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戰敗的殘酷現實,剛剛赢得的城池轉瞬即失,大部隊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先行撤離。
這一消息很快便傳遍軍中上下,柳皎本就沉重的心情更加雪上加霜。
但她深知,在戰場上,勝敗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如何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重新振作起來。
大部隊先撤退,柳皓與柳皎依據戰略部署,各自率領小隊在遼東城内設伏,同時,李行衍則率部在城外待命以作策應。
然而,局勢突變,明王竟親自率軍,攜衆多兵力而至,顯然對隋軍可能的伏擊有所防備。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令柳皓與柳皎雙方均始料未及。
面對此絕境,柳皎迅速決策,派遣皖傳遞信息,提議雙方應立即放棄正面交鋒,改為協同撤退出城,再行籌謀。
當前形勢之下,強行迎敵無異于以卵擊石,非明智之舉。
在遼東城内的緊張局勢中,柳皓與柳皎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顯得既震驚又無奈。
他們原本精心布置的戰略,在明王親自率領大軍壓境的情況下,瞬間變得岌岌可危。
柳皓在城内收到皖傳來的消息後,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明王的智勇雙全,以及此次突襲的周密計劃,絕非輕易能夠化解。
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硬碰硬隻會是徒勞無功,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因此,他不得不接受現實,準備撤退。
然而,撤退并非易事。
遼東城内外皆是隋軍的眼線與埋伏,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行蹤。
柳皓與柳皎必須緊密配合,确保每一步都萬無一失。
他們開始秘密調動人馬,準備在夜色掩護下撤離。
與此同時,城外的李行衍也接到了柳皎的傳信。
他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不僅要确保柳皓與柳皎的安全撤退,還要盡可能多地帶走有價值的物資與情報。
他立刻調整部署,準備迎接即将到來的撤退行動。
然而,明王顯然對這一切早有預料。他派遣了精銳部隊在遼東城周圍布下了天羅地網,意圖将隋軍一網打盡。
在這場智慧與勇氣的較量中,雙方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水平。
最終,在柳皓、柳皎與李行衍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成功地突破了明王的包圍圈,帶着殘餘人馬與重要物資撤出了遼東城。
柳皎與柳皓在城外的艱難彙合,卻遭遇了高句麗軍的緊追不舍。
在激烈的周旋中,柳皓不幸身受重傷,而柳皎也疲憊不堪,兩個精英小隊幾乎全軍覆沒。
柳皎背着受傷的柳皓,在嚴寒的天氣中艱難前行,她的體力與精神都幾乎達到了極限。
她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找到安全的地方讓兄長得到休息和治療,但殘酷的現實卻讓她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大雪紛飛,覆蓋了整片荒原,将世界裝扮成一片銀裝素裹的寂靜。
雪花如同無數輕盈的羽毛,在空中緩緩飄落,卻又在觸碰到地面的瞬間消融,隻留下斑駁的痕迹。
在這片被大雪覆蓋的荒原上,柳皎的身影顯得格外渺小而又堅決。
她背負着兄長柳皓的身軀,踏着沒過腳踝的積雪,一步步艱難地前行。
柳皓的身體在雪衣的包裹下顯得格外沉重,但柳皎卻仿佛感覺不到這份重量,她的心中隻有對兄長的深情與不舍。
雪花不斷落在她的發梢、肩頭,漸漸與她融為一體,仿佛連天地都在為她的哀傷而哭泣。
風,呼嘯着穿過荒原,帶着刺骨的寒意,卻吹不散柳皎心中的堅定。
她緊抿着雙唇,目光如炬,直視前方那片無垠的雪白。
每一步都踏得異常沉重,但她的腳步卻從未停歇。
她知道,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她都必須将兄長帶回家。
大雪紛飛中,柳皎的背影顯得格外孤獨而悲壯。她的呼吸在寒風中化作一團團白霧,随即被風雪吞噬。
然而,正是這份孤獨與悲壯,鑄就了她不屈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
她相信,隻要心中有愛,有信念,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前進的腳步。
在這片大雪覆蓋的荒原上,柳皎與柳皓的身影漸漸遠去,隻留下一串串深淺不一的腳印,在風雪中逐漸模糊,最終消失在無垠的雪白之中。
在幾乎耗盡所有力氣的時候,柳皎幸運地發現了一個山洞。
她用盡最後的力氣将柳皓拖入洞中,自己則因過度勞累而昏睡過去。
這一覺,對她來說,似乎比任何時候都要漫長。而洞外的風雪,依舊無情地肆虐着。
三日後,當李行衍終于找到這個隐蔽的山洞時,他看到的是一幅令人心碎的畫面。
柳皎躺在冰冷的地面上,臉色蒼白如紙,幾乎沒有了生命的迹象。
他顫抖着雙手去試探她的脈搏,幸好,還有微弱的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