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九沒有及時回範閑的信,一是因為他不想讓範閑知道那一夜發生的事,不知該怎麼應對範閑的問題。二是因為,他确實很忙。
說來奇怪,戰後的洛九,比戰時還要忙一些。這繁忙實在是他自找的。
事情要從洛九和秦将軍破城前夜的密談說起。
這個時代,兩軍作戰,一方破城後,素來有三日之内不限擄掠的不成文規矩。雖然不至于屠城,也不會明着鼓勵士兵燒殺搶掠,但是在這三日内,搶個把店鋪、擄走幾個姑娘,上峰也不會嚴厲處罰——尤其是先鋒營。先鋒營死人最多,功勞最大,僅指望朝廷的犒賞是不可能讓這些殺紅了眼的兵士們滿足的,甚至很多人就指着這三天搶夠回去安身立命的銀子。
邊軍之中,這樣的不成文規矩古已有之,秦将軍也難以改變。
但洛九想改變。
身為先鋒營主将,他帶領将士們連打勝仗,本是應盡職責,但他更希望,自己手下的兵打完仗回去之後,還能好好做個普通人。一支精銳之師,僅僅戰無不克能打勝仗是不夠的,更要紀律嚴明,更要作風優良。即使在這個時代會很難,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首先要做的,就是說服秦将軍。
“這很難。你要将士們不搶銀子,那銀子從哪來?指着朝廷發?來不及的。”秦将軍捋着胡須,沉吟道。
“我可以——”
“這銀子你不能出!你明不明白!”秦将軍打斷了洛九,語氣嚴厲。
洛九無奈一笑:“将軍,您誤會了,我沒打算出這筆銀子。戰時補貼還算界限内,可要是軍中賞銀我也敢自掏腰包,就真成謀逆了。”
“你知道就好!”秦将軍氣得冷哼。
“更何況,此戰之後,若我不在軍中,沒了後續的銀子,難道要讓将士們再去搶嗎?朝令夕改,乃是大忌。我是想說,我們可以試着遊說陛下,說服戶部來出這筆銀子。并且以後每一次破城,都由朝廷出錢安撫兵将,禁止擄掠。”
秦将軍沉默了。
他與洛九,還從未讨論過戰後的安排,但他們都清楚,陛下不可能讓洛九留在邊軍。他們唯一能努力的,隻有讓他體面的離開,而不是被強行安上莫須有的罪名,戴罪而來,再戴罪離開。
更何況,遊說陛下,洛九憑什麼?他自身都難保!
這位老将的沉默,洛九懂了。他安慰道:“您放心,我不是要拿自己去和陛下做交換,我還沒有這資格。但觀陛下行事,數年一戰,每次克城必擴疆土,我猜,陛下是欲逐步蠶食北齊。”
“既然如此,那邺城,和之後的所有城池,未來都會是慶國領土。陛下比我們更想看到戰後的安甯,平穩的過渡,而不是軍隊滋事,百姓不甯,給以後的統治造成困難。如果邊軍能保證,朝廷出一筆銀子就能換邊境安泰,軍紀嚴明,對于陛下來說也是事半功倍。我想陛下會同意的,您覺得呢?茲事體大,由您上書,才最合适。”
“好小子,原來你是遊說我來了!”秦将軍笑罵道,“就算陛下同意,戶部也未必願意,到時候又要說國庫空虛、籌銀困難,又是一番文官武将之間的掰扯,好不啰嗦!想讓老子同意,先讓戶部支持你吧!”
“戶部已經表達了支持。您别忘了,戶部侍郎司南伯範建,是範閑的親爹!”洛九狡黠一笑。
此事,他在來之前就和範閑溝通過了,也在幾日前從範閑的信中得知了範建的首肯。當然,範建話裡的意思是,隻要陛下和秦将軍同意,他可以保證戶部無異議。
于是,洛九通過範閑告訴他老爹,秦将軍已經同意了。又告訴秦将軍,司南伯已經同意了。還說服秦将軍親自上書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