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的畜牧業在全天下都是最豐饒的,但是他們的土地十分貧瘠,地勢險惡,隻有京師長安是它向外信道的收束點。因此關中的土地,占了天下的三分之一面積,而人口卻不到天下的十分之三,但是估算關中擁有的财富,則占據了天下人的十分之六。
過去唐堯定都于河東,殷商定都于河内,東周定都于河南。這河東、河内、河南三河地區都在天下的中心,就好像是鼎的三隻足,是帝王們更替建都的地方,建國曆史都有數百年或者上千年。
那裡土地面積狹小,人口衆多,是封國諸侯們聚集會面的地方,因此當地的民風都是勤儉節約,深谙世故。
楊、平陽兩郡的百姓向西到秦和戎狄地區進行貿易往來,向北到種和代兩地進行交易。
種、代在石邑的北面,這兩地靠近東胡,屢次遭受侵犯。民風驕橫強直,喜好鬥勇,以行俠仗義為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很少人從事農耕或商業。不過這個地方與北夷臨近,軍隊經常經過,從中原地區運送來的物資有時候會有些剩餘。那裡的民衆大多桀骜不馴,自三家還沒有分晉的時候,就已經對其剽悍的民風感到擔憂了,而趙武靈王更加助長了這種風氣,他們的風俗還有趙國的遺風。因此楊和平陽的百姓因為這個原因在他們中間進行貿易買賣,得其所欲。
溫、轵兩縣的百姓向西來到上黨進行貿易往來,往北到趙、中山做生意。中山那個地方土地貧瘠,人口衆多,在沙丘一帶還有當年纣王留下的殷商後裔,民風急躁,靠投機謀利生活。男子們相聚遊戲,慷慨悲歌。行動時就拉幫結夥地去殺人搶掠,其他時間就去盜墓,制造奇巧之物、制作許多美麗的器物。很多容貌俊美的男子成為了歌舞藝人。女子則彈奏琴瑟,趿拉着鞋子,在權貴與沃尓沃之間遊走獻媚,有的被納入後宮,遍及各地諸侯之家。
邯鄲也是漳水、黃河之間的一座城邑。邯鄲北通燕、涿,南有鄭、衛。鄭、衛兩地的風俗和趙地有些相似,不過地理位置靠近梁、魯,百姓更加莊重一些,而且十分注重貞操。戰國末期,衛國的都城從濮水之濱遷徙到野王,野王地區的百姓逞義氣,行俠義,這些都是衛國的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