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個‘經德道’怎麼以前沒有聽說過呀,是最新成立的嗎?”這位“馬哥”問他旁邊的小弟。
“隻是無名小卒罷了。”聞朝連連擺手,表示如此小事不需要“勞他大駕”,手上也利索地動作着,将飲料分給幾個小孩兒。
這群少年第一次見有人如此“興師動衆”的給他們“上貢”,大為吃驚。想着平常自己的威風行徑隻被那些“不識好歹”的普通群衆當作玩笑,他可從未受過這般對待,一時之間對聞朝有了幾分好臉色。
“對了,我這次來是為了找一個人算賬。”聞朝故意表現出憤恨的樣子,在一衆少年眼中,活像被人搶了媳婦兒。
也許這位老哥被綠了,少年們心想,同時為“算賬”兩個字做好了準備。作為一群“俠義之士”,他們總是對“算賬”、“報仇”這一類詞格外敏感。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人朝我借了不少錢。本來我認為都是‘混道上的’,必定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啊。”少年們聽着聞朝将事情娓娓道來,尤其是聽見了“混道上的”幾個字時,還出奇一緻地點了點頭,表示對他這話的認同。
聞朝看着眼前的少年們聽得認真,于是繼續說道: “可是那小子不幹人事兒,竟然拿着錢跑了。”
聽到這裡,少年們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讓聞朝說出那人的名字,好給他一個教訓。
“這個人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聽說他還有什麼大本事呢。”聞朝故意激他們。
“管他有什麼大本事,隻要破壞道上的規矩就是不行,你這事兒我們管定了!” “馬哥”帶頭說道,其他人紛紛附和。看來他們對眼前這位上趕着給他們“進貢”的“小弟”印象不錯。
“他好像叫什麼夏什麼田的。”還未等聞朝說完,就有人接話道。
“原來是夏小田那個不規矩的小鬼啊!怪不得,也就他能幹出這種事來。”
“怎麼,你們認識他?”聞朝裝出一臉疑惑的表情問他們。
“這一片地方誰還不知道他啊。”那位“馬哥”手下的一個小弟輕蔑地說。
“他很有名?”
“才不是呢,他哪裡還有好名聲啊,我們的名聲不好絕對跟他脫不了幹系!”說話的年輕人很是氣憤。
“就是夏小田整天偷拍别人,這才讓其他人都以為我們是‘不良少年’的。”
聞朝從這群孩子的口中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夏小田這位他從未謀面的人。
夏小田的父親因拐賣兒童罪而入獄,在他的父親入獄後,母親也抛下他獨自離開了家。于是他作為一個原本父母雙全的孩子,竟然于一夕之間成了沒人要的孤兒,寄住在他的遠房姑媽家。
他的遠房姑媽就是聞朝之前見過的那位大媽。雖然姑媽礙于情面收留了夏小田,但是他們之間的“親”和“故”都沾着“遠房”兩個字,姑媽自然是不願意多管他,所以他至今流浪在這些“問題少年”的聚集地。
像眼前這一幫少年還算比較好的,雖然動不動就逃學,但起碼做事還有些原則,而其他人就不一定這麼“友善”了,所以夏小田經常受人欺負但卻不敢還手,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但是他的生活随着他的“手藝”被挖掘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夏小田因為兒時非常熱愛攝影,于是練就了一副攝影的好手藝。隻可惜這些手藝被他用到了“歪路子”上——偷拍。
他利用給其他“幫派”老大當小弟賺得微薄的“賞錢”買了一些二手的攝影裝備,其中還包括了微型攝像頭。
于是他在國際商貿城的建築中四處“溜達”,同時找尋目标。他會假裝無意地靠近穿裙子的女性遊客,然後将腳靠近她們的裙底。這樣一來,事先裝在夏小田腳上的微型攝像頭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記錄一切。
拍到照片後,夏小田就将這些照片賣給“有需求”的“人”,以此賺取酬勞。夏小田就通過這樣的方式“改善”了生活,但是他惱怒之前姑媽的嫌棄和漠視,也就沒有将自己的“戰績”和賺錢的事告訴他姑媽。
不過後來他又嫌棄“市場”不夠“景氣”,于是又着手幹起來另外一門生意。
他這回可不是偷偷摸摸地拍照了,而是拿着攝影機“光明正大”地拍。
這時的他學會了“僞裝”,他将自己打扮成“文藝青年”的模樣,再加上他本身也很年輕,看上去跟一個初中小孩兒似的。所以路人自然不會懷疑他正在幹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原來是他和另外一位“P圖高手”“強強聯合”(破鍋配爛蓋),把每次在大街上拍來的照片經過“特殊處理”後賣出去。由于大街上不乏靓男靓女,将他們的頭與“光滑”的頸部下方的肌體合成之後,看上去頗有一番“春色滿園”的姿态。
就這樣,這些照片流落在某些有“特殊癖好”的人手中,甚至在一些“專門”的“二y網站”中也會出現這些照片的痕迹。
這些網站的“受衆”很廣,也許……
總之,夏小田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又讨好了另外一個幫派的老大,這位“P圖高手”正是幫派中的人,原本他們還見不得總被他們欺負的夏小田“鹹魚翻身”了,但是看在和他的合作中自己也掙到了錢,他們自然而然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反正我們是看不慣他的作法,曾經還教訓過他一次呢!”有一個小弟揮着拳頭說。
“那結果怎樣,他還繼續幹這種事嗎?”聞朝聽了這話,覺得這幫孩子還算有點兒正義感。
“就這麼跟你說吧,哥以前,喝的是紅酒!”馬哥哭喪着臉,還晃了晃桌上的半杯冰水。
聞朝總算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内容,于是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對了,在回去的路上,他還順手撥打了市民熱線電話,向電話後的工作人員舉報了司布達爾街上的一群逃學少年。
這群少年們不知道的是,他們“虔誠”的“小弟”反手就給他們來了一個“背刺”,把他們送回了學校。
他們還不了解的是,一個賺得盆滿缽滿的夏小田怎麼會吃飽了撐的朝其他人借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