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土豆片怎麼賣啊?”
“會不會辣?小孩能吃嗎?”
“我牙口不好,吃得了吧,别崩了牙。”
“一兩就要一文,我都可以買豆腐了,太貴了,便宜點不?”
……
那幾個小孩才走了小半個時辰,姜甯和衛長昀的小攤前就圍了一堆人。
姜甯忙着回答,小秤交給了衛長昀,讓他稱,自己一邊解釋一邊用油紙折成袋子裝。
“不怎麼辣,麻香麻香的。”
“脆得很,牙齒一磕就碎了。”
“嬸子,可便宜不了了,這香料可是我自己做的,用的都是上号辣椒跟花椒,小本買賣混口飯吃,咱們也不能一點不賺吧。”
說起做大生意姜甯可能沒經驗,但小攤小販的生意,他可見多了。
他家還沒開上農家樂之前,他爸媽在學校門口賣小吃的,炸澱粉腸、土豆、蓮花白跟苕粉這些,學生可愛吃了。
偶爾也有大人來問,有的一說貴,他爸媽就這套說辭。
出攤一開張,東西就賣得快。
姜甯和衛長昀就沒歇下來的時候,畢竟就他們家賣這個,這叫供不應求,還有點饑餓營銷的成分在。
晚了可就買不到,也吃不到了。
民以食為天,誰都躲不過嘴上這一口。
姜甯擦了擦汗,偏過頭問衛長昀,“還剩下多少?”
衛長昀放下葫蘆做的瓢,低頭往背簍裡看,“兩斤多點的樣子。”
“那快賣完了,早點賣完,咱們去買點東西再回家。”姜甯坐下來,用手當扇子,呼呼往臉上扇風,“能賣出去,咱們下趟集市可以多做點。”
“做三十斤?”衛長昀問。
姜甯眼珠一轉,比了個數字,“四十斤,其中十斤換個口味做,這樣有新鮮感,咱們還可以再賣一次。”
衛長昀不解,往周圍瞥去,“怎麼隻能再賣一次?”
鎮上做買賣的,數十年如一日賣的都是一樣的東西,不過是價格會浮動,或者去别的城鎮學了些新鮮的玩意兒賣。
别說鋪子和小攤賣的,連為數不多的酒樓、客棧裡,吃食也不見得會變。
“你看剛才來買的那些人,都是一兩二兩的稱,說明土豆片就是吃着玩的,不吃也行,跟米面肉不一樣。”
姜甯臉上挂着輕淺的笑,耐心解釋,“連茶跟糖都比不了,所以下次多一個口味,咱們還能再賣下一次的,第四次來的人肯定就少了。”
小吃這東西,好吃歸好吃,新鮮歸新鮮,但終究隻是個可吃可不吃的玩意兒。
可替代性太高了。
他真正想賣的可不是土豆片,是别的。
“我明白了。”衛長昀仔細想他的話,明白得很快,再看姜甯時,眼裡又多了些不一樣的情緒,“多謝嫂嫂解惑。”
姜甯“噗嗤”笑出聲,擺擺手,“你怎麼這樣客氣?好了,把剩下的賣了,去周圍逛逛,你也給我介紹介紹。”
前面十幾斤都賣得那麼快,剩下的兩斤多也沒花多少時間。
從出攤到收攤,也就兩個多時辰,剛好可以吃晌午飯,也能歇會兒。
衛長昀剛背上空背簍,就見姜甯低頭去撿掉地上的布,發現他衣擺因為坐得久了,貼在後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