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大獎賽的媒體日。
跟之前有所不同,經過幾天的突擊訓練,李森嶼不像之前那樣毫無底氣,至少不會看到跟賽車相關的東西就從心裡往外打怵。
他也終于有精力注意到之前從沒注意到的東西,比如路邊大廈懸挂的一些巨幅F1宣傳廣告。
不止如此,從酒店坐車前往邁阿密國際賽道的路上,駛過的大巴外車甚至還印着賽車手的大頭。
更吃驚的是,李森嶼還看到了自己的。
賽季開始前車手拍的照片就印在大巴外面,被放大的眼睛看着過路的每個人,包括車手本人。
德不配位。
李森嶼是這樣想的。
甚至有種想要上去把自己頭像摳下來的沖動。
科特:“在看什麼?”
他順着李森嶼的目光向外看,隻看到那輛大巴車的屁股。
而且這東西他早就見慣不怪了,根本沒想到會成為李森嶼的關注對象。
李森嶼搖頭,收回視線:“不知道這站會有多少人看。”
他随便扯了個話題。
科特意味深長看他一眼:“這個不用我們操心,會有人看的。”
“倒是你,奧克斯特的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律師已經給他們發了律師函,估計很快就會追回部分财物。”
“這幫記者的消息向來靈通,你想好怎麼應對了嗎?”
應對?
“當然是在比賽中盡量取得好成績,不辜負車隊和車迷的期望,”李森嶼笑着回答。
媒體記者:“上次日本站退賽,賽後有沒有找到問題?”
這個問題在休息期間就已經有媒體報道過了,怎麼還在問。
李森嶼也沒惱,立刻給出官方的答案:“找到了,車隊很容易的解決掉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本戰基恩車隊的表現。”
媒體記者笑:“那麼提前恭喜了。”
李森嶼微笑道謝,以為結束了,正要離開,對方就問:“聽說你已經在起訴追回财産了,不知道能否給大家透露一下消息和進度呢?”
來了,果然來了。
他瞥了眼旁邊站着的科特,對方臉上閃過一絲幸災樂禍的笑容。
道:“如果有消息了,後面會告訴大家的,感謝大家的關心。”
李森嶼再次看向科特,對方終于有所動,在記者想要繼續追問的時候擋了一下:“先到這吧,我們還有其他事情。”
媒體日,顧名思義就是F1為媒體準備的。
還沒進賽道,李森嶼就被抓去問了一堆問題,感受到了媒體的威力。
刷卡進圍場,攝像頭就跟地上的螞蟻,稍不留神就會碰到一個。
李森嶼就算是去廁所,都有可能碰到在廁所的媒體記者,想要找個安靜的空間,很難。
幸好車隊是有安排的,吃完早餐跟車隊公關人員碰面,一路過來,李森嶼挨個人打過招呼,得到的除了被動的回禮之外,都是驚訝的目光:埃爾森竟然主動跟人打招呼了。
其實在上一站日本的時候,李森嶼就這麼做了,但也許他們被原主的荼毒太深,始終不敢相信吧。
一路到了辦公室,李森嶼竟然來的比詹姆早。
他已經坐下一會了,詹姆才推門進來。
雖然沒有遲到一說,畢竟昨天車隊要求他們早到。
但當詹姆看到李森嶼已經坐在辦公室的時候,還是退出去又重進了一遍:“你來這麼早?”
有點措手不及,猝不及防輸了一局。
李森嶼樂了,但也沒有對此感到十分得意,畢竟他來得早是因為這裡沒有那些東問西問的媒體:“就比你早幾分鐘。”
那也不行啊!
這是李森嶼在詹姆眼中讀到的信息。
對方跟人全部打過招呼,最後不情願的坐到自己旁邊,李森嶼側過去,小聲道:“比我晚了是不是心裡不好受?”
詹姆沒說話,白他一眼:不夠你嘚瑟的。
公關會議是每場比賽開始前必須的會議,主要是針對近期發生的事情給每個可能會面對鏡頭的人員做一個簡單的小培訓,免得有些媒體記者問題刁鑽,給出的回答不利于車隊。
會議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散會後,也沒得歇,跟着車組人員一起去走賽道。
這不是他第一次走賽道,除了熟悉賽道布局是否跟上一年有變化外,還是一個跟車組人員拉近距離、讨論賽道更好完賽的機會。
隻是當他日本大獎賽第一次知道還要走賽道時,挺驚訝的。
但更驚訝的是車組人員。
當時李森嶼已經按照要求準備在賽道上繞一圈時,發現一個車組人員都沒有。
回去問才知道,原主根本不走。
開始的時候工程師還主動提出要走,後來發現根本勸不動埃爾森,慢慢的也就不走了。
如今李森嶼突然找上門來,自然是驚訝的。
可比這個還讓人吃驚的是,他們發現埃爾森竟然會主動思考提出問題,還在不同彎角,不同的直道,甚至是一些全油門路段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
雖然這些想法有的很幼稚,有的根本不像是一個F1車手該問的問題,但有問題是好事,有問題說明想要主動解決問題。
但誰也不敢保證埃爾森是不是心血來潮。
車組人員一方面期望埃爾森是真的變了,一方面又擔心隻是一時興起。
所以在公關會議結束後,坎特爾還特意等了一會,畢竟接下來的環節就是上賽道。
可在樓下左等右等都沒人來,問了詹姆也說沒看到人。
原本還以為這幾天跟他們幾個工程師泡在一起已經長記性了,現在看來不是糊弄别人,而是糊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