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京城中绯辭一舞傾城,江南的丘林中,一曲祈願曲也正在舞動。
繁華如江南,本應是世俗的,昙靈教卻在這片天地間有着特别的影響力。
每月十五,建在蘇州城外山頂的昙靈教靈宮會開啟緊閉的門,左右護法與7位靈使踏月而來,清輝之下,舞出一曲祈願曲。
但凡在滿月夜親上迷丘,親眼欣賞過那一曲祈願曲的人,都說靈驗。久而久之,月半祈願竟成了江南幾省的“集市”。
“清風,微動,
吹拂月下的迷夢。
心中,難忘,
那年初見的回望。”
夜色之下,笛音繞梁,悠揚的歌聲随之而起。山頂聚集的百姓,将昙靈宮外的山林填實,再容不下更多哪怕半個人。
人群中,魏黎也在。
笛聲忽地更加舒緩,緊閉的宮門緩緩開啟,兩個淺藍色的身影忽地出現在舞台上。白色的長裙,外邊套一層藍紗。手中的折扇,随着腰間銀鈴的節奏,一步步地舞動。
山林間聚了上百人,但是卻靜得那銀片碰撞的小小聲響也依舊清晰可聞。
台上的兩位舞女随着步子漸漸向舞台中心聚攏,左手虛虛的相觸,以此為軸心旋開了,裙擺輕揚。
與此同時,從昙靈宮中又出來五個淡青色的身影,皆是白色長裙,加一層淺青色的薄紗。這五人手中不拿折扇,隻是長長的淺青色飄帶随着她們的舞步旋開,台上似乎起了一層雲氣一般。
“今夜,星辰,閃亮,
為你指引前方的路途。
今夜,月舞,清輝,
為你點亮未來的征程。
今夜,雲淡,風清,
為你拂去一世的凡塵。
今夜,靈霧,将臨,
為你輕唱昙靈的福音。”
樂曲也在繼續,前來的百姓們虔誠地合十雙手,低頭閉目,做出祈願的樣子。
魏黎雖不知規矩,但是也學着身邊的人做出祈願的姿勢。
“願你,願你,
一世心不迷,
一生聚無離。
願你,願你,
甜蜜夢境,皆成真實…”
歌聲微微變了變,似乎比先前更加缥缈,婉如來自天外一般。笛音也略微高了幾度,似乎飄在半空,似乎下一刻就要遠去。
那五個青衣的舞女,舞動着飄帶,幾乎将那兩個藍衣的舞女完全擋住,隻留下鈴铛一聲聲的輕響。
然後,鈴铛聲漸漸遠去,青色的身影也緩緩消失在宮殿的門後,隻有歌聲還在繼續……
“月影,清清,
一縷寄天靈,
一縷祭往夕…”
一曲終了,但人群依舊寂靜無聲。方才的樂曲似乎依舊在耳畔回蕩,那種靜靜的調子,很舒心。
下山時魏黎打聽了一番,剛才兩個藍衣的舞女是昙靈教的左右護法,五個青衣的則是7位靈使中的五位,另外兩位則是吹笛的以及唱歌的那兩人。
魏黎沒能擠在前面,故而很多細節沒能看到。隻是聽别人介紹,那7為靈使雖然都身着青衣,一緻的齊腰長發,隻在腦後輕輕束起幾縷,其餘則自然地批下。但是7人還是略有差異的,她們束發的絲帶色彩各不相同。吹笛的樂靈,用的發帶潔白似雪。歌唱的花靈則取一段淡粉。夢靈的金黃,冥靈的草綠,天靈的水藍,魔靈的暗紅,地靈的深紫,則是分别對應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
先時沉醉于樂曲,魏黎竟錯估了台上人的年齡,還以為都是與自己一般大的。此時聽人提及,才知道那7位靈使都才堪堪16歲,兩位護法也隻20而已,比自己整小了兩歲。隻可惜,昙靈宮宮門常閉,終是無人知曉她們的芳名。
月圓月缺又是一輪,同樣的滿月,卻不再是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