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宮中基本上查無此人。
蘇曉瓷隻聽說六皇子好像在道觀中清修,為國祈福。
道觀在京郊,可這聽起來簡直就是被發配邊疆了,想來禦座與他無緣。
大隆有過數位女帝,照理說,公主們也算作皇儲人選。
但李馳隻有兩個女兒,皆在總角之年,且母族不盛,顯然是無法與成年的兄長們抗衡。
蘇曉瓷越想越生氣。
老李家什麼破基因?
這明顯是李馳的問題。
事實上,胎兒留不住、或是先天不足,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父系基因不夠優質,隻可憐女人們為此挨了千百年的罵。
明明是爹熊熊一窩。
白瞎了那麼多如花似玉、才貌頂尖的宮妃。
蘇曉瓷鼓成氣球的臉頰,被王巧娘手中的一塊燒餅戳得漏了氣。
“快快!曉瓷,趁熱吃。”
熱騰騰的燒餅掰開,王巧娘炫蘇曉瓷嘴裡一塊,自己也趕緊呼着氣叼住一塊。
剛出爐的燒餅,因那濕潤的熱氣未散盡,口感并不是最酥脆,卻是最美味的時刻。
因為熱意能将香料的滋味完全烘托出來,令人唇齒留香,正所謂“家有千頃,不吃熱餅”。
這第一批燒餅烤熟,被甲字班衆人快樂地“中飽私囊”。
金黃的燒餅,外緣薄而幹硬,中間則稍厚而實,又被油酥料分出酥層來。
隻這一塊,就讓蘇曉瓷嘗到豐富而不同的口感。
芳烈的胡椒粉和茴香粉更是畫龍點睛。
可是,隻要一想到李馳輕飄飄就送出去三石香料,蘇曉瓷就覺得方才将撒到案闆上的茴香粉小心翼翼鏟起的自己十分可笑,連帶這燒餅都不好吃了。
她越來越覺得自己實在是高看李馳,而小看藤原純子了。
因為據小道消息稱,李馳給使團白送香料的契機,就是藤原純子吹了枕邊風——
說皆是因為和瀛之人沒見過辣椒,才在國宴上失禮。
希望天可汗能慷慨賜下香料,給和瀛國見識見識。
蘇曉瓷不得不承認,藤原純子很會曲意逢迎地哄人。
仿佛凡事發生,皆可有利于她。
不會《禮記》,她就抓緊時間去學,學會了就是自己的了;
沒有香料,她就低聲下氣去要,要到了才是最實在的。
蘇曉瓷心知肚明,藤原純子這種能包羞忍恥的韌勁,以及努力學習大隆一切的行動力,其實遠遠強于隻會破防的藤原義,也是更值得忌憚的。
現在,李馳好像因為鐵之助頭顱一事,暫時厭棄了藤原純子。
但蘇曉瓷了解男人,就像李馳并不真的需要寵妃是才女一樣,更不需要她是聖人。
隻要藤原純子還乖巧可憐、年輕貌美,複寵就是早晚的事情。
藤原純子,無論是作為單個的敵人,還是一個國家的象征,都是可怕的對手。
一塊燒餅,蘇曉瓷吃得心事重重。
*——*——*
“蘇小娘子,這邊請。安昭儀娘娘是在小風亭舉辦茶會。”
“多謝女官姐姐。”
為蘇曉瓷引路的,乃是尚食局一位正八品的掌膳女官,算起來和蘇曉瓷已是第二次見面。
“蘇小娘子太客氣了。”
掌膳女官明顯有交好之意,語氣十分和婉。
“為主子們試膳本是我的職責,但是吃了你做的吃食,方覺得自己也占了便宜似的。上回的海膽水餃和玉帶朱衣侯可令我念念不忘呢,你這一回帶來茶點更是精美,我也算開了眼界了。”
蘇曉瓷笑說“姐姐謬贊”,握緊手中食盒。
女官最善于察言觀色,許是看出蘇曉瓷形容疲憊,她不禁感歎。
“你那些點心樣樣極盡精巧,想來是從收到消息就一刻不停忙到現在吧,真是辛苦了。”
事實正是如此。
彼時蘇曉瓷胃口剛開,那一塊燒餅剛咂摸出了滋味,霓雲殿卻傳來新的指令,結束了她安穩的清晨——
原來是藤原純子申時要辦茶會招待藤原義,命蘇曉瓷制作幾道茶點送來。
本朝民風淳樸、統治開明,妃嫔娘家探親不受太多苛刻限制,甚至可以說很人性化。
逢年過節、四時良辰,都準家人入宮探視,得寵的妃嫔回家省親也是常事。
至于藤原純子,更是因為遠嫁而猶得憐惜,李馳特别準許和瀛使臣在京期間,可随時入宮探望。
隻不過,藤原純子一直沒行使這條特權。直到今日,才忍不住召喚兄長。
蘇曉瓷猜測,也許是因為皇帝近日的冷遇,讓她六神無主,急與族人商議。
蘇曉瓷隻得罵罵咧咧開了工。
點心制作工序繁雜,她從天未亮一直忙活到這午後時光,總共準備了八樣茶點,滿滿裝了兩個紅酸枝木大食盒,此時分别拎在她和女官的手中。
“蘇小娘子,昭儀娘娘近來心情郁郁,你凡事小心仔細。”
掌膳女官好心提點。
“若是真出了什麼你無法周全之事,便想辦法來風亭邊的回廊找我們報信。”
蘇曉瓷一愣,“女官姐姐們不在一旁侍候嗎?”
怎麼守在廊下?
嫔妃用膳,無論正膳還是點心,都應有尚食局女官在場服侍的。
“亭中隻有昭儀娘娘,藤原少将軍和阿竹夫人。”
女官讪讪一笑,似是覺得有些丢人,最後還是如實回答。
“今日的茶會由阿竹夫人一手安排。她說……她說我等女官不懂茶道,幫不上忙的。”
蘇曉瓷:???
有沒有王法了?
講不講天理了?
不肖子孫都敢指責祖宗了?
和瀛人都敢說華夏人不懂茶道了?
海膽都想不出第二種吃法的乳娘,都敢對見慣佳肴美馔的女官生出優越感了?
沒見過這樣自不量力的!
霎時間,蘇曉瓷隻覺得困倦全消,怒氣翻湧。
她的面色沉如深潭,靜靜接過女官手中食盒,然後就像拎着兩個炸.藥包似的,疾步朝風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