝孫子過一陣都要送去他觀裡當俗家弟子呢。”
“你們說這算不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算啊,怎麼不算?隻是可憐我等要和雞犬并列,這世道啊……”
這些人雖然議論時大都在竊竊私語,但謝玄什麼場面沒看過,就看那幾個常年混迹建康眼高手低的纨绔們圍在一起,眼睛時不時地瞟向諸葛承那邊時,就知道他們打的什麼主意。怕這樣下去事情完全脫離預期的謝玄隻好頻頻對着杜炅打眼色,希望他能幹點什麼來證明一下,諸葛承真的有資格拿到這個推薦名額。
在杜炅這裡正頭痛,到底是用一般的糊弄手段敷衍一下那幾個嘴碎的,還是要動真本事的時候,有個年輕人卻走到了諸葛承的面前行了個禮。
“在下徐羨之,今日是由荊州桓刺史舉薦來此,敢問兄台高姓大名,何人舉薦?”
這會徐羨之也是個剛剛從名門出師,自視甚高的青年才俊。得了陰陽家真傳的他遍訪名山大川到處尋龍點穴,想從陰陽家的角度解釋一下這些年漢人氣弱屢屢挫敗于胡人的原因。看着看着總覺得漢人龍脈還在,這龍脈也能佑漢人代有人才出,那問題估計就是出在人和上了,于是徐羨之就動了出仕的心,想去官場看看這個人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然後恰巧就碰上了謝玄要各地大員舉薦青年人才,早就對于在胡人面前力挽狂瀾、保住漢人龍脈的謝玄十分推崇的徐羨之,自然是想辦法給自己謀了這麼一個機會。但是一到現場後徐羨之就看出了漢人問題的九牛一毛,因為這場宴會上在他眼裡除了個别幾個人外,真是聚了一屋子的敗絮,但這些敗絮偏偏自視甚高,硬要拿金啊玉啊的作為自我誇耀和互相吹捧的談資。
徐羨之對于自己的判斷當然是無比自信的,因為他仗着在場沒人知道陰陽家望氣術,肆無忌憚地開着他的陰陽五行眼從頭到腳把在場衆人一一打量了一遍。然後這份自信就在諸葛承身上打了水漂,徐羨之對着他看了半天,對方身上依舊是朦朦胧胧一片什麼也看不清。
在别人在觀察諸葛承的時候,諸葛承也在觀察别人,然後他就注意到了這個徐羨之,或者更确切地說,他注意到在場有人在用望氣術。諸葛家的家傳裡也有望氣術,當然不會有專精于此的陰陽家的來得正宗,但畢竟大家同源同理,諸葛承自然是在察覺到在場有人開了靈眼的同時就反應了過來。
能遇見有真才實學的同僚總是開心的事,興緻上來了的諸葛承于是給自己加了個家傳防望氣術窺視的法門後就開始觀察場上,然後就注意到了徐羨之。對方總是先上上下下打量完一個人,然後眼中光芒一閃後就微微地露出一些失望的表情或者小動作。雖然他面上還是對着他打量的對象維持着禮貌的微笑,但諸葛承猜他已經看穿了對方,而且對方估計不怎麼能入他的眼。
接着這兩位那互相打量的眼神就在半空中相遇了,諸葛承看着對方的眼神從随意到凝重再到震驚,然後他調皮地對着對方眨了眨眼,一邊微笑一邊用唇語說了句“怎樣,看不透吧?”不出他所預料的那樣,徐羨之就走過來自我介紹了。
“在下毛德祖,是由五鬥米教杜教主所舉薦的。”
徐羨之疑惑地看了杜炅的方向一眼,後者伸出一根食指開始淩空畫鑒靈符,這是陰陽家尋龍點穴時常用的輔助手段,道家和陰陽家多少算是同源,在場看破徐羨之的不止諸葛承一人。而徐羨之一看那個畫符的熟練程度就知道對方對自己知根知底,不敢再小瞧天下人傑的他遙遙對着杜炅那裡拜了拜以示抱歉。
“無妨,杜教主不是那麼小心眼的人。”諸葛承随意替杜炅原諒了徐羨之的冒失,然後去掉了剛剛加在身上的防護法門,“現在我把障眼法撤了,你再看看呢?”
徐羨之回過身看了諸葛承一眼就吓得趕緊關了自己的陰陽眼,以為自己看見了某個活着的聖人的徐羨之張大着嘴震驚地看着諸葛承,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是好。
“怎樣,現在你我能平等論交了嗎?”
徐羨之在這一刻幾乎是受寵若驚的,内心感歎自己果真沒有白來,漢人的龍脈也果真還在運轉。
“德祖是你的字還是名?”
“那是我的字。”
“哦,那你也叫我宗文就好,那是我的字。”
初步完成了互相見禮的徐羨之想要趕緊拉近自己和諸葛承的關系,于是湊上去悄悄透露了一個他在這場宴會之上繼看見諸葛承之外,另一件驚到他的發現。
“德祖,你也知道我剛剛用望氣術對着這次來的才俊們都掃了一遍吧,我發現其中一個人身上有輕微的龍氣。”
“輕微的龍氣?是哪位旁系宗親嗎?”諸葛承并沒有多驚訝,司馬家傳到如今,旁系宗親也有一大堆了,家道中落後淪落到要靠人舉薦才能出仕也不是什麼特别奇怪的事。
“不是,我剛剛打聽了一下,那個人是由秘書郎王谧舉薦來的,姓劉。”
“姓劉?”諸葛承挑了挑眉,與徐羨之對視一番後兩人各自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那咱們過去認識一下?”
“在下徐羨之,這位是毛德祖,今天有幸前來參加冠軍将軍府上的宴會,得以認識各方年輕才俊。剛剛我倆在那邊見兩位長得一表人才,内心不由得起了結交之意。如果不冒昧的話,能問問兩位在談些什麼,我倆可否也一起加入嗎?”
“兩位過譽了,我們倆也是在這裡剛剛認識,也就是在談談最近北府軍的情況和朝中局勢而已,哦對了,我叫劉裕,這位是劉穆之。”
至此,二十年後漢人北府軍的幾位中流砥柱們完成了他們人生裡的初次相識,而他們幾個也順利得到了上層的賞識,被分派到各地北府軍裡任職。
而諸葛承被委任的位置自然是他自己挑的,司州中兵參軍,協防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