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書堂位置在福安宮正南面,從福安宮到萬卷書堂,中間要穿過萬壽園。
這萬壽園乃是當年太祖皇帝為了孝敬母親所建,同皇宮北側的禦花園區别開,方便太後與太妃們閑暇時遊賞休憩。
穿過萬壽園,便到了萬卷書堂。
此處偏于一隅,幽深又甯靜,很适合讀書學習。
萬卷書堂再往南便是外朝,六部九寺及翰林院等中央官署的辦公地點就設在此處,也方便皇子們觀政及夫子們往來講學。
不過内廷與外朝有着明确的界線,所以靜太妃才在一開始就叮囑衆人不可亂走。
衆人熟悉了一遍路線,大體将書堂前後參觀了一圈後,便又回到了福安宮。
因為她們首先要學的不是書本,而是六藝的第一條——禮。
接下來的五日,便先由梁宮令為衆人講解宮規,再由尚儀局二品女官孫尚儀負責教習禮儀,免得衆人在宮裡行走犯了忌諱,沖撞了天家。
作為宮中二霸之一的五公主,自然是本次講學的核心人物和重點關照對象,于是也被拎了過來,一同“重溫”宮規。
頭兩日學習宮規還算輕松,隻需要耳朵聽、腦袋記就好,後三日才真是讓人叫苦不疊。
宮中禮儀繁多,光是行、坐、站、拜四樣,就将衆人折騰得不行。
孫尚儀一邊做着示範,一邊講解道:
“‘行’講究得是步履一緻,步速适中。落腳要輕,身形要穩,頭正頸直,不可疾行,不可弓腰縮背,手臂不可來回擺動,既要步穩而輕,又要身正而雅。”
“‘坐’、‘立’講究得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席地而坐時,要做到胻不差而足不跌;坐于榻、椅之上時,需輕坐于座位前端,不可盡坐,背部要挺直,不可倚靠椅背,雙膝要自然并攏,不可就座後再整理服飾,變換姿勢時動作幅度不可過大。站立時,不可過于緊繃,也不可過于松弛。”
“行‘拜’禮時,要根據身份和場景選擇不同的禮節。比如見到陛下須稽首,拜頭至地;正式場合女子跪拜時須肅拜;日常行禮則多為揖禮、福禮、欠身禮等,各有标準,也各有不同,下面我就為諸位一一演示……”
孫尚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聽得衆人腦袋嗡嗡的。
不過大家雖都豎着耳朵在聽,但是卻也沒真正往心裡去。
她們都是名門貴女,這些規矩早就爛熟于心,還怕做不對嗎?
可若是這樣想那便是大錯特錯。
除了葉蘭蕙,其餘幾人雖都是官宦人家出身,但畢竟不是皇室中人,就算是與靜太妃有親的許蘭茵,也沒有受宮中教習女官教導過。
世家與皇家規矩到底還是不同的,她們能做到不出大錯便算是好的。
至于細節,落在孫尚儀眼裡,那真是不忍細看。
不過,前世作為皇家兒媳,宮規與禮儀姜澂魚自然是熟谙的。
六人中最令孫尚儀滿意的便是她,不論做何動作,都是一教就會,平肩直頸,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都是刻在骨子裡優雅,自然得像是與生俱來便是如此一樣。
就連生在深宮、養在深宮的昌平公主,做起這些來竟也不如她來得遊刃有餘。
除了姜澂魚,禮部尚書之女鄭嘉表現也算可圈可點,畢竟父親掌管禮部,對于禮儀一道自然比旁人知道得多些。
其餘四人表現便有些不盡人意。
方婵與吳希娴二人性格乖巧,教習怎麼說便怎麼做,算是中庸。
許蘭茵則仗着自己是靜太妃的侄女,被糾正了幾次後便開始對着教習女官們甩臉色。
可宮中是何地方,怎會由得她撒野,教習也不給她留情面,一視同仁,教訓起來絲毫不手軟。
笑話,她以為自己是誰,怎麼不看看太妃的親閨女也一樣在受訓呢。
不過,昌平公主畢竟是陛下最疼愛的妹妹,也是後宮如今掌事人的親閨女,教習也不敢過分為難她,見她累了便讓她休息,底下人忙不疊地端茶遞水,捶肩捏背,看得人好生眼熱。
昌平公主這些日子被拘得狠了,以前頑皮的性子雖收斂很多,可是這脾氣也是越發壞了。
這兩日她恹恹的,也不同衆人說話,整日沉着一張臉,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壞心情。
姜澂魚心裡默默地想,昌平這孩子,變化倒是大。
以前小的時候,宮裡生活枯燥,昌平便時常求了母妃,拿着宮裡的腰牌溜出宮來找她,開心地像掙脫了籠子的小鳥,整日在她身邊叽叽喳喳,阿嫂長阿嫂短的,嘴甜得讓人都不舍得拒絕她的要求。
如今三年不見,她沉默了很多,倨傲了很多,在傳聞中甚至還有些跋扈。
姜澂魚在心裡默默歎了口氣。
衆人裡禮儀學得最差的自然是葉蘭蕙,被教習耳提面命教導了無數次,才勉強像個樣子。
教習闆着臉說了,過關的可以在一旁坐着休息,沒過關的就得一遍遍地練。
折騰了兩天,伴讀中除了姜澂魚和鄭嘉還好點,其餘人走得腿也僵了,坐得腰也麻了,跪得膝蓋也青了,直讓人叫苦不疊。
靜太妃自然是聽說了這幾日衆人的遭遇和窘狀,便傳話下來,明日準她們休息一日,還允許她們在皇宮中四處逛逛,免得回家讓各府夫人覺得宮裡虐待她們的孩子。
打一棒給一個甜棗這種收服人心的招數,可是皇家馭人之術中慣常用的手段,姜澂魚笑而不語。
不過,大多數小女娘可想不到這些,她們也都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涉世未深,一聽到可以自由在宮中玩一天,頓時開心極了。
可以在皇宮中遊玩,等回到家後在其他小夥伴面前說起來,是多麼讓人羨慕且有面子的一件事啊。
衆人一下便将前兩日受得苦都抛之腦後,一回到住處,便都趕緊泡了熱水澡,帶着對明日遊玩的期待,早早就寝了。
其中最開心的當屬昌平公主,這段日子她都快憋出病來了。
皇兄說禁足三月,是不準她出皇宮,母妃卻是狠心,直接連寝宮都不讓她出,無論她怎麼軟磨硬泡都沒有用。
所以乍一聽聞明日可以遊玩一整日,她開心極了。雖然不能出皇宮,但是能出這福安宮也是很好的,終于可以出去放放風啦。
因着心情好,第二日晨起,衆人都特意打扮了一番,去靜太妃處謝恩。
昌平公主早早就到了,正纏着靜太妃讨要庫房的鑰匙,說是想同大家去禦花園放風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