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周六。
今天開封的天氣預報是有雨,不過目前還沒有下。
我本來是每周六休息一天的,會訂這一天,是因為過去小灰灰和Q7都放假,算是一家人在一起聚聚吧。
不過這周的休息日好像在周一就用掉了?也忘了那天做了什麼事,好像是去看小灰灰的二姑?
果然我的記憶力和魚也差不多了。
早上起來先吃了一片阿膠糕,十幾個巴大木,一個蘋果,目前還沒有吃早餐,因為想喝胡辣湯,準備一會兒出去買。
我碼字一般就是寫個十六行,幹點别的事,所以先打開機子,來寫一點。
讓我們再次回到初三——這一天到底過不完了!
開封的習俗是這樣的。
初一在男方家——如果還沒結婚的,就是跟着老爹去奶奶那邊,如果結婚了,上面還有長輩,大概率是同老公去那邊的爺爺那裡。小灰灰的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但牌位在他大伯那裡,所以雖然大年初一我們雖然會到公婆那裡,下午卻是會拿了東西去他大伯那裡,對着牌位鞠躬。
初二在女方家——操作模式同上。
初三掃墓燒紙祭祖。
父親、母親、祖宗,一天一處,所以這三天在我們的概念裡,是春節最重要的三天,過了這三天,雖然還在放假,就好像年已經退了一層。
當然,按照過去的傳統,那是不出正月,都還能說大年初幾、十幾的。
但感覺到底不一樣,對于小孩子們來說,也差不多意味着壓歲錢收的差不多了。
我姥姥姥爺去世的早,所以我小時候大年初一是在奶奶家,大年初二還是,對于我來說,大年初二要比大年初一更熱鬧,因為姑姑們都回來了,于是非常熱鬧。當時不知道這種熱鬧會讓大人們多麼頭疼,就隻記得更多的壓歲錢以及玩伴。
實話實說,我小時候的壓歲錢大多能自己留下,父母并不收走。
當年他們做生意,也看不上我這千兒八百的,但在一個大人們工資也不過二三百的時代,這無疑是一筆巨款,
不過我血液裡的松鼠症很有作用,一般我會在這頭三天浪上一浪。
比如去公園沒有次數的坐碰碰車——開封那時候隻有一個汴京公園算是對小孩比較友好,有猴山,還有個兒童樂園,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碰碰車和激流勇進,不過是簡易版的,大概就是爬啊爬啊,爬到一定高度,然後猛地沖下來——就沖那麼一下。
高度不夠,長度也不夠,不過對于當時來說已經足夠刺激。
現在想想,真要說那時候無知所以無畏——那有什麼安全保障啊!連安全帶都沒有!全靠兩個手去抓!
這種活兒,我一般會帶着我堂弟一起幹,我們倆能在一天花掉二百塊!
此外就是電子遊戲,現在又叫街機。
大概就是利用搖杆和兩三個按鈕同機器裡的人物,或者其他人PK。
我玩這個比較一般,一般會去摸蘋果機和電子麻将。
這兩個都是賭博性質的,麻将不用說,蘋果機就是下面有很多按鈕,就是什麼蘋果啊香蕉啊橙子啊這些,你可以單選也可以多選——多選顯然要多出遊戲币,然後按開始,機器旋轉,最後停下,如果停的是你選的那個地方就是中了,如果不是,那就賠了。
我平時不怎麼玩,過年的時候自動就有浪一浪的想法。
然後我就發現,平時小來小去的玩,大概率是輸的,反而過年時期的“豪賭”往往是不輸不赢。
我記得有一年,忘了是初幾,反正是吃完飯,我摸到家門口的電子遊戲室,換了五十塊錢的遊戲币,昏天暗地的玩了一下午,最後還賺了幾塊錢。
但也就是這麼浪了,再之後我就不會這麼花錢了,當然,手頭還是要比一般小孩松散的多,但五十、一百這樣大張就會存下來了。
一開始我會把錢放到抽屜裡。
後來就發現不行,我爹會偷——如果他打牌一時沒錢,就跑到我這裡來拿了,有一次我辛辛苦苦了存了兩千塊——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我的壓歲錢是沒有這麼多的,一般不會超過一千塊,所以剩下那一半是我存平時的零用存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