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太陽正烈,幸虧路口旁有幾棵古樹,隻可惜能遮陽的地方不多,樹蔭大多都騰出來,留給客人吃飯避暑用。
沒有太陽傘,她也怕樹葉掉進鍋裡,不如留給客人。
顔欣瞅見女兒被曬紅的小臉,急忙找了些廢舊磚頭,墊高固定一塊小木闆,做成簡易小桌子放在陰涼處,讓孩子在上頭畫畫寫字,不容易中暑。
條件有限,隻能先湊合一下。
她也隻能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
安置好孩子,她才匆匆吃了幾口飯菜,去鍋前幫忙。
工地已經開工十天,工人也有百來個,大多都是周邊鄉鎮的鄉親,也有一些工人來自縣城,外省也有幾個,還有增長的趨勢。
前兩天,她的顧客維持在七八十左右,一連攢了三天的口碑,今天還多了不少陌生面孔,甚至多了不少外帶。
估計是有人打包回家,被親朋好友瞧見,嘗着味找到了小攤,特地跑來嘗嘗鮮。
大中午,幾個面上的婦人帶着孩子,後頭還跟着一撥小年輕。
一行人穿衣打扮瞧着也不像工人,與旁人氣質上有些不一樣,點餐前打量猶豫了很久,估計是小攤太簡陋,時不時皺眉。
最後還是耐不過香氣撲鼻,點了幾個小菜,多是河鮮這些貴的。
難得來了幾個工地外的客人,顔欣也不能讓他們失望,正是打響名氣、拓展業務的好時候。
廣省的口味偏淡,但不代表無滋無味。
清蒸、白灼也要有一定的功夫,不需要太多的調料,但重在新鮮,激活食材本有的鮮味,形成油膜包裹不流失精華,時間和火候是重點。
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蘸醬!
雖說不怎麼吃辣,可蒜蓉辣醬、姜酒醬、肉醬等醬料也是一絕。
顔欣稍稍細想一番,打算弄個兩碗蘸醬,一辣一鹹香。
溫景在一旁看得仔細,分明是想學點真功夫,她也沒有阻攔,索性又提點了溫景幾句,反正這都是前世他研究琢磨的,也算是借花獻佛。
溫景雙眸炯亮,聽得津津有味,本就俊朗的臉龐,更添了一分神采。
顔欣心尖顫顫,前世咋就沒發現,年輕時候的溫景長得還不錯,也不知道是歲月這把殺豬刀磋磨的他,還是苦難令他未老先衰。
顔欣微微歎了一聲,趁現在還有機會改變,無論如何也得奮起向上。
她不禁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另一邊的溫景也開始埋頭洗碗、洗菜,時不時還要照顧一下孩子。
她幹脆一心一意守在鍋爐前,香氣在正午的太陽下,蒸發飄散,惹得衆人胃口大口。
小蝦小蟹品相有些差強人意,原本還不屑一顧的幾個婦人,在嘗過剛上桌的小菜時,表情登時有所變化,笑意到底是深了些,看來客人很是滿意。
顔欣也終于松了口氣,就怕來了什麼大人物,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定是瞧不上小攤販的菜品。
好在水好、魚好、火候到位。
顔欣微微一笑,被太陽曬得暈乎乎,潑了些清水洗臉,整個人頓時清爽不少。
她瞅了眼三三兩兩的顧客,對小攤的環境,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怨言。
看來明天還是得去鎮上,買兩把太陽傘,再買上幾張小闆凳,就是桌子也得添幾張,不然時不時就能聽見顧客埋怨聲。
溫景腿腳不好,家裡工具也不夠,手打家具太累了,不夠專業也不夠值當。
她甚至想穿正式一點,買個廚師帽和白外套,客人瞧着幹淨也舒服,不過條件有限,一口吞不了熱包子。
午後兩點多,客人才漸漸變少,夫妻倆終于能夠喘了口氣。
溫景收拾完一盆碗筷,不由自主看向顔欣:“要不,你帶孩子先回去休息?剩下幾桌我來守攤,你們傍晚再過來。”
“沒事,你帶孩子先回去,我還想去趟地裡。”
顔欣倒不是不放心溫景,隻是泥塘裡的魚還沒撈。
夫妻倆都沒有回去的打算,無奈妍妍已經昏昏欲睡,溫景也不想孩子風餐露宿,隻得帶孩子先回家。
顔欣笑了笑:“沒事,我能行。”
溫景抿了抿唇,心疼的表情不言而喻。
他廚藝不夠火候,菜品會的也少,關鍵還行動不便,咬牙隻能先帶孩子回家。
顔欣招待完最後幾桌客人,開始擦桌收攤。
不算富裕的年代,盒飯不是必需品,但工人用電不方便、沒有做飯時間,盒飯是最方便的選擇。
而她家的盒飯,便宜又美味,想不火都難。
前世經營飯店十幾年,這點信心她還是有的,前世如果溫景沒有出事,估計也快要轉型成食宿一體的酒店。
重生一回,重新練号,她相信自己前程會一路光明。
下午三點,已經過了飯點,攤位上空無一人。
顔欣收了桌子,騎車去泥塘收網。
她也算是熟門熟路,卷起褲腿走下塘,和她預料得差不多,泥塘裡的東西越來越少,前陣子才下了幾網,泥鳅和牛蛙已經沒多少。
這麼一對比,顔欣很是懷念第一次下網,滿滿一兜的大豐收。
好在東西再少也是肉,出爐就是票子。
不過再撐幾天,到時候成本足夠了,買上半頭豬——脆皮五花肉、蜜汁、紅燒、煎炸、炖豬蹄、酸豬皮、骨頭湯、豬紅、豬肝、煉豬油……
來個全豬宴,想想都美。
顔欣咽了口唾沫,收回心神,将兜裡的鳝魚、牛蛙洗幹淨,通通放上三輪車。
旋即,她又去了水田拔草。
她一邊幹農活,一邊細算擺攤掙下的錢。
工人大多都一天兩頓,兩頓加起來,少說也要炒一兩百道菜,食材便宜沒有大魚大肉,利潤不算太高,每天淨收入七十左右。
由于第一天去醫院看病,少擺了半天,三天加起來淨收入近兩百元。
兩百塊,對于擺攤來說已經不算少。
可惜光買三輪車,就花掉280元,還是挪了溫景的賠償金,再加上之前鍋碗瓢盆、佐料、漁網魚餌、豬肉、煤炭這些成本,還得攢上半個月才能回本。
在農村掙錢也不容易,但好在創業成本低,又趕上了這次大工程,客源還算穩定。
好歹也是“吃貨”廣省,大boss可以大老遠驅車去偏僻鄉野,就是為了在農莊吃頓早飯的好地方。
酒香不怕巷子深,她一定要好好打響名氣!
下午的太陽熱辣辣,一陣頭暈目眩後,顔欣也不敢在地裡待太久,索性提前去了攤位,打算先熬點涼粉,另外處理一下牛蛙和小魚幹。
東西再小,也是肉。
四五點的時間,工人還沒下工,四下無人攤位很是冷清,顔欣卻是感覺好像有人正盯着她。
她正在處理食材,還沒來得及仔細查看,溫景已經帶着孩子來了小攤。
溫景一瘸一拐的模樣别提多滑稽,但顔欣可笑不出來,前世可不就是這樣,折騰到殘廢,不如在家好好休養,把家裡打掃幹淨,帶好孩子就行。
倘若真這樣,這男人估計會閑出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