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每個人對于同一特征的形容,會因為自己的理解,彼此間還是會有差據,雖然初稿完成時會與嫌疑人确認,但想要更加接近,還需要要更加細緻的完善。
沙沙沙的聲音,圍繞在簡單的辦會室裡,安靜的環境卻讓人平生緊崩。
卞海洋坐不住,轉顧着周圍。
劉老師的辦公桌一側,堆放着一些資料和兩三本繪畫的書,更顯眼的是一個頭骨模型,已經有點發黃。
書櫃插|滿了各類書籍,卞海洋放輕腳步走近。
書太多,已經倒了見縫插針的地步,上面的木闆被壓得變了形。
卞海洋掃了一眼,形形色色的類型都有,包括理學的。
卞海洋抽出一本,夾得緊,用了點力。
那是他在大學修過的課程。
犯罪心理學。
當時的他并沒有對這個學科産生多少興趣,還是認為現場,物證等更重要。
心理對于當時的他來說有點缥缈,不落地。
會把這本書抽|出來,有一點高杉的原因。
書被随意的翻開。
沒有什麼目的。
“犯罪學家開展心理調查最難的任務之一就是判斷女性……”
這行字讓卞海洋停下翻閱的動作。
上課時教授是怎麼講的這節課,他已經忘記了。
卞海洋開始閱讀,想要找回一下記憶。
“女性個體隻要有需求,或者相信自己有需求,那就有極高的自信,自負正是其特征,也是|性|欲的标準。”
卞海洋又看了标題,潛在的|性|因素。
書中指出,無數案件中隐藏的來源或起點就是|性|……
卞海洋讀了讀,案例多以夫妻情人視角,因為男性而産生的犯罪。
像是沒有找到答案一般,卞海洋皺皺眉。
興趣不大的又往後翻了翻
動機包括因|性|産生的羞恥,欺騙、嫉妒等。
所剩的興趣被用完,卞海洋把書放回書架。
眼睛看着書的位置,像是在發呆。
“夫妻…情人…欺騙…嫉妒…”
正想着,思緒被一陣煙味打斷。
“想什麼呢。”騰銳壓低着聲音問。
“沒想什麼。”卞海洋覺得隻是一時沒有邏輯的猜測,不值得講明。
騰銳描了眼書架,那本《犯罪心理學》被緊緊的夾在書架裡。
“看心理學那?”騰銳打了個趣。
“就随便翻翻。” 卞海洋挺了挺身道。
“高杉以前就對這個有興趣,聽說差點讀了研。”騰銳繼續着話題。
“是嗎。”卞海洋随便應着。
“他總愛用心理學那套,原來大家也就聽聽,後來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真的靈,讓他破了不少案子。”
卞海洋點點頭,他算是身有體會,在趙鳴案上,高杉給了不少破案方向。
想到高杉,如魚刺卡在喉嚨,吞不下,咳不出。
“那酒吧黃了……”
聽到這,卞海洋看向騰銳。
“王拓說他也聯系不上高杉。”
這話一聽就是搪塞。
“是嗎……”卞海洋不信。
“我懷疑,能抓到黃志沖和王鑫也是王拓聽了高杉的……”
卞海洋眼睛亮了一下。
“王拓這個人也得注意……”
卞海洋沒再應聲。
“王拓還說,那個女的以前就和高杉認識。”
“什麼!”
“不知道他葫蘆裡裝的什麼藥。”提到高杉,騰銳現在隻有頭疼。
騰銳說完,兩人便沉默着,屋裡的沙沙聲好像也聽不見了。
---
“哒!”
鉛筆丢向桌面的聲音。
劉老師看着自己的作品,仔細檢查着細節。
“差不多了。”劉老師的嗓子有點幹,啞着聲音道。
書架前的兩人快步走到辦會桌前。
劉老師遞出畫。
騰銳看着畫裡的人,撲面就是一縷熟悉感,可他有點抓不準,自己到底見沒見過這個人。
旁邊的卞海洋也有同樣的感覺。
可他比騰銳的感覺更加強烈。
熟悉感呼之欲出。
“我……我好像見過這個人……”
長時間的工作,大腦處在宕機的邊緣。
“你見過,在哪,是誰?”
騰銳有點急。
“在哪……在……好像在……”
卞海洋強行讓大腦開始搜索。
可大腦就像年份久遠的低配機型,無論你怎麼急,自顧的按着自己的速度運行。
“在哪,快想想!”騰銳還在催!
一張張面孔如電影片段在眼前閃過,卻怎麼也按不下暫停鍵。
“是我們一起見過的嗎?還是和曉楠,老吳……”
騰銳開始引導。
卞海洋眉頭皺得緊,不說話。
“是近期見過的人嗎?我們一起辦案過程的人,還是之前,你在派出所時見過的?”
騰銳語氣急促,可還是壓着脾氣。
“之前……之前的派出所……啊、好像是……”
“想起來的,是誰!”騰銳的聲音更低了,眼睛快瞪出眼框。
“溫慧!”
“什麼溫慧,那不是死了嗎!”
“不,是溫慧的那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