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苒逗這丫頭說笑兩句,總算叫她褪掉了剛出門時的畏縮勁。待走進她們此行目的地三嫂繡莊後,槐花身上那股潑辣辣的精神頭已經全回來了。
繡莊的女掌櫃笑着迎上來:“兩位姑娘想要買點什麼?”
槐花捏捏時苒的手心,示意她不用急着說話,問道:“掌櫃的,你們收繡件嗎?一件繡品的價錢幾何?”
女掌櫃道:“當然是收的。至于價錢麼,這得看您繡品的質量,繡件大小來定。”
趁槐花跟女掌櫃攀談,時苒開始在這間鋪子裡轉悠。這裡除了她們之外,還有兩個女客聚在一堆在挑選布料。
來之前兩個姑娘已經打聽好,這間三嫂繡莊是南城最大的繡莊之一,小到針頭線腦,大到繡屏挂件都賣。繡莊包括這名女掌櫃在内有三個正式的繡娘,但凡附近街坊做了女工活,手藝好的,掌櫃的一般會當場給個價錢買下來,手藝差一些的,掌櫃的也願意幫忙寄賣。因為掌櫃的做事厚道,馬寡婦等女人們做了繡活,時常送到這裡來賣。
時苒暫時不能再靠古董手藝賺錢,自然隻能跟其他人一樣,在這裡買些絲線襯布,看能不能靠給人繡東西先賺些家用。
她把擺在外頭的繡件看過一圈,聽見女掌櫃跟槐花說好,若是她們的繡件能有她擺在貨架上那幅鵲登枝桌屏的水準,她就以二兩銀子一幅的價錢買下來。
時苒皺了下眉。
那幅屏風給她一個月時間她的确繡得出來,可她還要買絲線和襯布等材料,越貴的繡品,材料也越貴,刨去這些花費,一件繡品繡出來,她最多隻有一兩三四錢的賺頭。
而馬寡婦家的房子租金都要五百文,再除掉她和槐花的吃喝用度,一個月能攢下三百文錢就是頂天了。
這樣一分一厘地攢,她什麼時候可以湊夠出京的銀子?
祖父可不是父親,馮時兩家的聯姻到現在,算是被時苒破壞了一大半,自己給他惹了這麼大|麻煩,他一定惱透了她,不會輕易放過自己。她隻有離京城越遠,才會越安全。
時苒耳朵裡聽着槐花跟女掌櫃問話,一邊往前走,等回神過來,她已經走到了店裡其他兩名女客的身邊。
那兩個女客都是挽着雙平髻的小姑娘,正圍在一起挑着料子在小聲說私話。
時苒随意掃兩人一眼,忽然耳朵裡飄進兩個字——“時家”。
她心中一跳,站到兩人身邊,就手拿起一塊布料翻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