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成為皇子們的心腹大患 > 第17章 心腹大患17

第17章 心腹大患17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姚文望這樣感歎,衆人都有同感。

雖然入了翰林,但除了沈識煥這個狀元、以及一甲的榜眼、探花被額外授予翰林院官職以外,其餘人都還隻是庶吉士。

庶吉士有上奏疏議之權,但因為少接觸實務,所以也難有被采納的建議。正正經經地為朝廷大臣們在大朝會上争議不決的事寫奏疏,這還是第一次。

庶吉士們大多都是年輕人,還沒有被權勢沖昏頭腦,很有要為朝廷為百姓做些實事的心氣,更遑論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做事。

他們都是進士中的佼佼者,誰還沒有一些壯志淩雲,能參與關乎邊關黎民生計的大事自然是爽快的。

若是邊境百姓能因此得以安甯,就更是功德一件。

總之聚衆把折子遞到文閣殿之後,大家走路時都帶風。

“如晦兄說得極是。”探花郎李玉祯大為贊同,“我等雖身居翰林,但實在深居簡出,許久不曾這樣暢快了。”

衆庶吉士聞言,都無奈笑起來。

這也算是獨屬于庶吉士的煩惱了。一般人看來,進士及第的下一步自然就是在官場上大展拳腳,可對于庶吉士來說卻并非如此。

他們甚至會時不時被提溜去上課……

雖然是翰林學士親自授課,但對于準備大展拳腳的年輕人來說,實在如坐針氈,如坐針氈。完全沒想到十年寒窗苦讀以後,還有三年翰林院崗前培訓。

不過嘛,這種話當然隻能跟他們這些同為天之驕子的庶吉士說,畢竟庶吉士館選十分嚴格,而且坊間曆來有箴言,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

也就是說進了翰林院,才有将來入閣的機會。朝中的一、二品大員,也都是庶吉士出身。

所以能入翰林備選的庶吉士們,都是千挑萬選的。首先要中進士,而且至少得是二甲的進士;其次,要通過翰林院的館選。

因此如今内閣的閣老們,都是庶吉士出身的前輩。

今日當值的是林閣老,聽說庶吉士們聯名上奏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決定把人叫進來問一問。

沈識煥同年的庶吉士一共選了二十人,一同進殿時浩浩蕩蕩的。沈識煥為首,規規矩矩地同前輩行了見禮。

内閣雖然不是翰林院的直屬上級,但大家都是翰林系的官員。沈識煥更是老熟人了,他從前在宮裡讀書時,閣老們還當過他的老師。上課的教室就在文閣殿後頭。

林閣老一見着他,就明白這“庶吉士聯名疏議”是誰鼓動的了。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些年輕人是來勸陛下不要出兵北樑的。

李閣老簡直無語,現在的年輕人膽子也太大了。李閣老畢竟當了沈識煥三年老師,直接把叫沈識煥到跟前問,“三天沒見你,怎麼憋了個大的?”

“……”

沈識煥老老實實聽着,但是一點也不心虛。李閣老真是沒法說他,這小子打小就皮實得很,讓人又愛惜他的天資,又不免擔心他這麼橫沖直撞将來要吃虧。

李閣老闆着臉翻開他們的奏章看,庶吉士們互相對對眼神,都有一種被老師當堂批卷的絕望感。

不過好在寫文章是他們的基本功,不怕看!

李閣老原本還擔心沈識煥在帶着人胡鬧,沒想到這道奏疏寫得竟然還挺詳盡的。看過兩三行以後,李閣老的神情認真起來。

這道奏疏中不僅有關于如何分化北樑各部,逼退北樑郡王的軍事部署,還有同北樑互市通商的條款,甚至連遇到災年時,商品價值動蕩的應對之策都有涉及。

再看奏疏中附的番邦語譯文,李閣老更意外了。

“這道譯本出自趙相夷?”李閣老問完,有些懷念地說:“你們倒是有本事,竟然請動他。趙學士是有大才的人,隻是……”

“隻是”後面的話就不便同小輩們說,李閣老把奏疏收好,并沒有就年輕人的大膽直谏發表爹味言論,反而十分溫和地勉勵了一番才把庶吉士們放回去,絲毫不打壓官場新人的積極性。

内閣長輩如此和善,庶吉士們都感到如沐春風。

回去翰林院的路上,探花郎靳貴心有餘悸地說,“我還當今日這折子遞不上去了,方才李閣老真的不是要責罵你麼?”

沈識煥坦蕩承認,“是的。”

靳貴:“……”

他好坦誠。

沈識煥倒是沒什麼心理負擔,從前在宮裡讀書時,也沒少被閣老和翰林學士們訓。不過老師們都是有大才的,即便要訓也是諄諄教誨,他隻管聽着就是,至于要不要改那就視情況而定。

總體而言,庶吉士們這一道奏疏上得十分順利。第二日,元德帝就認可了不動兵的建議,并命令内閣盡快處理此事。

消息傳到翰林院,庶吉士們歡欣鼓舞。宮裡也有賞賜下來,元德帝聽說了奏疏的來曆,還好生誇獎了一番。這便是意外之喜了。

庶吉士們決定等休沐時好生慶祝一番——不過說歸當下,還是要好好學習翰林前輩們教授的課程。

庶吉士們搞出這樣大的動靜,翰林學士們沒道理不知道。翰林學士們私下也議論不少,雖說同年自有官場情誼在,但這是他們見過最團結的一屆。

中午放飯都要大家一起去。

不過庶吉士們願意互相交流,總好過閉門造車。既然孺子可教,那必定要上點難度。直到幾日後,衆庶吉士才發現不對勁。

姚文望展開一張新紙時,發出疑惑,“前幾日才吩咐皂隸取過一刀紙,竟然這麼快就要用完了?”

“……”

要寫的文章更多,自然筆墨紙硯都用得更快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