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了一會兒,孟氏便起身準備同姜澂魚前往西市。一邊往外走着,一邊突然又想到什麼。
“秋绾,你去雲煙閣叫上大姑娘。”
姜凝煙雖不是榮國公的女兒,但因為其身世的特殊性,又是在老太太身邊養大,因此府裡都稱她一聲大姑娘。
帶閨女出門買東西這種事,如果不叫上她,回頭讓老夫人知道,又要多想了。孟氏深知這個道理,于是趕緊讓丫鬟去叫人。
沒一會兒,人就叫來了。三人坐上馬車,一起前往西市。
要說衣服首飾哪家做的最好,京中人恐怕會有諸多回答,可要問哪家做的最新奇,那就隻有一個答案了——玲珑閣。
說起這玲珑閣,乃是陽州富商葉家的産業,原先也隻是一家普通的首飾鋪,無非店面大些,又開在商賈輻辏的西市,生意雖好,但也算不上是京城最頂級的鋪子。
而如今玲珑閣之所以能夠跻身上流,成為玉京首屈一指的鋪子,有人分析說有兩大原因:
第一點,是因為其鋪子賣的東西品質好,不僅首飾款式層出不窮,而且服飾設計也别具一格,不論是料子還是顔色搭配,都能讓人眼前一亮,京中再找不出第二家來;
第二點,則是因為有兩位貴人極愛穿戴玲珑閣的衣服和首飾,因此玲珑閣才得以在京中迅速出名。
這兩位貴人,其中一位是先皇後蕭妤。起先蕭妤還是甯王妃時,王府名下有一家做服飾生意的鋪子就和玲珑閣緊挨着。
當時的玲珑閣名氣遠沒如今大,還隻做着金銀玉器生意。
大祈民風較之前朝相對較為開放,女子開店做掌櫃的也有先例,這玲珑閣的掌櫃便是一位女子。
兩家挨得近,先皇後善經營,且事必躬親,時常來鋪子裡查看情況,一來二去便同隔壁的玲珑閣掌櫃葉蘭蕙成了好友。後來為了擴大店面生意,兩家索性合為一家,合本經營,玲珑閣也因此搭上了甯王府的關系。
如今雖說先皇後不在了,但是她的丈夫卻還在,還成了皇帝,因此很多人便猜測,這家鋪子如今背後是有皇家撐腰的。
另一位則是聞名玉京的含章公子姜問渠(含章是姜問渠的字),他雖是國公之子,卻極愛穿玲珑閣的衣服,不管什麼衣服到了他身上,都被穿得風度翩翩,俊逸非常,引得衆人争相效仿。
有了這麼兩塊活招牌,于是沒過多久,玲珑閣的衣物首飾便迅速風靡全城,京城公子貴女們無不以穿戴玲珑閣的衣飾為榮。因此玲珑閣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如今玉京首屈一指的綜合型商鋪。
孟氏帶姜澂魚和姜凝煙去的正是這家鋪子。
一下車,看着面前玲珑閣的牌匾,姜澂魚心裡不由得詫異了一瞬。怎得恰巧選了這處?說實話,她還沒有做好與故友相見的準備……
不過到都到了,姜澂魚也隻得硬着頭皮跟着她們往裡走。
一進店裡,便有機靈的小二認出了這位國公夫人,當即三人便被請到了二樓雅間茶水伺候。
姜澂魚邊走邊看着眼前這座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鋪子,才真正生出時過境遷之感。
畢竟對她來說,昨日玉京姑娘的打扮還是以内斂文靜為主的,如今乍一看到鋪子裡各種顔色鮮豔、熱情奔放的衣裳,自是受到了一番沖擊。
先看這石榴裙,通身以紅色雲錦面料織成,顔色似火,張揚肆意。再看這郁金裙,則是以黃色為底,若是配之以舞,裙擺飛揚間更是熠熠生姿。還有這薄如蟬翼的花籠裙,是用“單絲羅”織繡而成,上面還用各色的絲線繡出精緻的花鳥圖案。
最讓人眼前一亮是間色裙,吸收了西域的異族風格,一改往日單調的配色,紅與藍、橙與綠的搭配很是搶眼,大膽些的上身隻搭一件袒領短襦,規矩一點的則搭配一件齊胸襦衫,最外面再罩一層大袖紗羅衫或寬袖對襟衫,熱烈而奔放。
她想到了玲珑閣剛開業時的情景。
當初兩間鋪子合并後,兩人一拍即合,都想将鋪子做成一家不一樣的、獨一無二的商鋪。她們發現,以往百姓所穿的衣物,大部分都是由布料行負責量體裁衣,成衣款式單調且貨量少,并不能滿足不同人的各種需求。
因此二人便合計出一套經營策略,決定用成衣打開銷路,鋪子裡既有男子服飾,也有女子服飾,既有兒童衣物,也有老人衣物。并且根據人的高矮胖瘦将每套成衣都做了不同的尺碼,所有成品明碼标價,有效避免了有些人因為腼腆不好意思開口問價而錯失客單的情況。
服飾上玲珑閣雖是主攻成衣,但并不是隻有成衣,還為不差錢的顧客推出了定制版服飾,隻要提出需求,不管再稀有的料子,再複雜的工藝,玲珑閣照單全收、有求必應。不過得提前預定,據說現在定制版的單子都已經排到半年以後了。
除服飾外,鋪子裡還有首飾、妝品、器件、字畫等等,用好友葉蘭蕙的話說,這就叫“一站式購物”。
夫人姑娘們逛街之餘,也能為家中丈夫、兄弟、兒女挑選上幾件合适的衣物配飾,既方便了大家,又拓寬了銷路。不論男女老少,隻要進了玲珑閣,便可從頭到腳置辦齊全。
姜澂魚心裡感慨着如今玉京服飾風尚真是今時不同往日,她有些拿不定主意,便順着孟氏的意思試了兩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