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濱海灣賽道出發點距離1号彎197米,在賽車飛馳的情況下,李森嶼在沒有競争對手糾纏的情況下,必須找準刹車點,走最優路線才能獲得最快速度。
李森嶼看準之前走賽道發現的參照物,在彎前75米刹車,同時把賽車檔位降到4後進入1号彎。
緊接着轉動方向盤駛入2号彎,在進入3号彎之前,讓賽車盡可能靠右,以便入彎時車身能有一個更好的入彎角度,不僅如此,李森嶼還要控制賽車不能過于貼近賽道外側。
駕駛的每一個動作,賽車的每一個車身姿态都必須精準把握,才能跑出最快的一圈。
順利進入3号彎,李森嶼駕駛賽車貼近右側護牆,出彎時利用共和國大道本身的寬度往死了踩油門,畢竟過了4号假彎後便通過第一個DRS檢測點,可以準備開啟DRS提速了。
“可以開啟DRS了,”亨利在TR中提醒。
總是在他不能分神的關鍵時刻來上一句,李森嶼:“知道。”
他瞅準彎前的50米牌,降檔刹車,輕微轉動方向,讓賽車随着賽道走勢來到左側。
KN31緊貼外側護牆出彎,李森嶼迅速按下DRS按鍵,開啟DRS,速度得到提升,通過六号彎後進入第二計時段。
第一計時段刷紫,全場最快。
很好。
但隻有一個計時段快拿不下杆位。
李森嶼在進入7号彎前100m處踩下刹車,KN31在重刹作用下速度驟減。
他轉動方向盤讓賽車提前進入7号直角彎,街道賽一向有直角彎多的特點,雖然增加了觀賞性,但也給車手增加了比賽難度。
為了不被取消成績,李森嶼必須保證賽車在通過直角彎時不會超出賽道限制。
訓練了那麼久,這一點李森嶼還是可以做到的,确切講,是習慣,今兒形成了記憶,當然,這也少不了原主的功勞。
順利出彎,李森嶼駛向賽道左側,在刹車點踩刹車後進入8号彎并降至3檔。
為了讓出彎獲得更好的速度,避免打滑上牆,李森嶼擺正車身後才開始加速,但賽道的布局都是有講究的,幾不會讓賽車拼了命的飙極速,又不至于一直是彎道看得人着急,可為了比賽的“趣味性”,有的時候賽道的設計也很有趣。
比如在加速之後,在即将到來的九号彎又迫使他必須減速。
為了避免因為路肩帶來的轉向不足從而使賽車發生不可控旋轉,李森嶼必須控制賽車,但又不得不在彎心處利用可能會讓賽車失控的路肩,才能時間最優路線最少時間。
但對于這段路,李森嶼已經做到訓練有素,他放心大膽的走賽道中間,在這段短直道上一路加速至7檔,彎前60m處刹車,借用10号彎外線過彎。
為了11号彎的入彎路線能更好,有更快的速度,進一步提高成績,李森嶼貼近賽道左側,在凸起處刹車降檔,順利入彎。
11和12兩個連續彎過後就是新加坡的地标建築,濱海大橋,橋中間便是第二個DRS檢測點。
過了第二個DRS檢測點,就意味着第二計時段快要結束了。
李森嶼在下橋瞬間刹車,盡可能讓賽車走彎心路線,也是最優路線。
接着就要面對整條賽道最慢的13号彎,因為速度降下,為了後面的成績,李森嶼在出彎後第一時間踩下油門加速,随後開啟DRS。
第二計時段結束,刷新個人最快成績,可是約翰在這個計時段比他快,除非第三計時段李森嶼能把成績追上來,否則想要從約翰手裡把杆位搶走,有些困難。
随着第三計時段開始,李森嶼的57号賽車來到14号彎外線。
亨利再次提醒:“這個刹車一定要掌握好,否則後輪過熱會影響第三段的成績。”
李森嶼真的想裝聾子不給他回複,道:“……我在跑了,不要催我。”
好在他做的還算完美,80米處重刹,随後盡可能讓賽車無限靠近護牆,确保有足夠的距離加速。
一路飛馳,17号彎前李森嶼在90米處踩下刹車,并降至4檔。
“注意路肩,我知道,”為了防止亨利在關鍵時刻又提醒他,影響他,李森嶼都學會了搶答。
畢竟路肩對于一個好成績來講,是把雙刃劍,利用好了,提升成績,利用不好,毀掉成績。
所以,作為車手,李森嶼既要利用好每一個可用來提升成績提高速度的路肩,又要知道哪個路肩要盡量避免,免得釀成災禍。
損失成績都是次要的,車可能都會費。
亨利聽他這樣說,答:“好。”
眼前這個路肩李森嶼就可以用,壓路肩通過,給賽車找好角度,可随後的第二個路肩他又必須避開,這樣才能更好的加速。
一切都是為了那零點幾秒的差距。
就快要結束了。
賽車通過第三個DRS檢測點,李森嶼在18号彎前輕踩了一腳刹車,降一檔,同時踩油門的腳微微擡起,一切為了出彎速度。
關鍵時刻!
李森嶼在出彎後立刻重新加速,呼嘯着飛奔過終點線。
計時結束。
第二!
1′29″807.
亨利:“幹得不錯,第二。”
不會有人超過了,Q3倒計時已經結束,其他車陸續沖過終點線,李森嶼的成績坐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