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氏摸了摸明行葵的手,又貼了貼臉頰這才松了口氣哦:“可吓壞我了,是不是前些日子的風寒還沒好全,既如此,就不必來日日請安了,隋先生那邊也停幾日再去吧。”
明行葵搖搖頭:“隋先生沒幾日便準備同隋家大太太一同回去了,我的琴還沒學幾回。”
小沈氏聽了滿眼心疼的摸了摸明行葵的頭發:“真是個好孩子。”
符嬷嬷也在一旁道:“咱們姑娘都是懂事的。”
小沈氏聽了直點頭,半晌才想起來依舊站在衆人身側的全嬷嬷:“你剛才找四姑娘說什麼事?”
全嬷嬷臉上的笑壓了幾道褶,眼中正瞧着明行葵,又迅速望着小沈氏道:“噢!太太之前不是同我說,這月去山禅寺禮佛,讓四姑娘院裡的幾個丫頭來一道幫幫忙。”
“你不提我倒是忘了。”小沈氏道,“定在什麼時候了?”
“後天,初六。”全嬷嬷笑道,“我想問問四姑娘還有什麼旁的吩咐,您院裡的青山,青梅,紅燭姑娘定是要留下的。”
這是明行葵之前答應青山的事情,她們從外頭千裡迢迢一路來到姑蘇,又來到自己身邊,在這個時代,明行葵能做的很少,可每日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她們日日在自己身邊服侍,心裡終究有些不忍。
她能做的不多,可她願意盡力而為,不求多好,隻求人心的一絲善意,這就夠了。
“紅燭也去。”明行葵道。
“這怎麼能行,四姑娘的榮月軒小,身邊的丫頭本就少,如今綠蠟去了,若是紅燭也跟着一道去了……”全嬷嬷笑道。
“紅燭也去。”明行葵冷冷瞧了全嬷嬷一眼,又轉身對小沈氏道,“母親,我那日來同您作伴好不好,況且,紅燭也許久沒出去過了,這樣難得的幾回,就讓她去吧,我院裡還有别的丫頭呢。”
小沈氏也十分猶豫,良久道:“那好吧。到時候你同我在一塊便是了。”
明行葵笑了:“母親還放心不下我嗎,您院裡丫頭那麼多,還有璎珞姐姐,各個都是火眼金睛,我哪能逃掉出您的五指山呀。”
這話說的逗趣,小沈氏也沒忍住笑。
“如今跟着隋先生身邊,是不是學了什麼典故,說出來的話呀,真是。”小沈氏刮了刮明行葵的鼻子,“好好好,到時候就跟在我身邊,璎珞,到時候提前給四姑娘預備她愛吃的梅花湯餅。”
璎珞聞言在一旁應了。
*
榮月軒外頭的小丫頭垂首站着,安安靜靜。
屋内傳來“啪嗒”的聲音,清脆又響亮,外頭的丫頭吓了一跳般的小心翼翼低下頭,不敢喘大氣。
這四姑娘,人小鬼大,這麼小的年紀,是為了什麼生氣,竟然在屋裡摔東西。
不少丫頭這麼想着,瞧着主屋的方向。
這些丫頭都是外頭服侍的,又不是近身的,明行葵年紀又小,從來也就靠着紅燭她們幾個。
“姑娘,這些咱們就不要了。”紅燭撩開簾子,拿了布子抱着碎片道,“你小心别割了手,碎了便碎了。”
紅燭說完這話後,又朗聲道:“青山,給姑娘倒茶。”
原來是自己失手才碎的,外頭原本豎起耳朵聽的丫頭聽了這話,又自顧自忙去了。
紅燭出去将那碎片收拾了,撩了簾子進來,滿臉的不悅和擔心:“姑娘,您小心别劃了手。”
一旁的青梅小心瞧着明行葵的手指。
“外頭那些小丫頭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紅燭皺眉,“您失手碰了杯盞,我出去收拾,外頭那幾個小的豎耳朵的豎耳朵,偷聽的偷聽,真是沒規矩!”
青山倒了熱茶擱在桌上,明行葵一言不發,喝了口茶,眸中還是那般沉靜。
說是沉靜,不如說是冰冷。
從榮月軒回來便是如此,紅燭一面小心服侍,一面悄聲勸告了青山和青梅,又小心提了以後綠蠟恐怕不會再回來的事了。
青山和青梅俱都有些驚訝,隻是旁的紅燭也不肯再說了。
“姑娘。”紅燭輕聲喚道,“這事您别再往心裡去了。”
紅燭遣了青山和青梅出去,自己站在明行葵身旁勸:“這事,太太也是一頭霧水蒙在鼓裡,若是要怪,也隻能怪。”
全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