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見齊珩默不作聲,便以羞辱他為趣,算是為這枯燥乏味的學書生活中增了一絲興緻。”
畢竟,越羞辱齊珩的卑賤,不就更顯得他們是尊貴的麼?
江式微聽到這裡,不免有感而發:“白與灰,隻有當灰越來越深,才能顯得白是純粹無瑕的,人性亦然。”
江律聽到江式微的感慨,朝她笑了笑:“我多次想為今上打抱不平,但阿娘向我下了死命,不許幫他。”
所以江律隻能暗自歎息,隻希望上天多眷顧齊珩一些。
這樣的生活不知齊珩過了多久,後來膝下無子的謝貴妃看中了他,要他記在她的名下。
謝貴妃出身陳郡謝氏,從父【4】便是太子少師、當朝尚書令謝玄淩,謝貴妃身份顯貴,齊珩因此拜謝玄淩為師,謝晏為伴讀。
東昌公主聽江益說這些事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盈盈笑意,他方知道原來這是阿娘在考驗齊珩。
從此以後,那些人便再不敢去羞辱齊珩,見了他都繞着走,生怕因當初的事被齊珩報複。
江律原以為齊珩受當初的事,很難不會起報複之心,誰料,齊珩并未在意。
他有一次放了講學後,便單獨留下了齊珩。
他問道:“他們那樣對你,你想報複他們麼?”
齊珩聽了此話反而是笑了笑。
而那時,他們就立于窗邊,窗外是一片竹林,溫和刺眼的光恰恰好落在了他的臉上,襯得他的面龐格外柔和。
他那一笑,猶如春和景明,讓人心生暖意。
他未答,隻對江律指了指書上的兩句話,江律看到了他指尖下的那兩句:
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5】
齊珩是在告訴他,過去的錯誤已經釀成,他又何必去追究?
追究了又能如何?亦不能挽回錯誤,倒不如向前看,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時江律便想,他的名字确實很配他。
珩,美玉也。
君子如珩,他是個坦坦蕩蕩的君子。
再後來,齊珩封王爵,直到最後履至尊【6】。
江律看着他一步步走到現在,無論外界毀譽【7】如何,但江律知道,他還是那個他。
滿懷冰雪。【8】
“他,真的這樣好麼?”江式微問道。
江律看着她,拿起一旁的茶壺為她倒了一杯,淺淺地應了聲:“是啊,他真的是個很好的人,也很溫和。”
“阿兄能說說天子長什麼模樣嗎?”江式微聽了兄長的描述,她很好奇天子的樣子。
“他很好看,是阿兄見過的,最好看的人。”
“立如芝蘭玉樹,笑如朗月入懷。”【9】江律道。
江式微隻覺得江律說的太虛幻了,但他的這一番描述,倒是讓江式微想起了另一個人。
大相國寺的那位公子。
确實是玉樹、朗月可相比。
但不知當今天子是否也能是那般模樣。
【1】申饬:嚴厲的斥責
【2】準繩:喻言行所依據的原則或标準,《文子·下德》:“帝者不體陰陽即侵,王者不法四時即削,霸者不用六律即辱,君者失準繩即廢。”
【3】聖哲:聖明
【4】從父:伯父
【5】選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6】履至尊:成為皇帝,選自《過秦論》
【7】毀譽:诋毀名譽
【8】滿懷冰雪:心思胸懷如同冰雪般幹淨澄澈,選自辛棄疾《水調歌頭·和馬叔度遊月波樓》
【9】來自網絡,有人說選自《白石郎曲》,查過了,沒有。
【10】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選自《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
【11】俗語,出自明朝楊基《感懷》典故
【12】參考唐朝稱呼,涉及論文前文提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