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的一番解釋之下,其餘幾人和觀看天幕的衆人也都明白了黑龍江是什麼地方,無不用震驚的目光看着被徐雪筠挎着的小姑娘。
黑龍江和嶺南從古至今都是流放犯人的去處,主打的就是一個南北互調,北方罪犯流放嶺南,南方罪犯流放甯古塔。
而江浙一帶被稱為魚米之鄉,因地理原因稻谷一年兩熟,氣溫也較于适宜,人們不需要耗費太多的金錢與精力在養活自己或制作冬衣上,小有積蓄的人則更多。
在隋唐之前,南北還并未表現出更大的差異,直到漢朝結束,迎來了魏晉南北朝。
中國曆史上曾有三次衣冠南渡,每一次都是對當前政權以及所有世家的重新洗牌,是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災難,卻也變相促進了江南一帶的發展。
這三次分别是西晉末年,晉朝八王之亂導緻國力空虛,五胡亂華,北方淪陷,世家子弟紛紛逃向南方。
唐末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李唐偏系子弟在江南建立南唐。
北宋末年,趙構逃到杭州,建立南宋政權。
在三次衣冠南渡的加持下,南方的經濟超越了北方,成為了全國的經濟中心。
但就算幾人不知道這三次衣冠南渡所導緻的經濟中心變動,江南和弱水選哪個他們還是很清楚的。
徐雪筠不知道他們在嘀咕什麼,還以為這幾人也是從小生活在南方,所以對中國幾乎最北方的地方同樣擔心。
“聽說那邊冬天外邊氣溫零下好幾十度呢。”她皺着眉,真心替她擔憂,“冬天怎麼出門啊?”
周翎采卻一點也不擔心:“我之前去旅遊過,沒你們想的那麼可怕。”
她在富碩的江南中的富碩之家出生,這也養成了她說話做事極有主意的性格。
她家是搞機械的,她哥沒興趣,她有興趣。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機械工程屬于全國頂尖,她既然有這個能力,又為什麼不去掌握呢?
當然,清華的機械工程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幾乎不分上下——但,是她不想上清華嗎?!
是她上不去啊!
有的時候差個幾分十幾分都很不一樣的。
周翎采學習在周圍的一圈小夥伴裡面實屬頂尖,但也不是想上清華就上清華的。
見徐雪筠還是不放心,她幹脆立刻掏出手機,給他們找出來她冬天去黑龍江旅遊的視頻。
在徐雪筠的印象中,黑龍江的視頻大多和雪有關。
白茫茫一大片的雪,天地間寂靜無比,所有的聲音都被雪吸了進去。
但周翎采給他們看的視頻卻和雪幾乎無關。
也有雪,但雪白的新雪被堆在道路兩旁。
路上都是穿着厚實羽絨服的行人,圍着圍巾,戴着手套和帽子,每呼吸一次便會從口中冒出大涼的白氣。
但——熱鬧非凡!
高樓林立!巨大的屏幕上滾動着一條條廣告,煙花砰的一聲在頭頂炸開!
這還是曾經的哪個苦寒之地嗎?!
康熙怔然的看着天幕。
他每年都會安排不少八旗子弟回到祖宗的地方開荒,但卻也幾乎在心中認定,黑水處的确不适合大力發展。
可......這地方怎麼會變得如此漂亮,如此——讓人不可思議!
農家樂中的确有讓古人受沖擊的地方,比如電燈,比如收割機,比如冰箱。
但這都遠遠沒有現代化的都市的沖擊來的更加直接,更加讓人猝不及防,就好像時代的潮浪直接拍打在臉上,讓人窒息。
棕色的地磚整齊的鋪設在兩旁,中間是寬敞到可以蓋一間屋子的馬路。
白色的路燈上挂着紅色的燈籠,不少小販聚在路口,香味從養家糊口的鍋中袅袅而上。
但更多的,是人。
不是一個人,不是十個人,也不是一百個人,是多到幾乎要把路口堵住的人流和車輛。
人太多,從視頻中幾乎聽不到他們在讨論什麼,但那種熱鬧喜慶又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卻穿透了漫長的時空,鑽到每一個看到這幅場景的人眼裡。
人人面色紅潤,人人面帶笑容。
“砰——!!”
煙花又炸開了,這一炸便沒個停,一朵接一朵的,原本便聽不到的人聲就更聽不到了。
拍攝視頻的人停下了,周圍的人也停下了,一同觀看煙火,順便聊着家常。
這時他們才仿佛和視頻中的人一起回過神來。
他們讨論的話題大多很簡單,家裡的老人還在上學的孩子,明天晚上的年夜飯,親朋好友的年禮,包餃子時要看的春晚。
但就是這些簡單的話題,卻讓每一個觀看的人都熱淚盈眶。
因為他們都能看出來,擠在這大街上的并不是什麼王公貴族,而是和他們一樣普通的百姓。
可他們卻說家裡的老人每日不用勞作,可以跳跳廣場舞,鍛煉身體。
苦惱家裡的孩子上學時不認真聽課。
說明晚的年夜飯在商場吃,或者在家中做,報的菜名更是他們聽着熟悉,但卻從來沒想過可以在一個桌上擺齊的。
這是黑龍江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