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a從來不是一個沖動行事的人,她做出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如今,她已經對自己的未來方向有了清晰的認知——探索魔法底層的邏輯,或許說是魔法與意識之間的關系。但她很快發現,盡管霍格沃茨的圖書館浩如煙海,卻很難找到能夠解答她疑問的書籍。這讓她意識到,自己可能正踏入一個尚未被系統研究過的領域。
六年級的學習生活與往常沒有太大的不同。沒有了O.W.L.s的壓力,許多學生都顯得比以往輕松了一些,但N.E.W.T.s的威脅仍然萦繞在他們頭頂。走廊裡的談話内容從五年級的“你選了幾門N.E.W.T.s課程?”變成了“你以後打算做什麼?”有人計劃畢業後進入魔法部,有人想成為職業魁地奇選手,還有人考慮繼承家族産業。
但Clara的思考方向,與這些人有些不同。
她依舊像往常一樣,每天完成課程後直奔圖書館,但這一次,她的目标不再是課業,而是魔法理論。她想要研究魔法的本質,想弄清楚魔法究竟是如何運作的。或者更準确地說——魔法是否受到巫師主觀意識的影響?
然而,圖書館的藏書并未能給她一個完整的答案。
她翻閱了大量關于魔法理論的書籍,卻發現絕大多數書籍都隻是圍繞施咒技巧、魔力流動的物理特性,或是不同魔法形态的對比,很少有書籍真正探讨魔法的根本來源。更讓她感到困惑的是,這些書籍在關鍵問題上的觀點往往自相矛盾。有的認為魔法是一種獨立于巫師意識之外的能量體系,隻要施咒方式正确,魔法便會按照固定規則運作;而另一些書籍則提到巫師的“意志”在施法過程中的重要性,但又沒有進一步解釋這種意志是如何影響魔法的。
她嘗試着在咒語施放時改變自己的心境,并觀察魔法的效果是否會有所不同。她發現,在極度專注或強烈意志下,某些咒語的效果會更穩定或更強,但這種變化并不絕對。她開始思考,是否有某種方法可以讓巫師更精确地控制這種意識影響?
然而,書本上的内容要麼流于表面,要麼過于片面,甚至有些理論互相矛盾。這種困境讓她意識到,自己想要探尋的領域,或許在傳統的魔法學術體系中并沒有太多成熟的研究。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開始更系統地研究魔法哲學,試圖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魔法的運作方式。
她開始研究幻影移形的原理。這門魔法的核心要素是“目的地、決心與冷靜”——換句話說,巫師必須足夠堅定地相信自己能夠到達目的地,才能完成傳送。這似乎也印證了她的猜想:魔法的成功不僅僅依賴魔力的強度,而是依賴施咒者的意志。
她還試驗了無聲施法,嘗試在施咒時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态,并觀察魔法的變化。她發現,咒語的成功率與她的情緒密切相關——當她完全沉浸在魔法的意象中時,施法的精準度會更高。
但她仍然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她的理論。
霍格沃茨的圖書館雖然龐大,但在這個領域的資料太過有限。
她漸漸意識到,如果她想要繼續深入研究,她可能需要進入更廣闊的學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