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出了事,房靖多少還是聽說了一些。
“知道一點。”聽到是于家的事,語氣都輕了些,誰也不願意自己家平白無故死了人。
“那你和我們說說。”
“他家大女兒沒了,我也就是聽說……”
房靖心裡有了底,知道來人找他是為了什麼。
“聽到什麼了?”卞海洋問。
“就知道人沒了,其他的我也沒打聽,一個大老爺們,哪能娘們唧唧的,天天家長理短的。”
“他家還有個小兒子,你見過.”卞海洋語氣像是詢問,其實心裡很肯定。
“見過見過。”
“最近你在哪見過?”
“他家小兒子?我有時候去奉陽幹活,在韓老二的車上見過。”
“韓老二?”卞海洋佯裝道。
“啊對,他有個車,有時候往奉陽拉人跑活。”
“他去奉陽幹什麼?”
“你說那小兒子啊,不知道,那小子不怎麼愛說話,有時候和他開個玩笑逗個樂,也不愛理人。”
“他大概什麼時間坐車去奉陽。”
“我見到的幾回都是快晚上了,大概五六點吧。”
“他一個人?”
"嗯,一個人。"
“他們家和誰有過過節嗎?”
卞海洋感覺房靖不是個悶葫蘆,準備多問問。
“過節……小矛盾誰家都有,但你要說恨到能……”
房靖戛然而止,觀察了對面的兩人。
“說實話,咱們這沒啥流動人口,都是街坊,沒有那非得殺人滅口的仇兒。”
“那丫頭也也不怎麼回這……是不是在外面惹了什麼麻煩……”房靖吱唔着。
“外面?”
“她不是考到奉陽了嘛……大城市,啥人都有。”
“你總去奉陽?”
“是,最近雨水多,那邊活不少。”
“那你去奉陽,都和誰一起。”
“喏……那邊幹活原那幾個工作,我們都是老搭檔了。”
房靖用手指了指正在房頂幹活了工人。
卞海洋看着正在幹活的工人。
“你這也算是老闆了。”卞海洋道。
“啥老不老闆,現在幹這個太多了,我們也就混個吃喝。”
“他們一直跟着你幹。”
“一般是有活兒就一起幹,沒活了他們就找其他零活幹。”
“哦,也不容易。”
房靖覺得眼前這個小夥子不傲慢,沒有看不起人,好感度增加。
“可不是嘛,都沒有老保,全靠自己,啥活都幹。”
“除了給你幹活,他們平時還找些什麼活?”
“像誰家蓋個房子,秋天幫着秋收,修個大棚啥的。”
“修大棚。”
卞海洋想起韓二好像也給人修善大棚。
"嗯,現在幫忙修善大棚的活也少了,幹的人多,競争也大。"
“這個季節有活嗎?”卞海洋問。
“有啊,前幾天還有人找我呢,不過價錢沒談好,沒接。”
“我們這的西紅柿有名,正好,我帶們去看看怎麼樣,都是現代化的種植大棚,順便嘗嘗新鮮的西紅柿是什麼味兒。”
卞海洋看了看不遠處正在幹活的工人,點了點頭。
房靖開着小三輪,來到了一片大棚較為集中的地方。
下了車,房靖化身成了專屬導遊,繪聲繪色的介紹起來。
“這幾個是我們幹的,看看這質量。”房靖有點驕傲。
“我們這的西紅柿遠近聞名,你們奉陽大部分的西紅柿都是我們縣的,我們縣還開了個電商公司,在網上賣,通過物流還能發往全國……。”
幾人邊走邊聽,前面有點吵鬧,聞聲走近,發現是熟人。
韓二正和一家農戶說話。
“二子,幹啥呢。”
房靖上去打招呼。
“唉、房哥。”韓二點了點頭。
“這咋地了?”
“沒事,有點尾活幹完了,過來結錢。” 韓二應着,順便瞧了旁邊的卞海洋。
“房子,你來得正好,我這就一點小活,尋思就不麻煩你了,直接找的他,明明說好的價錢,這幹完了又多收錢,還講不講理了。”
“怎麼事,二子。”房靖聽完農戶大爺的話問韓二。
“材料不一樣啊,原來用的他覺得不好,後來我說用好的,但是要加錢,答應該的好好的,幹完了,在這耍賴不給加錢了,哪有這樣的。”
農戶大爺和韓二開始理論,房靖在一旁說着好話開始調解。
叮鈴當啷的,有幾個幹活的工人正在收拾工具,卞海洋聞聲過去。
工具挺多的,梯子旁邊堆着電鑽,鋸子,锺子,鉗子,螺絲刀等。
一個圓圓的東西被壓在工具下面。
卞海洋彎腰,扒開工具,裡面的東西現出原型。
卞海洋眼睛瞬間睜大。
乳白色的一圈,用的已經所剩無已。
膠帶!
卞海洋倏地睜大眼睛。
房靖,韓二還在和農戶協調,陳曉楠站在一旁看向卞海洋,但更多的是被這邊的矛盾吸引。
還有其他的工具沒收完,工人又進入大棚取其他工具,也沒注意卞海洋。
“這個是?”
卞海洋直到房靖身邊問。
“啊?啊,這個是粘大棚的膠帶。”房靖正在調解矛盾,眼看要調解成功了,突然被打斷,差點沒反應過來。
“用這個粘?”卞海洋不理解。
“對,這個不是普通的膠帶,耐高溫,抗嚴寒,粘性強防雨水,有的大棚破個口,用它一粘就完事。”
“在哪能弄到?”
“街裡的日雜店就能。”
卞海洋垂下眼沒再說話。
“這……怎麼了?”房靖看卞海洋半天沒說話問道。
卞海洋聞聲,看了看房靖,又看看韓二。
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