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簾子掀開,幕後竟然是一副畫了花盆的畫。
八百名選手或多或少都說中了特征,這下便不好篩選了。
就連場外的觀衆也說:“……難道這八百人都要進入下一輪?”
主持人面有難色,揚聲:“暫休一會。我們去讨論個章程出來。”一時間觀衆無不翹首以待。
在緊張焦灼的等待中,隐隐聽見節目組一邊踱步,一邊低聲讨論,争吵聲像是火星子炸開,又迅速被掩蓋下去,觀衆的心情也像是過山車一樣來回起伏。
“這樣吧。”主持人再露面時,臉上帶了輕松的笑意,他跳上主席台,歡快道:“我們決定再加賽一場,不過,這一次有名額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通過。”
節目組在獨山分區藏了四十個小物品——這些物品被稱為目标物,隻有拿到它們才能進入第二輪比賽。比賽開始之前,八百名選手需要上台從箱子裡摸到對應“感應物”,然後通過感應物去找藏在城市裡的目标物。
根據人數設置,每個目标物都對應着20個感應物。
彈幕:
“這裡面有兩個難點,第一,這些目标物有的藏在很難的地方,有的藏在很簡單的地方,不同難度的目标物是對選手運氣的考驗,第二,每個目标物都對應着20個競争選手,很有可能出現,一個目标物組裡面全是菜鳥,或者一個目标物裡面全是大神,導緻強者出局的窘境。”
“……不是找個東西嗎,哪有你想的這麼複雜啊。”
“我覺得大神不可能出局,節目組隻說讓大家去摸感應物,沒說不準私下交換啊。要是有些人想給大神留個好印象,主動把自己的感應物給了大神,那大神就有了很多個備選項了。”
“你們在玩諜戰嗎?”
“是你想的太少了好吧。”
暫且将彈幕的争吵放置一旁。
當主持人說下規則的時候,會議廳裡也發出了陣陣讨論聲。
“一共四十台攝像機,最理想的方法就是20人一組,其餘19人放棄自己的目标物,專心合作為最強的一個人奪取目标物。這樣才能确保鏡頭最大化利用。”
“聽你亂講,誰會放棄獲勝的機會啊。”
話音剛落。
一個穿着短袖的男子率先跳上主席台,從箱子裡搖出一個棋子之後,握在手裡大喊:“我是餘懿,個人熱度排名37,我希望招募4個隊友和我一起參與這次比賽。”
台下人群的讨論聲刹那增加,而後有不少人目光微動,站起身朝着餘懿走去。
“……20人一組是最理想的結果,根據馬太效應,排名前十的大神可能單打獨鬥,獨占十台攝像機,排名前二十名的,可能選擇1-2名強力的隊友合作,互相幫助對方獲取目标物,之後的,大概就和餘懿選擇一樣,挑選幾名完全放棄奪取目标物的隊友輔助自己,這些隊友湊在餘懿身邊享受攝像機帶來的關注度。”
“所以,最終結局就是,我們這種菜雞根本無人關注。”
事情和這個人分析的差不多。
熱度前四十的選手帶走了大部分強力選手,采岫毛遂自薦去了排名34的選手身邊,她漂亮,能吸睛,和對方算是雙赢,擅長靈視的黃佳英身邊圍了二十人,大概覺得她能找小孩,也能找這些東西,與此同時,擅長占蔔算卦一類的法師身邊同樣圍了不少人,有些選手來之前互相認識,在同一家事務所當過靈媒,自然也結成了團體。
有些人找過來:“你擅長什麼呢。”
謝知寒想了一會兒:“我擅長驅魔,可以嗎。”
來人歎氣:“這裡十個有九個擅長驅魔。”
他盯着謝知寒的臉看了一會兒:“不過你可以發揮别的作用。”他有點扭捏:“你要抄cp嗎?”
謝知寒笑了一下:“不要。”
29号選手霧霑生了一張鮮眉亮眼的臉蛋,他穿衣潮流帥氣,體型高大勻稱,來之前參加過娛樂圈的選拔賽,自然知道對觀衆而言——一個有故事的男人在他們心裡留下詩一般的印象時(比如炒cp),這個人就很難落選了。
霧霑解釋:“假的,逢場作戲而已,我們隻需要并肩努力一下,對着笑一笑,觀衆自己會腦補剩下的東西。”
謝知寒想了一會兒,問:“萬一我當真了呢?”
霧霑瞠目結舌,露出一副蠢像。
當年周芷若一句若我問心有愧呢,不知殺死多少癡男怨女。
謝知寒這樣缱绻來了一句,也驚得霧霑後退兩步,腦内百鳥齊鳴,鑼鼓喧天,張着口,竟然一句也說不出來,等他回過神看見謝知寒上了台子,才知道這是被人涮了。被台下“你你你”說個不停,引得好些人矚目。
謝知寒上了台子,伸手朝箱子裡摸去,與他同時一人從左邊上來,正立在他身邊,聲音輕佻:“是你啊。”來者并不如何引人注目,隻說:“你選哪個?”
“我在找個簡單的。”謝知寒說。
那人笑了一下:“果然是走後門的人。”
“我最讨厭攪弄是非的,你摸哪個,我就去拿哪個。”
他語氣并不如何強硬,甚至帶着笑意。
“是嗎。”謝知寒在箱子裡摸了摸,搖出個棒球來,上面用油性筆寫着“送給最可愛的戴裡。”旁邊貼了一個編号“19”。
對方跟着搖了箱子,他找了一會兒,挑眉微斜了一眼謝知寒,随後跟着拿出一個棒球帽,帽子裡面用紅色針線縫着兩個字“戴裡”。
“我是明修。”
“你會永遠記住這個名字。”
聲音從耳邊擦過。
明修大步跨向主席台中央,面向所有人,他高舉帽子:“我是明修,我要拿19号目标物,其他人可以改變目标了。”
他話語越發咄咄逼人,一雙眉眼竟然像是刀裁過似的露出些許鋒芒。
會議廳裡許多人倒吸涼氣。
剛剛明修上台,不少人跟着将目光轉移到了台上,不曉得兩人說了什麼,但明眼人看出來這是針鋒相對呢,隻歎息道:可憐233号,不知道怎麼的跟個人熱度排名前三的明修對上了。
等會議廳裡八百号人全部摸完了物品,主持人上台,将40個目标物的背景一一訴說,談到19号的時候,主持人說這19号目标物的主人是戴裡,一個年輕的天才棒球手,前途遠大,但莫名死于人體自燃,他的父母将東西送到節目組,希望各種能人異士找出真相,圓兩個失獨老人的一番心願。
感應物全部發下去了。
三十台攝像機追着熱度排名前三十的選手飛出去,剩下的十台自由切換目标,給所有選手一個機會,但鏡頭必然追逐着最能聚光的人,比如34号,37号個人能力強,團隊能打能抗的,也是觀衆們的喜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