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度過的這幾日,幹爹絕口未提任何與葉凡退學以及回國相關的事宜,而是全心全意地帶着他去感受這座城市的交通脈絡。他們一起搭乘公交,也一同乘坐輕快鐵,要知道,輕快鐵其實就是我們平日裡所說的輕軌。回想當初剛剛離開中國的時候,内海市似乎也開始規劃建設一條輕軌線路,隻可惜葉凡還沒來得及去親身體驗一番,便匆忙踏上了出國的旅程。
葉凡在吉隆坡停留了大約一個星期之久。在這段時間裡,每天清晨,他都會緊緊跟随着幹爹一同出門,兩人的身影如影随形,看上去簡直就是形影不離。或許,這種親密無間、朝夕相伴的相處模式,正應了那句俗語——這就叫做真正地融入他的生活。
在那整整七天的時光裡,葉凡首先在幹爹家中承擔起了不少家務。他賣力地擦拭窗戶,每一寸玻璃都被他擦得锃光瓦亮;他認真地拖地,連地闆的縫隙都清理得一塵不染。此外,他還虛心地跟幹爹學習如何制作三峇辣椒醬。這種辣椒醬的味道十分獨特,甜與辣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味覺平衡,而其中蝦的味道更是濃郁到了極緻,仿佛每一口都能品嘗到大海的鮮美。
在國内的時候,每隔上一段時間,媽媽就會将滿滿一塑料飯盒的辣椒醬帶回家。葉凡至今都清晰地記得,當他第一次品嘗到這種辣椒醬的瞬間,那獨特的味道就如同魔法一般緊緊抓住了他的味蕾,讓他一下子就上了瘾。直到如今,他才恍然知曉,那些曾經令他心心念念的美味辣椒醬,原來都是幹爹不辭辛勞從馬來西亞千裡迢迢帶過來的。這一份份辣椒醬,承載的不僅僅是濃郁的味道,更是幹爹對家人那份深沉而又細膩的關愛與牽挂。
衣服髒了之後,通常都會被放進洗衣機裡進行清洗,而幹爹卻有着獨特的巧思。他還會在漂洗的時候,精心地往裡面放入一些花瓣。這些花瓣或是嬌豔的玫瑰,或是素雅的茉莉,又或是清新的百合。當衣服晾曬好之後,便會奇妙地散發出一些花的淡淡清香來。那香氣若有似無,萦繞在鼻尖,仿佛能讓人的心靈都得到片刻的撫慰和安甯。
這點點滴滴的小細節,皆是在内海難以感受到的生活情趣。在内海,人們每日都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時鐘,不停地忙碌奔波,疲于奔命地掙錢。生活的重壓讓他們喘不過氣來,腳步匆匆,心思全在如何賺取更多的财富,以應對生活的種種需求和挑戰。誰又會有那份閑暇的心思,去想起這些充滿詩意和浪漫的閑情逸緻呢?他們的世界裡,似乎隻有忙碌的工作、繁瑣的事務和無盡的壓力,而像幹爹這般用心營造生活中的小美好,對于内海人來說,簡直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除了盡心盡力地帶着葉凡融入他自己的生活之外,幹爹還不辭辛勞地帶着他見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像是在餐館裡專門負責開椰子的阿寬。阿寬是一個從遙遠的東北來到吉隆坡打工的樸實漢子。他身材魁梧,臉上總是洋溢着憨厚的笑容,手上因常年開椰子而布滿了老繭。
幹爹本來的用意,是想要借此委婉地告訴葉凡,如果不幸中斷了學業,也不妨可以在馬來西亞嘗試着打個工之類的。然而,當時的葉凡卻完全沉浸在眼前的美好之中,隻顧着盡情品嘗那香甜白皙的泰國椰汁。那椰汁清涼可口,甘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開來,讓他陶醉其中,以至于根本沒有領會到幹爹話語背後的深意,思維也并未與幹爹的想法有所關聯。他的心思全然被那美味的椰汁所占據,對于幹爹的暗示和期許,暫時抛到了九霄雲外。
他帶葉凡去見的衆多人當中,有兩個顯得尤為重要。其中一個叫做來興。他邀請葉凡和幹爹吃飯所選的地方極為特殊,那是位于半山芭的一個别具一格的大排檔。這個大排檔有頂卻無牆,視野開闊,微風能夠自由地穿梭其中。令人驚奇的是,在門口的廣告招牌上,竟然挂着一張幹爹翹着腳吃飯的照片。照片中的幹爹神态自若,顯得格外放松。在這張照片的旁邊,用碩大醒目的紅字寫着“槟榔嶼美食城”幾個大字,而這位來興,正是這座美食城當之無愧的“城主”。
來興看上去精明能幹,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熱情。他對美食城的經營管理有着獨特的見解和策略,使得這裡的生意一直紅紅火火。從絡繹不絕的食客,到忙碌而有序的服務員,都能感受到這座美食城的蓬勃生機。而那張幹爹的照片,仿佛也成為了這裡的一個獨特标志,吸引着過往行人的目光,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和食欲。
來興與葉凡爸爸的年齡相仿,然而相比葉凡的幹爹,來興大概要小上個二十來歲。确切來講,他們二人之間的關系稱得上是忘年交。
那一年,來興在生意場上可謂是春風得意,順風順水,賺得盆滿缽滿,口袋裡的錢那是相當充裕。正因如此,葉凡所經曆的這頓“肉骨茶”盛宴,堪稱他有生以來最為豐盛的一次。
肉骨茶這種特色美食,如今在國内的諸多餐館裡确實也能尋覓到其身影。但在當時那個階段,對于葉凡而言,這還真是個充滿新奇感的陌生名詞。一直以來,衆人皆傳巴生的肉骨茶乃是全馬來西亞最為正宗地道的。可在上學時期,葉凡有限的财力僅僅隻允許他品嘗上一小碗,碗裡不過寥寥兩三塊排骨罷了。
而到了來興這裡,情況則截然不同,葉凡可算是沾了光。吉隆坡的肉骨茶相較而言更為講究,隻見那一張圓桌上,琳琅滿目的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配料,有精心調制的醬料,有新鮮脆嫩的蔬菜,還有特色的香料等等,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不得不稱贊一聲講究!
幹爹帶着葉凡來到這兒,其主要目的大概是想要給他引薦這位年少時便從槟城奔赴吉隆坡奮力打拼的來興。或許幹爹心裡想着,讓葉凡能在這座繁華熱鬧的美食城裡謀得一份工作。
就如同早上一同去喝椰汁時的情形那般,他們僅僅隻是盡情欣賞了肉骨茶的誘人美味。然而,至于葉凡心裡一直惦記着的那些事,卻是沒有絲毫的改變。比起眼前這香氣撲鼻的肉骨茶,在此時此刻,他内心更為渴望的,是能夠盡快回國,早日品嘗到漣漪家餃子館裡的三鮮餡肉餃子。
要知道,那可是漣漪媽媽親手精心包制出來的美味餃子。那餃子,每一個都皮薄餡大,三鮮餡料調配得恰到好處,蝦仁的鮮美、豬肉的香醇、蔬菜的清新完美融合,光是想一想,都能讓葉凡感到無比的開心和滿足。可是,究竟何時才能如願以償地吃上這心心念念的餃子呢?他自己也全然不知,内心滿是迷茫與期待交織的複雜情緒。
告别了來興所在的那座充滿魅力的槟榔嶼美食城,葉凡和幹爹匆匆忙忙又搭乘上了一輛大巴車,一路颠簸,前往了八打靈再也。八打靈再也,其馬來語寫作“Petaling Jaya”。
起初,葉凡聽到幹爹跟司機反複嘟囔着“八打靈、八打靈”的時候,他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的竟是北京的那個八達嶺。葉凡滿心疑惑,可卻不敢輕易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貿然詢問幹爹,生怕自己的誤解會鬧出笑話。沒辦法,他隻能默默跟着走,心裡卻不停地犯嘀咕:這應該不會這麼快就回北京吧?
葉凡一邊随着幹爹前行,一邊在腦海中反複思索着。他回憶起八達嶺那雄偉壯觀的長城,蜿蜒曲折地矗立在山巒之間。再對比此刻身處的陌生之地,心中的忐忑愈發強烈。他望着車窗外不斷掠過的陌生景象,心中的迷茫如同那飄忽不定的雲彩,久久無法消散。
如今,上網愈發便利的葉凡,偶爾仍會在閑暇之時,通過網絡仔細地查查這個“八打靈再也”。要知道,八打靈再也可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城市,早在 1952年的時候,它就已然矗立在那片土地之上了。
據說,當初籌建這座城市的初衷,是為了有效解決吉隆坡日益嚴重的人口過剩問題。随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發展壯大。葉凡回想起自己 2001年剛到馬來西亞的時候,那時候的八打靈再也還隻是個隸屬于市議會管理下的城市。
在那段歲月裡,它的發展雖然也在穩步推進,但相較于如今,還是有着明顯的差距。而到了 2006年,八打靈再也迎來了重要的轉變,成功升級成為了市政廳,并且憑借着自身的不斷努力和發展,一躍成為雪蘭莪州的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