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好好食小吃店已經關上了大門。
二樓窗台明起了燈。
母女三人的小小居所應有盡有,還被認真布置得溫馨又幹淨。
牆面貼滿了兒童畫,櫃子上整齊擺放着滿滿的圖書與兒童玩具。
手工所制的小風鈴正迎着風輕輕奏響。
窗邊,書桌上粉紅色小豬台燈剛好照亮了桌面翻開的書本。
粥粥指導着米米寫字。米米全神貫注,那隻小小的手緊緊握住鉛筆,一筆一畫寫得用力又認真。
李想男從貼滿各色貼紙的冰箱裡拿出了水壺,在兩隻玻璃杯裡倒上自制的檸檬薄荷水。
她端起一杯放在了何願身前,深歎一氣聊說道:
“上個學期,他們斷斷續續也就上了一個多月的課。那時候整個學校加起來,不到七個人,也就一個老師帶着。”
給兩個女兒專用的卡通馬克杯裡添滿了水,李想男一手端一杯,放在了用功學習的女兒身邊。
何願的目光來來回回跟随李想男一路:
“一個老師七個學生?這要是在我老家也算是平常事。但是在州央,的确誇張了。”
“一點都不誇張!起初人人都勸我甯願回老家讀書都不要把孩子送去外來人口規劃小學,那時我還不相信,現在是真的信了。”
李想男這才坐在何願身邊,愁容滿面。
“按理來說,學校高層下台後,應還會有分派來新的接任者才對。”
“公示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還是沒有一個人真的過來接任。州央政府對此也是冷處理,畢竟,州央并不屬于外來人口大市,我們這些外來人口也并不享有市民待遇。沒錢沒勢,漂泊無定,那些官老爺才不會放在眼裡。”
憤憤一聲,李想男仰首大口喝起了水。
一旁的粥粥似乎明白二人的對話,她轉過頭來嘟着嘴,模樣委屈:
“别的小朋友都嘲笑我們是垃圾分類小學出來的垃圾!”
何願皺眉,接聲安撫道:“粥粥,别聽他們的,他們亂說。”
“所以我才急于給她們補課。隻要成績好,不需要戶籍都能上州央的公立中學。”
這是李想男能想到的唯一路徑,唯一能改變自己孩子們人生的路徑。
“我明白了。”
何願點點頭,她拍拍胸膛微笑應道:
“粥粥和米米的補課就交給我吧,我每天晚上過來一趟。”
“真是太辛苦你了!補課的費用多少我如數給你。”
“你說這種話就太見外了。”
“願啊,做人不要那麼雙标。你不願虧欠别人,别人也不願虧欠你的啊!”
似是想到了什麼,李想男轉而言道:
“況且你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吧?去縣小學面試得怎麼樣了?”
方才還神采奕奕的何願立馬就落下了神氣。
她握着玻璃杯嘬了一口水,歎息道:
“不太好……”
“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