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它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城市的街道越來越寬敞整潔,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商業活動日益活躍,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葉凡見證了它從一個相對普通的城市逐漸蛻變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重要城市,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當然,上述的這所有信息,都是葉凡在 22年之後的今天,通過在互聯網上進行詳細的搜索和查閱才得以知曉的。
回想起那一年,他對于八打靈再也的了解,僅僅局限于“八打靈”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那時候的他,初來乍到,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充滿了迷茫與懵懂。他隻知道耳邊不斷響起“八打靈”這個稱呼,卻對其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曆史、文化以及發展曆程一無所知。
在那個時候,葉凡沒有途徑去深入探究這個地方,也缺乏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去理解它的重要性和獨特之處。他就像一個在迷霧中摸索的行者,隻能憑借着極其有限的信息和直觀的感受去認識這個名字。或許在當時,“八打靈”于他而言,隻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一個模糊的符号,而絕非如今這般清晰、豐富且充滿魅力的城市形象。
與“八打靈”緊密相關的,是一間造型獨特的獨立别墅。從遠處眺望,便能清晰地看見屋牆上鑲嵌着醒目的金屬字“亨成建築”。起初,葉凡也滿心以為那是一間公司,懷着好奇與期待的心情,走進了院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竟然是一戶人家。
此時,院子裡正有一位在用塑料管沖洗汽車的男士,這位正是葉凡的二姑丈。那一年,二姑丈大概應該是 55歲的年紀。他動作娴熟,神情專注,水流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晶瑩的光芒。在他身旁,還有一位比他稍年輕一點的女士,戴着一副茶色眼鏡,氣質溫婉,這位便是他的二姑媽。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所謂的親屬關系,其實都是幹親。二姑媽乃是幹爹的妹妹,他們之間的親情雖然并非源自血緣,卻也充滿了溫暖與關懷。葉凡初到此地,面對這陌生卻又親切的場景,心中既有着幾分拘謹,又隐隐感受到了一種别樣的溫馨。
二姑丈見到葉凡的那一刻,臉上立刻綻放出了和藹可親的笑容,然而卻并沒有說太多的話語。他那笑意盈盈的眼神中,似乎透露出一種熟悉的光芒,仿佛早就認識葉凡一般。
緊接着,二姑媽也邁着匆匆的步伐過來迎接。她的嘴裡親切地叫着葉凡的名字,那聲音充滿了熱情與關切。葉凡站在原地,心裡不禁暗自思忖,應該是在他來這裡之前,幹爹曾經向他們講述過自己的一些情況吧?或許幹爹詳細地描述了葉凡的性格特點、成長經曆,又或者是提及了他此次前來的目的和期望。也正因如此,二姑丈和二姑媽才會在見到葉凡的瞬間,就展現出這般親切熟稔的态度,讓葉凡在這陌生的環境中,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和安心。
這個二姑媽着實有些奇怪。起初,葉凡滿心以為是自己聽不懂她的發音,可仔細聽着聽着,卻覺得她的口音并非像常見的潮汕口音,反倒隐隐帶着些許江浙一帶的韻味。隻不過,或許是因為二姑媽嗓子不太好的緣故,聽起來總是有些不大清楚,讓人難以完全捕捉到其中的細微差别。
二姑媽十分親切地招呼着葉凡進屋。剛一進屋,最引人注目的陳設便是那一台古筝,它靜靜地擺放在那裡,仿佛在訴說着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緊接着,一個大概三、四歲的孩子出現在眼前,在地上歡快地翻着跟頭,嘴裡還不停地叫嚷着。葉凡看着這一幕,心裡不禁琢磨,這孩子的動作跟自己小時候應該差不多吧?
葉凡回憶起小時候,爺爺管他在地上滾着玩兒這種事叫“就地十八滾”。這個詞用在此處,簡直是對這套動作最完美的解釋。那時候的葉凡,就像眼前這個孩子一樣,充滿了天真無邪和無盡的活力,在地上盡情地翻滾嬉戲,留下了童年裡最無憂無慮的時光。而如今,看到眼前的這個孩子,那些遙遠而又美好的回憶瞬間湧上葉凡的心頭,讓他的内心充滿了感慨與溫暖。
“葉凡,你要 Kopi還是茶?”二姑媽熱情地招呼着葉凡,同時示意讓他去沙發坐下。
“嗯?”葉凡微微皺了皺眉,淡淡地放出一聲疑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似乎對二姑媽口中的“Kopi”這個陌生的詞彙感到有些不解。
“哦,咖啡還是茶?”二姑媽很快意識到葉凡的困惑,連忙又問了一遍,臉上依舊挂着親切的笑容。她的目光中飽含着關切,耐心地等待着葉凡的回答。此時的房間裡,氣氛顯得有些微妙,葉凡的這聲疑問仿佛讓時間在這一刻稍稍停滞,而二姑媽緊接着的再次詢問,又像是打破了這短暫的甯靜,讓一切重新流動起來。
此時的葉凡恍然頓悟,原來那個 Kopi指的就是咖啡。他不禁在心裡暗自嘀咕,那馬來語的這個單詞發音也太難聽了,簡直很像華語中的“Goubi”。不行!不行!這樣的發音實在是說不出口。葉凡暗自慶幸,還好這裡是馬來西亞,語言的差異和獨特性在這裡是被包容和理解的。
至于咖啡和茶這個選擇的事情,其實葉凡根本不用糾結和抉擇的。或許每一個來過馬來西亞的人都不會拒絕白咖啡的。那種獨特的濃郁香氣和醇厚口感,仿佛有着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
就在葉凡提出想要一杯白咖啡的要求幾分鐘後,一位菲傭動作輕柔地端上來一個精緻的馬克杯。打開杯蓋,那股香醇的氣息瞬間彌漫開來,令人陶醉,而那期待已久的美味咖啡,正靜靜地躺在杯子裡面。葉凡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這一杯充滿異域風情的飲品,感受其中獨特的魅力。
葉凡瞪大了眼睛,目光如炬地觀察着這一屋子的人。他的眼神緊緊跟随着二姑媽,看着她在屋裡忙碌地走來走去,不停地管着這兒管着那兒。然而,不得不說,這些場景都并非重點所在。
當桌上的茶和咖啡都被精心上好之後,那個令人矚目的“重點”出現了,竟然是那個正在歡快地“就地十八滾”的孩子。孩子的活力仿佛能感染整個房間,讓原本平靜的氛圍瞬間充滿了生機。
接着,那個慢吞吞的聲音再次響起,“葉凡啊!他才三、四歲,你聽他說話……”說話的人話音未落,幹爹轉過頭去,用粵語随意地問了一句,那孩子便立刻用流利的粵語回答。再換說一句閩南話,孩子也能迅速跟上一句閩南話。哪怕來一句馬來語,孩子自然也會跟上一句馬來語,毫無遲疑。這孩子就像是一個語言的小精靈,在各種語言之間自由穿梭,應對自如,令人驚歎不已。葉凡被眼前這一幕深深吸引,心中滿是對孩子語言天賦的贊歎和好奇。