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王一,王一便是先前軍訓時說出那些對漣漪充滿意淫話語的人。不過,随着時間的流逝,當時的葉凡已經将這件事給忘卻了。
王一站的地方是河上一塊圓圓的巨石,那巨石在河水的沖刷下顯得光滑圓潤。他在上面興奮地跳着,雙手高高舉起來不停地晃動着,嘴裡還大聲地嚷嚷着,給大家展示着他新買的手串。那手串呈現出迷人的琥珀色,晶瑩剔透,在陽光的照耀下,看上去真的就像是誘人的糖塊一樣。手串随着他手臂大幅度的晃動而左右搖擺,仿佛在跳着歡快的舞蹈。然而,就在這歡快的時刻,意外發生了,手串突然脫離了他的手腕,徑直掉入水中。
葉凡見此情景,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像一隻敏捷的猴子般跳過一個又一個巨石,迅速來到王一身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急切和專注,試圖看看是否還可以對手串進行最後的搶救。那手串在水中緩緩地下降,如同一個失落的精靈慢慢隐入黑暗。此時,手串下降的深度已經超過了葉凡手臂所能觸及的長度,他倆隻能呆呆地看着,眼神中滿是無奈和惋惜。時而有幾隻鯉魚好奇地遊過來,會用嘴輕輕地啄一啄那手串,讓它短暫地上浮一會兒,但最終手串還是擺脫不了下沉的命運,一點點地沉到他們再也看不見的水底,隻留下一圈圈逐漸消散的漣漪。
“哈!”一個清脆如銀鈴般的笑聲突然傳來,瞬間吸引了葉凡的注意力,那是他再熟悉不過的聲音。
“漣漪!王一的手串喂魚了!”葉凡激動地朝着那聲音傳來的方向大聲喊着,聲音中帶着難以掩飾的興奮。接下來傳入耳中的仍然是那如春日暖陽般的笑聲,清脆悅耳,充滿活力。她旁邊的阿玉也跟着笑了起來,笑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曲歡快的樂章。葉凡也忍不住笑了,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盡管他們之間的距離相隔甚遠,仿佛隔着千山萬水,但就在這一刻,他終于跟她說上話了。葉凡的心中瞬間被喜悅填滿,仿佛綻放出了絢爛的煙花,無比開心。這種開心不僅僅是因為簡單的交流,更是因為長久以來的期待終于在這一刻得以實現。
然而,就在下一秒,兩個人轉身走向一個胡同的動作瞬間讓葉凡産生了高度的警覺。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安,不想再讓漣漪哪怕片刻離開自己的視線,那種急切的心情猶如燃燒的火焰。
他毫不猶豫,立刻以敏捷的身姿跳過一個個巨石,迅速回到岸邊。當自己也急匆匆地穿進胡同時,卻發現她倆不見了蹤影。葉凡的心猛地一沉,仿佛墜入了無底的深淵。
他加快了步伐,腳步匆匆,眼神急切地四處尋找着,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但那些胡同就像是神秘莫測的“迷蹤城”一般,錯綜複雜。每一條出入口似乎都隐藏着未知,通向截然不同的地方。他在這迷宮般的胡同中左拐右拐,卻始終找不到她們出去的出口,那種失落和無助感愈發強烈。無奈之下,隻能又滿心沮喪地來到河邊,望着流淌的河水,心情無比沉重。
這次看到的河邊停放着一個由水泥鑄成的小船,船身看上去異常沉重,仿佛承載着千斤重擔。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它卻能夠穩穩地漂浮在水面上,還能随着輕柔的風微微搖曳,就像一個沉睡中被微風喚醒的巨人。
當船擺動的離岸邊最近時,葉凡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縱身跳上船觀望。此時,他的心中滿懷期待,如果漣漪出現的話就好了,她會看見葉凡站在船上輕舟搖曳的潇灑樣子,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幕。隻可惜,這當然還是葉凡滿心憧憬的想象,她并沒有如他所願地出現。迎接他的不是期待中的美好,而是一股濃烈刺鼻的惡臭味道,他這才恍然意識到這是一艘用于清淤的垃圾船。
當船身随風擺動又靠近岸邊時,葉凡滿心失望地跳了下來。此時,在岸邊已經等了很久的張濤則迫不及待地縱身一跳,然而,命運似乎在這一刻開了個玩笑。船正漂到離岸邊最遠的位置。那畫面如果能定格的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左側是堅實的岸,那是張濤跳起的位置,岸上的雜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中間位置就是張濤騰空的位置,那騰空的姿勢極帥,他的身體舒展,仿佛在飛翔,然而腳下的是蕩漾的水而不是期待中的船;船則在這組畫面的最右側,它随着風越漂越遠,孤獨而堅定。
接着,定格結束了,葉凡隻聽見了“噗通”的一聲巨響,原本平靜而清澈見底的河水瞬間泛起了渾濁的淤泥和令人作嘔的惡臭。河水被攪得一片混沌,就像葉凡此刻混亂的心情。
“張濤掉河裡啦!”張彼得見狀扯着嗓子大喊,那喊聲中夾雜着他肆無忌憚的笑聲,尖銳刺耳,在空氣中肆意傳播。
岸邊的水雖說很淺,除了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惡臭之外,确實要不了人命。然而,張彼得那高分貝的喊聲并不是出于對張濤安危的擔憂,而隻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張濤此刻的糗樣,好滿足他那幸災樂禍的心理。
“快來看啊!張濤掉臭溝裡啦!”他一邊喊着,一邊手舞足蹈,臉上的表情充滿了戲谑。“快來看啊!張濤掉拉糞的船裡啦!”他的聲音愈發響亮,唯恐有人錯過這“精彩”的一幕。“快來看啊!張濤……”他不停地重複着,每一聲呼喊都帶着濃濃的嘲諷意味,仿佛要将張濤的尴尬無限放大。周圍的人聽到他的喊聲,紛紛圍攏過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有的跟着哄笑,有的則面露同情,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止張彼得那越發張狂的叫嚷。
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裡,“張濤”和“臭”這兩個字眼仿佛擁有了生命一般,通過一個又一個人的口口相傳,如同迅速蔓延的野火,傳遍了景區裡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在蜿蜒曲折的小徑旁,還是在熱鬧非凡的休息區,亦或是在清幽甯靜的樹林中,這兩個詞都毫無阻礙地鑽進了人們的耳朵。
葉凡則在這混亂的場景中立刻舉起相機,動作迅速而果斷。他熟練地調整着焦距和光圈,按下快門,拍下了膠片裡第一張和漣漪沒有關系的照片。這張照片記錄下的不僅僅是張濤的尴尬瞬間,更是一個意外的、脫離了他内心執念的瞬間。在此之前,他的相機鏡頭仿佛隻為漣漪而存在,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承載着對漣漪的關注與期待。而此刻,這張照片卻打破了這種單一的主題,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存在,仿佛在他那充滿漣漪的世界裡,突然闖入了一抹别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